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入股”小鹏,你没听错

大众“入股”小鹏,你没听错

导语

Introduction

各取所需的“双赢”。

作者崔力文

责编丨罗超

金鹏辉编辑

“炸了,真炸了!”

“谁能想到他们能达成合作?”

“我不得不感叹,保密工作做得很好。”

大众“入股”小鹏,你没听错

这绝不是虚构的。昨晚我朋友圈的很多评论都出现了上面真诚的感叹。至于原因,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大众“入股”小鹏。

是的,你没听错。一方面是经过近百年沉淀的德国传统豪强,另一方面是成立不到十年的中国新车。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无关紧要的两股势力,他们选择牵手打破“边界”。

从具体协议内容来看,大众品牌与小鹏达成了技术框架协议。在合作初期,双方计划共同开发两款大众品牌电动车型,面向中国中型汽车市场。

这两款专属于中国市场的新车将补充基于MEB平台的产品组合,并计划于2026年进入市场。

大众集团作为这一密切长期战略合作的一部分,将以每ADS15美元的价格,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约50亿元人民币),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

大众“入股”小鹏,你没听错

交易完成后,大众集团将获得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

此外,大众集团透露,新成立的大众(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将成为小鹏汽车在开发领域的合作伙伴。

该技术公司汇集了R&D、创新和采购功能,是大众集团除沃尔夫斯堡外最大的R&D基地。未来将有2000多名R&D和采购专家开展新型智能网络电动车的相关工作。

到目前为止,正是在上述积极因素的推动下,小鹏美国股市开盘飙升,一路走红。毫无疑问,资本市场给了它最积极的反馈。

何小鹏也第一次回应了这个略显突然的官方公告。“说到努力是最基本的品质,我期待着大大小小的携手,把最好的技术、最好的产品、最好的品牌带到世界各地。”

大众“入股”小鹏,你没听错

众所周知,听到这样的表达后,不乏网友调侃道:“大众 小鹏=大鹏。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见证历史的喜悦和喜悦。

相比之下,作为一个更理性的旁观者,下一个空间想要探索和分析,两者合作的背后。事实上,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站在小鹏汽车的角度。

众所周知,自2023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中国新车的情况可以说非常糟糕。最近,由于小鹏G6的热销,它逐渐有了复苏的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结合财务数据,很明显账面上现有的资金储备还没有到紧张的地步,但绝对不是特别丰富。

对于小鹏汽车来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是不争的事实,“烧钱造车”的局面将持续多久。因此,最大限度地保证“粮草”的持续充裕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幸运的是,昨天收获的7亿美元已经成为一个阶段性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借此机会,这支中国新势力的汽车制造也恢复了终端对它的信心。

其次,从大众集团的角度来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它在中国交付了145.19万辆新车,不仅没有上涨,而且下跌了1.2%,这使得中国市场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下跌的细分市场。

根本原因是新能源转型薄弱,ID.这个系列的崩溃无疑是一个责任。在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等重要领域,与领先梯队的领导者有很大的差距。推出了几款纯电动汽车,完全没有吸引力,最终只能依靠价格折扣来赚钱。

然而,幸运的是,这头难以转身的“大象”慢慢意识到了自己的“顽固疾病”,并表现出了治疗的决心。从与地平线建立合资企业,到赢得国轩高科技,再到昨晚正式宣布小鹏汽车。

显然,降低身材的大众集团知道:“进入一条新的轨道,游戏玩法和规则是非常不同的。因此,与其挣扎和碰撞,不如把专业的东西交给专业人士,把他们的资源和精力放在更好的地方。”

正如负责中国业务的管理董事贝瑞德所说:“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合作是我们‘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重要基石。我们正在加快扩大当地电动汽车产品的组合,并为下一次创新和改革做好准备。”

随后,他补充道:“与小鹏汽车的合作,让我们在中国的关键技术领域有了另一个强大的合作伙伴。在竞争激烈、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中,我们将合作伙伴的核心竞争力结合起来,创造协同效应,更快地向市场推出满足中国客户独特需求的新产品。同时,我们也可以优化合作伙伴的开发和采购成本。”

大众“入股”小鹏,你没听错

更简单地说,在绝症之前,大众汽车集团不想看到中国汽车市场的诱人“蛋糕”被瓜分,所以我们必须努力使用一些手段来摆脱厚厚的枷锁来拯救自己。

至于各种操作后的疗效,我们只能耐心等待时间的反馈。

写在这里,做一个小小的总结:“今天文章主角的牵手,更像是一场各取所需,互相拯救的比赛。”

最后,我想站在中国汽车工业的角度。

事实上,在4月份的上海车展之后,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种感觉:“成年人,时代已经改变了。”特别是当你看到合资品牌不知所措,以及独立品牌的疯狂内部卷曲时。这一次,谁掌握了主动权和定义权,立即变得清晰。

大众“入股”小鹏,你没听错

从那时起,随着新能源转型浪潮的加剧,中国汽车市场由量变引发质变的“火花”正在逐渐形成。昨晚,大众集团投资小鹏汽车,可以被视为爆炸的最佳证明。 

必须承认,前者也为所有合资品牌树立了榜样。在中国汽车市场继续分享份额,选择高质量的独立品牌“携手”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相反,如果你继续麻木,高,最终只能摔倒。

当然,如果说中国汽车工业在过去的几年里需要更多地依靠外部技术输出,那么从现在起,它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页面。

这场胜利无疑属于每个人。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公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271010733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