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涵 编/青竹) 在公司2023年中期业绩会议上,李斌明确表示,2024年蔚来将只进行常规改款。
对于汽车制造业快速扩张的新力量来说,新速度决定了存在感,也决定了销量是否能继续增长。今年上半年,威来突然改变了节奏,这让人们感到困惑。
停止“创新”的背后暴露了威来的新困境。从数据来看,未来上半年的财务报告令人焦虑。收入为理想汽车的30%,月平均销量不超过1万辆,毛利率回到个位数,现金储备同比下降,完全低于市场预期。
作为汽车制造的新力量,市场可能会容忍持续的损失和烧钱,但“增长参数”永远不会回到解放前。
回到黑暗的时刻?
解读蔚来最新财务报告“省流版”,一个字,赔钱。两个字,烧钱。三个字,不是很好。
第二季度收入87.7亿元,同比下降14.8%,同比下降17.8%。这说明公司整体收入下降,尤其是环比下降。
2019年以后,蔚来又面临着一个“低谷期”,销量继续盘环数千辆。
原因是整个系列的新“775”(ET7、ET5、ES7)销量没有达到预期,技术平台更新,旧产品停止销售,NT2.0叠加。
第二季度,威来汽车销售额71.852亿元,同比下降24.9%,环比下降22.1%。这说明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叠加运营费用支出过高,导致公司第二季度亏损高达 60 1亿,超过10亿,超过市场预期。
为了刺激销量,今年6月初,蔚来“背刺”老车主,全系列新车起价下降3万元。然而,清仓、降价等一系列措施也带来了副作用,使蔚来的毛利率停在个位数。第一季度毛利率降至5%,第二季度毛利率仅为6.2%,低于市场预期。
关于复苏,李斌在财务报告会上给出了答案。蔚来希望第三季度毛利回归两位数,第四季度毛利回归15%。
毛利润低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自行车价格上。威来第二季度的平均自行车价格仅为30.5万辆,低于预期的33万辆。此外,相当于1.9万辆自行车的毛利润明显低于过去6万辆左右,这也证明了促销的副作用。
幸运的是,7月份威来的销量有所改善,达到2.04万台。但结合公司给出的第三季度指导,8、9月份月均销量将停留在“蔚一万”,约1.7万-18万台。蔚来如何维持“蔚二万”,冲击“蔚三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虽然收入方面有所下降,但威来并没有减少投资。第二季度,威来的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为 28.6 亿元,再创新高。数据比理想多5.5亿元,比小鹏多近13亿元。
财务报告称,成本增加的原因有三:销售职能人员成本增加;新的 ES6 新产品的发布导致销售和营销活动的增加;销售和服务网络的扩展导致相关费用的增加。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蔚来下半年仍将有大量支出,公司可能会继续通过增发等渠道实现融资,进一步加大对资本市场的依赖性。
加码销售,蔚来“补课”BBA
面对业绩下滑,李斌想出了“精细操作”的方法。
李斌承认,2023年6月,蔚来意识到公司的销售人员数量和能力与其他主流豪华车(BBA等)品牌有很大差距。).因此,公司于7月开始全面提升销售能力,并于7月至8月开始积极布局。
他指出,威莱计划在9月初步建立全面的销售能力,并在10月形成实际效率,并按照3万辆/月的目标扩大销售网点和销售人员。包括下沉的市场商店,我希望有更多的经验和用户基础的销售参与。
威来将在整个第三季度完成销售部门的组织结构调整。从总部到区域,都会有专门的团队来销售每辆车。
据Auto报道,近两个月来,蔚来店员工数量基本翻了一番。销量也说明扩大销售团队的方法已经初见成效。
另一份报告指出,自今年7月以来,威来的销售评估压力迅速增加,月销售额超过8条。与此同时,销售人员的收入也增加了一倍,自行车佣金增加了50%。据网上报道,许多一线销售人员的月薪超过10万元,甚至有些人的月收入超过40万元。
公司高管给出了一组数据,未来8月试驾数量创历史新高,每周末试驾数量可达到甚至超过1万,环比显著增加。
威来还需要更多的耐心,“但试驾到订单转换需要时间”。
威来品牌不再推出新车也是为了销售。李斌强调,威来2021年没有新产品,但各方面都达到了很好的水平。他指出,威来目前的八款车基本上满足了80%高端市场用户的需求。
蔚来卖手机建电站能找到节奏吗?
威来在新业务方面,无论是新品牌、补能布局还是手机业务,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威来将在未来几个月继续推广威来的核心业务——换电。第三季度,威来计划至少建立1000个换电站。公司高管指出,到目前为止,换电站的容量仍在加快。未来,建设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取消免费换电后,威来的服务收入确实开始了。李斌坦言,换电业务本身效率很高。他分析说,以前免费换电的时候,电费也放在里面。然而,随着权益的调整,付费换电的比例正在增加。
目前威来每次换电收取30-50元服务费,三代站每天换电60次左右就能达到盈亏平衡,约20%的电站已经达到这个水平。李斌说,考虑到储能等收入,商业模式会更好。
至于备受关注的自主研发手机品牌,它也将于今年9月亮出现。李斌对手机业务有着明确的定位。”威莱的手机业务不是与那些手机制造商竞争。相反,我们希望以手机为载体,为汽车用户提供最佳体验。”
李斌说,手机是围绕着的 NIO 第二代技术平台用户将有大量的移动互联网体验,产品底层软件与终端软件一致。他还在高通会议上透露,威莱第二代平台将配备第三代骁龙驾驶舱平台,努力打造“驾驶员互联网”的最佳解决方案。
虽然专门为汽车定制的互联网体验值得期待,但它是否有利于销售还需要时间来测试。此前,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玉东曾表示,汽车公司很难制造手机来盈利,“无利可图的商业模式是玩流氓”。
他说,只要有1亿用户,手机厂商出货量大是正常的。%如果粉丝转化为汽车用户,他们可以卖出100万辆汽车。但另一方面,汽车公司的出货量和手机的比例太小。如果汽车公司想将用户转化为手机用户,数量太小,不足以支持手机业务的利润。
定位大众品牌的阿尔卑斯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发布第一款车型。李斌透露,目前新车型的研发正在按计划进行,TT车型(生产线验证车)已下线。他说:“该车型将非常有竞争力,该品牌下的第二款车型也在开发中。”
此前向市场透露,新品牌更追求每辆车的数量,款式不会太多。该品牌将专注于20-30 在万元的中端市场,直接竞争对手是特斯拉、丰田和大众,更注重家庭市场。可以说,阿尔卑斯更适合年轻人。
据悉,阿尔卑斯的第一款车型在造型和价格上都完全符合特斯拉的标准 Model Y 。新车型还将推出不同版本的单双电机,进一步降低用户的购买门槛。
总之,虽然多业务布局可以获得更多的可能性,但蔚来对于造血速度赶不上亏损的企业来说是不是太快了?例如,All in有三个品牌:智能驾驶、芯片、超充、换电等科技树。有枣没枣打一竿,一切都要混两次。结果护城河还没建好,粮仓先被“淹”了。别忘了很多长期主义者被短期节奏打败了。
2022年底,李斌曾说:“NIO品牌可以在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面对巨额投资,蔚来如何实现这一承诺?
原创文章,作者:凤凰网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9/0200118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