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充电费真的全面“飙升”吗“油电差”的优势会不复存

最近,由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成本的“飙升”,许多车主遭受痛苦,说现在新能源汽车充电单一昂贵的一包烟钱。鉴于充电成本的上涨,网民们经常出现“新能源汽车开始‘割韭菜”、“新能源汽车优势不再”的言论。

然而,新能源汽车充电费真的全面“飙升”吗?“油电差”的优势会不复存在吗?近日,在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物流汽车保有量、销量多年居榜首的深圳,电车资源深入充电站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

新能源汽车充电费“飙升”的真相

近年来,受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的影响,许多地方政府调整了不同时期的电价,以确保用户的电力需求。因此,许多地方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谷和峰值充电价格不同程度地上涨。

据有关报道,郑州同一充电站低谷充电费从0.41元/度上涨至0.62元/度,涨幅近50%,平峰电价上涨至1.4264元/度,平峰电价上涨至1.5938元/度,涨幅接近一倍。

此外,一些上海车主表示,自夏季以来,上海虹桥商务区附近的公共充电桩充电价格同时从1.15元/度上涨至2.15元/度,上涨87%。

然而,深圳在这一轮充电波动中保持了相对稳定的趋势。当有轨电车资源访问深圳福田八卦岭快速充电先科充电站等多个充电站时,大多数司机表示,高峰时段的充电价格似乎一直如此昂贵,每度1.8元。此外,有轨电车资源还从一个充电应用程序中发现,一些充电站放弃了峰谷阶梯电价,实施了00元:00-23:59全时2元/度收费标准。

充电费“暴涨”?新能源车优势已去?

在炎热的夏天,天气炎热,电力需求大,电价上涨也是一种常规操作。通过对郑州、上海、深圳电价的横向比较,不难发现充电价格并没有“飙升”。但郑州原来的电价很低,所以郑州的新能源车主感觉很强烈,而深圳的新能源车主习惯了高价电费,夏季电价政策调整后,也没有强烈的电价“飙升”的感觉。

夏季用电量猛增,只是涨价的“诱因”

电价的波动直接关系到省一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监管政策。随着夏季天气的逐渐炎热,空调负荷大,电力供需紧张,全国各地出台了夏季电价调整政策,改善电力供应,确保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

今年5月,江苏省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上调20%

充电费“暴涨”?新能源车优势已去?

巧合的是。今年4月,四川省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调整我省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从2个月调整到4个月

充电费“暴涨”?新能源车优势已去?

此外,山西、重庆等省也发布了分时电价机制通知,贵州、广西、北京等地发布了关于改善峰谷分时电价的草案。

通过调整峰值时段和峰值电价,引导用户使用错误的峰值用电,并使用宏观控制手段来调整电力供需,目的也是确保夏冬用电高峰时段的电力供应。在调整用电高峰电价时,调整范围不同,与当地用电量和用电成本密切相关。

以广东省电价为例。根据官方数据,2022年广东省社会用电量达到7870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一。广东省自身的发电量不能满足需求,需要从四川、云南、湖北等地引进电力资源。这种跨省供电增加了广东省的用电成本,电价相对较高。

另一方面,四川和云南是主要的供电省。从充电APP中了解到,云南和四川充电站的峰值价格分别为1.28元/度和1.4877元/度,单价远低于深圳峰值充电价格,甚至接近平段充电价格。从这个角度来看,云南和四川等煤炭和水力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使用自然资源发电,使其用电价相对便宜。

充电费“暴涨”?新能源车优势已去?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相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6月1日起实施新的电价计划。根据《通知》,大型充电站的用电量被归类为工业用电

充电费“暴涨”?新能源车优势已去?

作为一个能源密集型行业,充电站的用电容量往往在315kV以上。新政策意味着电价不再是“铁板”,不同的用电容量有不同的电价,而大型充电站被划分为工业用电后,将成为充电成本上升的另一个因素。

提高单桩利用率,保证新能源汽车的优势

这一轮新能源汽车充电价格上涨暴露了一个更值得关注的问题——保持“油电差”的优势,考虑如何让充电桩运营商保持盈利。

以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为例。公司开发的各种充电桩及相关产品已在全国各类电动汽车充电站投入使用。但从财务报告来看,2020年至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6亿元、-0.33亿元、-0.40亿元,2023年上半年也处于亏损状态。不难看出,桩企利润回报周期长,但前期投资成本高,目前主要依靠政府补贴。

充电费“暴涨”?新能源车优势已去?

虽然桩企目前处于亏损状态,但桩企/运营企业也在努力提高单桩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调整峰谷电价和服务费是其中一种方法。此外,大功率柔性充电堆技术也是目前主流的降本增效方案之一,通过充电功率的动态分配和充电设备和系统的集中控制,最终实现多辆电动汽车的同时充电,提高充电效率。

未来,随着供电技术和运营模式的不断创新,以及新能源汽车数量的逐年增加,单桩利用率将大大提高,充电桩运营商盈利并不困难。

小结

一般来说,近期新能源汽车充电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于夏季用电量大、电价宏观调控等因素造成的。随着舆论的发酵,主管部门已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干预,充电费基本不可能全面上涨。此外,在初秋,居民用电需求将下降,充电价格将相继下降。

简而言之,即使电价分阶段波动,也不会出现网络传输电价赶上油价,新能源汽车“油电差”的优势仍然存在。此外,新能源车主还应学会仔细计算,可以节省,尽量避免在高峰时段充电。

原创文章,作者:电车资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132311298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