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企业3家光伏胶膜、光伏玻璃、逆变器、EPC企业2家

据不完全公开信息统计,今年以来IPO受理的光伏公司有22家。其中,太阳能电池企业3家,光伏胶膜、光伏玻璃、逆变器、EPC企业2家,多晶硅、光伏浆料、石英坩埚、接线盒等企业,总计1285亿元。此外,仅今年上半年,二级市场就有60家光伏企业发起了近2000亿元的再融资。可见a股光伏产业的火爆程度。

在光伏产业形势研讨会上,中国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王博华曾表示,光伏产业协会预测2023年中国光伏新装机将从95-120GW提升到120-140GW。

然而,在光明的背后,市场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逐渐开始。我相信光伏经销商有深刻的经验。今年,光伏产业链上的价格波动引起了许多客户的观望情绪,“以前很好卖,但今年不一样了!”一位光伏经销商直言不讳。

不难理解这种观望情绪。这是因为曾经高涨的光伏四大主要材料——今年经历了硅材料、硅片、电池和组件“跳水式”价格回调,抱着“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客户在等待价格的拐点。根据Infolink的数据,截至上周,多晶硅致密材料的平均价格已从2022年12月8日的288元/公斤暴跌至71元/公斤kg;182mm尺寸单晶硅片均价从6.95元跌至2.95元;182mm尺寸P型单晶电池片从1.32元/w跌至0.75元/ww;相应的182尺寸P型单玻组件从1.96元/w跌至1.26元/ww,N型组件也从2元/w下降到1.3元/w左右。

四种主要材料都降价了,这意味着光伏行业的价格战正式开始了!由于空间限制,小边主要从组件价格简要分析了价格战的强度。

据了解,今年零部件集采投标企业数量急剧增加,一些300或400兆瓦的电站招标也能吸引20或30家企业投标。而且“低价”它已成为抢夺订单的主要筹码。

8月1日,广东水电宣传光伏组件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包括晶澳科技、东方日升、通威太阳能、隆基绿能等老牌企业。在这些龙头企业中,正泰新能科技以1.18元/w的低价甚至超过了隆基。

8月12日,广东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宣布2023年第三批光伏组件采购中标候选人,引起业界热议。根据招标公告,招标项目涵盖广东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投资建设的8个光伏项目,分为200MW三个标段、170MW和184MW。

其中,第二标段的第二候选人——一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直接报价只有1.19元/w,几乎触及了组件价格“底线”。

这种低价的竞争策略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担忧。一位光伏经销商说:“以低于1.2元/w的价格投标似乎不明智。这样的组件价格几乎没有利润率,有点像制造混乱。”

从源头上看,这场价格战不仅是由原材料价格下跌驱动的,也是由于行业竞争的激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企业涌入光伏行业,竞争激烈。新品牌以低价抢占市场。与此同时,领先企业也以低价迫使竞争对手退出。

Infolink的分析也表明,为了争夺订单,一线厂商的组件长期价格将继续下跌,预计短期内组件平均价格将保持在1.25元/w-1.28元/w之间。一位光伏行业观察家认为,行业龙头企业试图通过降价来改变市场格局,而二线品牌为了生存,只能将毛利降到极致。更有甚者,一些新品牌在价格竞争上比老企业更激进。

一些业内人士警告说,价格过低可能会导致毛利润空间极度减少,甚至亏损。另一方面,价格战也带来了良好的一面。光伏组件价格的下降无疑有助于减少光伏电站的初始投资,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市场,促进行业的发展。

一位上市公司高管表示,未来几年市场饱和和非理性扩张可能会逐渐出现,没有品牌优势和资本实力的企业将难以生存。他直言不讳地说:“现在这个节点,还跳进光伏红海,就是等死。”

NE-SALON认为,光伏市场的未来充满了挑战和机遇。随着市场的发展,低价只是优势之一。更重要的是,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在价格战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料来源:NE-新能汇GSALON

声明:本微信官方账号原创文章欢迎规范转载。转载时禁止更改文章内容,请务必按以下格式标注作者的来源和来源:NE-SALON新能汇;作者???】,本微信官方账号保留维护合法权益的权利。

原创文章,作者:新能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181011459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