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珊,“投资者网”
a股半年报进入业绩披露高峰期,新能源上市公司中期业绩翻倍!
2023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行业内外部环境,中期报告的业绩如定海神针、企业盈利能力、投资者信心能否提升、如何抓住爆发力强的轨道投资机会等。,这使得今年半年报的业绩尤为受到市场的关注。
今年以来,在政策方面,随着新一轮国家汽车推广政策的密集实施,新能源产业繁荣持续改善,复苏步伐加快,新产业链转型迭代成果显著,成为许多上市公司的重要转型战略方向,也是业绩增长的“驱动力”
根据市场分析,从整个新能源行业来看,上市公司上半年的业绩报告主要是由于三个关键因素:政策指导、下游需求增长和成本稳步下降。预计这些因素将在下半年继续下去,行业的上升趋势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
在资本市场的纷繁变化中,上半年新能源超级赛道企业的经营成果如何?
新能源汽车报业绩排名排名 赚钱的“王中王”谁执牛耳?
让我们来看看中期报告的成绩单。
据Wind统计,截至8月15日,12家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已公布半年报、业绩快报、业绩预测,其中5家公司业绩预增,3家扭亏为盈,1家预减,3家续亏,业绩比例约占66.66%。在12家已披露中期报告的业绩公司中, 六家公司的净利润增长了一倍,比亚迪已经成为盈利能力最强的汽车公司。
从业绩规模来看,比亚迪率先停产燃油车、新能源转型最彻底的表现可谓“一骑绝尘”,净利润超出预期,成为当之无愧的“王者”。根据比亚迪中报数据,今年1月至6月,归母净利润105亿-117亿元,同比增长192.05%-225.43%;扣除净利润为93亿元-103亿元,同比增长206.99%-240%;每股基本盈利3.61元/股-4.02元/股。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25.56万辆,今年目标计划冲刺300万辆年销量目标。根据乘客联合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累计零售额为308.6万辆。在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国家的市场和行业增长放缓的环境下,比亚迪的业绩增长让市场羡慕不已。
根据乘客协会的数据,比亚迪的月销量不仅在6月份排名第一,而且是特斯拉月零售额7.4万辆的近三倍。在2022年股东大会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谈到行业竞争和未来发展时表示,未来3-5年,行业将发生重大变化。对于企业来说,核心技术、良好的战略方向和快速决策机制是取胜的关键。
鉴于业绩变化的原因,BYD表示,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去年同期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强劲增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继续加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先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宇通客车在公布中报数据的企业中,净利润增长率最高,上半年净利润5.6亿元,同比增长958.05 %,国内外销售双增长。
宇通公交表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了15134辆公交车,同比增长30.84%。得益于此,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销售增长的具体原因是:首先是国内市场。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国家旅游需求的增加,特别是旅游需求的增加,国内旅游客运等市场需求的恢复,公司国内公交销售的增长。二是海外市场。随着我国客车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和海外客车市场需求的不断恢复,公司出口销量大幅增长。
规模不是铁护城河,只有持续盈利才能生存。除了业绩,更重要的是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增加客户的价值,并愿意为此付出代价。
投资者网注意到,龙头企业顺应市场转型,坚持高质量发展,保持战略集中,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实现了强劲的业绩增长。
根据行业分析,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形势有所改善。除了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推动外,中国相关行业的技术储备和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也是支持上市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
新能源电池概念龙头翻倍 宁德时代稳居“利润王”
今年上半年,在国际能源短缺的背景下,中国锂电池出口迎来了爆炸性增长。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行业继续增长,产量超过400GWh,同比增长43%以上电池产品出口同比增长69%。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新能源电池概念上市公司23家中,业绩预增14家,扭亏为盈,业绩预期比例近70%。
宁德时代中报成绩单作为连续六年电力电池使用量居世界第一的领导者,令人印象深刻。2023年上半年,公司业绩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收入1892亿元,同比增长68%;归母净利润 207 同比增长154%的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22%,环比增长0.7个百分点,交出稳定良好的中期报告成绩单。
数据来源:Wind
从收入构成的亮点来看,电力电池仍然是宁德时代的核心业务。上半年收入高达1394.2亿元,同比增长76.16%,占73.67%,同期毛利率增长5.31个百分点,达到20.35%。
宁德时代上半年电池装载量为112GWh,同比增长56.2%,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市场份额超过30%的电池供应商,保持世界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宁德时代,很多行业龙头公司的业绩也同样出色。光储龙头阳光电源业绩爆发,上半年净利润超过去年全年。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回归母公司净利润40-45亿元,同比增长344%-400%。
