深蓝SL03后劲弱,销量环比下降

长安汽车在深蓝汽车的带动下(SZ:000625)的表现似乎没那么差。

从销量上看,2022年前五个月,长安汽车总销量同比下降10.65%至91.83万辆,但深蓝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140.92%至6.67万辆。

从业绩上看,2023年第一季度,长安汽车收入同比下降0.06%至345.56亿元,但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53.65%至69.7亿元,其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总收入高达54.89亿元。

对此,长安汽车表示,“对原联营企业深蓝汽车形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确认投资收益50.21亿元”。据报道,上述交易已于今年2月初完成股权交割手续。

深蓝SL03后劲弱,销量环比下降

资料来源:2023年第一季度长安汽车财务报告。

但事实上,深蓝汽车销量大幅下滑,质量问题不断出现,投诉频发,也让长安汽车非常“头疼”。

一、“深蓝SL03”后劲弱,销量环比下降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目共睹。

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根据2022年的销量计算,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销量占世界的68.25%。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渗透率从2011年的0.04%迅速增长到2022年的25.64%,在主流大众消费群体中越来越受欢迎。

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繁荣继续。今年前四个月,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7.1%至823.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近43%至22.2万辆,市场份额达到27%。

如此诱人的“蛋糕”包括长安汽车在内的无数玩家自然会垂涎三尺。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是典型的“保守派”,当汽车公司跨越新能源汽车领域时,他们仍然保持观望态度,直到2022年4月才推出第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长安深蓝”,跨境新能源汽车的第一枪也正式开始。

在汽车领域深耕25年的长安汽车,是首款新能源汽车产品“长安深蓝SL03”(下同“深蓝SL03”)上市之初就引起了广泛关注,不仅在上线一小时内就实现了订单突破1万的新能源品牌,也是2022年12月交付量突破1万的最快新能源品牌。

看到这一点,最开心的是深蓝汽车CEO邓承浩。据了解,邓承浩曾大喊大叫“2023年深蓝品牌销量超过20万辆;2025年年销量100万甚至200万辆,成为世界主流电动车品牌。”

今年年初,长安深蓝正式更名为深蓝汽车,一度被视为独立运营和发展。据媒体报道,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回应:“长安深蓝改为深蓝汽车,让品牌更清晰,其他没有变化。”

目前,深蓝汽车有两种车型,分别在售“深蓝SL03”和即将上市的“深蓝S7”。不幸的是,更名后的深蓝汽车并没有继续高增长。

根据公开数据,深蓝汽车今年1月至5月的销量分别为6137辆、4103辆、8568辆、7756辆和7021辆。由于降价促销,3月份销量上涨,随后继续下滑,其中5月份环比下降9.5%。

如果按月平均销量6000辆,2023年深蓝汽车年销量在7万辆左右,距离20万目标差十几条街。

二,一高一低,老车主很好“受伤”

当然,深蓝汽车销量持续低迷并非毫无征兆,反而是有道理的。

众所周知,尽管新能源汽车工业“钱”然而,随着轨道的不断拥挤和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再加上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的到来,汽车公司的利润空间大大降低。为了保持目前的利润规模,许多汽车公司选择提高价格,以将额外的成本转移给消费者。

贝多财经了解到,深蓝汽车就是其中之一。

深蓝汽车将于2023年初正式宣布“深蓝SL03”增程版和纯电动版的官方指导价格上涨了3000-6000元。反映在销量上。价格上涨后,深蓝汽车销量环比暴跌30%以上。在某种程度上,深蓝汽车的举措也引起了消费者的不满。

与深蓝汽车不同的是,特斯拉选择了降价,以应对市场压力。今年1月初,特斯拉今年首次在中国市场降价,Model Y和Model 3.降幅在10%左右(后来增加了)。此外,小鹏、问界等新能源汽车品牌也相继加入,上演“降价潮”。

为了避免已经很小的市场份额再次出现“蚕食”,刚涨价的深蓝车也顺势降价,3月中旬推出了2万元购车礼包和2.2万元购车补贴。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当月深蓝车销量同比增长一倍多至8568辆。

一高一低,“老车主”但是他们受伤了。

就这样,之前以相对较高的价格购买“深蓝SL03”消费者纷纷吐槽,因为短短两个月买的车折价很快,直指“不讲武德”深蓝色汽车将消费者视为消费者“韭菜”来割。

今年3月,深蓝汽车车主发布了一篇题为“集体维权”的文章“长安深蓝SL03车主致长安汽车的信”详细讨论了文章“长安深蓝SL03”车辆故障频发,明确指出产品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根据黑猫投诉平台,截至6月7日,深蓝汽车涉及近1000起诉讼,其中异响、黑屏、电流噪声、自动制动误干预等标签已成为“重灾区”。

“孩子都知道做错事要道歉”,但是深蓝汽车似乎还没有学会这个道理。面对消费者指出的问题,深蓝汽车“4S店售后态度差”“不专业”二次重伤消费者,也抹黑了上市一周年的新品牌。

三、推陈出新,“自救”进行中?

眼看“深蓝SL03”很难成为大器,深蓝汽车甚至长安汽车都迫切需要“救星”。

于是,“深蓝S7”出现在历史时刻。据报道,这是深蓝汽车的第一款SUV车型,预计将于6月下旬正式上市,预售价格区间为16.99-23.99万元。

对比“深蓝SL03”,“深蓝S7”可以说是升级版。总的来说,“深蓝S7”延续了“深蓝SL03”设计风格,正面采用封闭式格栅设计,内饰设计相对简单,也采用纯电、扩展、氢电三个动力版本。

但“深蓝S7”它也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例如,世界上第一款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不仅可以缩短充电时间,还可以保证电池温度在极寒天气下的保温,提高动力技术。此外,“深蓝S7”超集电驱动95%的电驱总成效率和IBC数字电池管家对电池安全的全方位保障也是亮点。

更重要的是,更重要的是,“深蓝S7”经济性好,有的车型价格甚至低于20万元,馈电油耗也不多,在满足日常通勤需求的前提下可以降低成本。

正是凭借这些亮点,“深蓝S7”早在上海车展期间,就备受关注,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20万元市场,选择直接“硬刚”极氪X、零跑C11、魏牌蓝山,哈弗枭龙MAX、智己LS7、威来ES6和比亚迪宋PLUS DM-i等车型,未来依然未卜。

据邓承浩透露,“2025年前,深蓝汽车将陆续推出6款产品,力争在五年内实现产销超过100万辆”。正如邓承浩所说,基于纯电、增程、氢电同步发展,深蓝汽车现有6条产品线正在推进。

但不得不说,“深蓝S7”要想扛起深蓝汽车崛起的旗帜,既要有声量,又要有产量,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

原创文章,作者:贝多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09129177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