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
很难想象,一汽大众曾经是国内汽车市场的领导者,也可能陷入“停产”风暴。据包括汽车之家、新浪汽车在内的媒体报道,在产量收缩的影响下,一汽大众不得不在几个主要工厂基地之间部署人员,以保持员工职位,避免裁员。在一汽大众五家工厂中,长春工厂将成为人员“部署”的重灾区。
这意味着,虽然是著名的顶级汽车公司,但一汽大众目前的生活并不容易,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渗透迅速上升,一汽大众也不得不面临转型的痛苦,电动“蝴蝶”逐渐掀起巨大的风暴,甚至一汽大众这艘巨轮“抖”。
然而,鉴于上述消息,一汽大众告诉媒体:没有收到相关信息,其他内部人士表示:停止生产油车生产线是谣言。截至新闻发布前,一汽大众尚未正式回应上述消息。
从销售业绩来看,尽管一汽-大众的销售也面临一定的压力,但基本市场仍然稳定。数据显示,一汽-大众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为838723辆,同比下降2.8%。虽然它在整体排名上落后于比亚迪,但在销售排名上仍然排名第二,远远领先于同级合资品牌,包括上汽大众、广汽丰田、上汽通用和东风日产。
因此,结合目前的销售业绩,说一汽大众部分油车生产线将停产可能是一个“谣言”,因为一汽大众不需要停产,无论是从生产还是销售。然而,也应该清楚的是,与几年前的风景相比,一汽大众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
毕竟,就销量和市场份额而言,一汽-大众已经被比亚迪超越。2020年,一汽-大众仍然是中国唯一一家年销量超过200万辆的汽车公司,但到2022年,其销量已经被比亚迪超越,从那以后的月度销量一直受到比亚迪的压力。
事实上,这背后反映了一汽大众在面对市场转型时的缓慢半拍。它未能在第一时间抓住新能源汽车崛起的红利。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越来越高,但对于一汽大众来说,虽然新能源汽车也推出了几款,但销量并不令人满意。
今年上半年,一汽-大众主销纯电车ID.4 CROZZ和ID.6 CROZZ车型的累计销量分别为13800辆和6247辆。这一成就不仅难以与比亚迪、特斯拉等一线新能源巨头竞争,甚至无法与蔚小理等汽车制造新力量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与一汽大众天津华北基地、青岛华东基地、成都西南基地、佛山华南基地相比,长春工厂也是一汽大众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工厂。
这也意味着其生产线和产品也可能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人员部署也可能正常。一些燃料汽车生产线停产的消息可能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一汽大众新能源整体转型的必要痛苦。
事实上,作为一家严重依赖燃油汽车和中国市场的汽车公司,大众汽车在新四化浪潮下的表现也开始面临压力。
根据大众2023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大众今年上半年的收入为1563亿欧元,同比增长18%,营业利润为113亿欧元,同比下降14%,营业利润率为7.3%,去年同期为10%。
2023年上半年,大众汽车共交付437.2万辆,同比增长12.8%。其中,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全球销量从37.9%下降到33.2%,这对过去占中国市场份额近40%的大众来说意味着不言而喻。
写在最后: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一汽-大众多油车生产线将停产”的消息也应以官方通知为准,制造商应尽快响应公众关注。然而,在我看来,这一消息是真是假并不能改变一汽大众正在经历新能源转型痛苦时期的事实。当然,这不仅是一汽大众的痛苦时期,也是许多以燃油汽车为主要销售车型的外资汽车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包括丰田、本田、日产和通用汽车。
(本文由【车界】新媒体编辑部原创出品,本文作者金陵,转载需注明出处)
原创文章,作者:车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0712111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