亿纬锂能是锂电池龙头企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将超过2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在这方面,易威锂可以说,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储能电池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改善和新产能的稳定生产,公司分阶段满足储能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收入规模翻了一番。二是在动力电池方面,适用于乘用车领域电池产能的增加,以及新客户群的发展和业务的良好进展,带来收入的增加。
国轩高科技作为国内第一股上市动力电池,预计上半年收入将达到140亿元-160亿元,同比增长62%-85%;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5亿-2亿元,同比增长132%-209%。珠海冠宇预计实现收入53亿-56亿元,同比下降2%-8%;归母净利润1.2亿-1.5亿元,同比增长92%-140%。
国轩高科技表示,公司业绩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市场需求强劲,公司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迅速。公司作为新能源行业的龙头企业,不断加大R&D投入和产品创新,加快产能扩张,为下游客户提供优质、廉价的产品和服务。2023 今年上半年,公司新产能逐步投产,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加强了国内外市场发展能力和战略客户维护,不断优化和改善客户结构,特别是国际市场。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2.08%-85.23%。
西南证券首席分析师张刚认为,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加快,从披露,上市公司整体业绩逐步提高,特别是“科技内容”高科技创新委员会和创业板,业绩明显,也反映了上市公司业绩的科技实力。
加快充电桩施工 业绩预期率超过70%
今年上半年,在中国新能源繁荣轨道上,除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性能外,充电桩板的中期报告性能也非常引人注目,行业热度继续提高。
在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支持下,相关产业链逐步恢复。充电桩建设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体系,也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宏观层面,今年4月底,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到将充电桩发展纳入新能源基础设施序列;5月初,国家常务委员会提出“适度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我国充电桩建设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2023年1月至7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71.8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41.3万台,私人充电桩增量为130.5万台,同比增长39.6%。截至2023年7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692.8万台,同比增长74.1%。
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报告期内,除朗信科技、奥特迅、电源业绩预亏损外,其余11家企业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博中精工、国电南净利润扭亏为盈。
具体来说,博众精工预计净利润将达到8000万元至940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1.33亿元至1.47亿元,扭亏为盈。该公司表示,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收入规模稳步增长,新产品销售在3C领域取得突破。
国电南作为中国充电桩行业的龙头企业,预计2023年1月至6月归母净利润3000万元至4400万元,同比增长249.77%至319.66%。对于同比扭亏的原因,公司解释为,在主营业务方面,通过不断加强市场发展,积极优化产品结构,积极优化产品结构 提高研发创新水平,提高核心业务的市场竞争力,营业收入和利润较去年增长,毛利润水平较去年提高,业绩扭亏为盈。
值得一提的是,英威腾、盛宏、科士达、威迈斯、森源电气预计最大增长率超过100%。
在上述净利润扭亏或增长的充电桩概念企业中,截至8月15日收盘,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的6家公司,金杯电工滚动市盈率低于20倍,排名最低。
谈到充电桩市场的未来蓝图,中信证券表示,从政策方面看,自年初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重大政策文件,涉及公共电气化、充电基础设施支持农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迎来了密集的政策催化;从需求方面看,随着新能源汽车所有权的逐步增长和高压快速充电车型对大功率充电的需求,充电桩进入了加速建设的时期。充电桩产业链上下游公司有望在政策和需求的双重刺激下受益。
中国邮政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首席分析师王磊认为,国家关注新能源汽车所有权的增加,对充电桩的需求增加,相关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目前,全球十大动力电池装机容量中有6家中国企业。此外,无论是车辆、电池还是电池材料,我国都有相对完整的本土化生产体系。所有这些都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全面发展。(思维金融出品)
资料来源:投资者网
原创文章,作者:投资者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1715114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