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是调价而不是降价”

“蔚来是调价而不是降价”

5月份,蔚来汽车制造新势力交付量仅为6155辆,环比下降8%。“蔚小理”曾经是最不受青睐的理想,月交付量达到28277辆。

2023年蔚来的年销售目标是24.5万辆。1-5月,蔚来只交付了42854辆,连续四个月下滑。如果这种节奏继续下去,蔚来就更不用说翻倍了,恐怕连去年的表现都达不到。李斌曾经说过,他最大的特长就是善于从悬崖边捞回来。2023年,他似乎又来到了悬崖边。这一次,他还有什么动作吗?

于是李斌牺牲了“价格调整法”,李斌主动表示,蔚来并没有以毛利为代价进行不可持续的短期促销。蔚来本质上是货币化、显性化原本包含在价格内的隐性服务和股权。服务和权益是真正的成本。3万元主要剥离终身免费换电、10年车辆保修、终身免费互联网、每月4次免费换电。这部分财务统计有绩效成本,现在是一次性包装消费,分散到未来的实际按需消费,只要需要兑现,对长期毛利润没有实质性影响。因此,蔚来并非自称“降价”,而是强调“调价”,这是时间转移的后收费。

在降价当天的车主沟通会上,蔚来喊出了“价格调整3万,老朋友补100亿;套餐改订单,不搞大锅饭”的口号。

权益调整一推出,很多人就无法理解。在活动现场,许多老车主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提问。他们应该如何使用旧车的权益?哪辆车可以用,哪辆车不能用?您能添加20000升级权益包,即终身免费无限电源更换吗?让李斌说,他似乎在做几何问题:“你不能做得更复杂,否则你就不能回答。”

对于汽车公司来说,销售是现金流和利润的唯一来源,销售的枯竭相当于生命供应线的“断裂”。汽车是典型的工业生产,规模效应非常明显。规模越大,边际成本越低,利润水平就越高。然后利润反馈研发,推出更具创新性的产品,形成“利润-投资”的积极循环。

事实上,李斌也知道销售的重要性。他曾经说过:“从长远来看,汽车企业年销售额200万辆是生死线。如果我看不到200万辆的销售前景,我认为这是非常困难的。”

威莱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发布当天,李翔在微博上表达了自己对低毛利率的看法:“产品毛利率远低于预期,毛利率波动较大。这不是企业定价的良知,而是需要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不断扩大规模。”李斌似乎不这么认为。他仍然有不同的看法。

自今年年初以来,只有ET5和ES7正常交付,其他车型正在等待交付或发布。新的ES6于5月24日刚刚上市,新的ET5刚刚上市 Touring已于6月15日上市,产品替代对蔚来的销量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李斌在交流会上很乐观:“账上不是还有几百亿吗?车型切换,一两个月销量低有什么问题吗?还表示要把“长期权益显性化”,期待蔚来的“收获季节”,但仔细研究蔚来不得不降价的原因,还是因为销量低迷。

但蔚来降价消息一出,股价就涨了6.97%。截至13日收盘,蔚来股价连续两天涨至66.80元/股,说明资本市场对蔚来降低姿态、降低成本还是有一定期待的。

小鹏“习惯看秋月春风”

蔚来站在悬崖边,兄弟小鹏怎么能不“陪”呢?2022年第三季度,小鹏总交付量为29570辆,环比下降14.1%。此后,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持续下滑。但小鹏和威来销售下降的原因不同,威来销售下降主要与理想的直接竞争相关的内部原因是自己的产品线混乱的产品力量,小鹏的价格范围在汽车领域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除了P7其他产品力量,G9和定价事故,导致月平均销售约1000台。小鹏P7的销量基本占其品牌月销量的50%,可以说是小鹏的销量支撑。

5月份,小鹏汽车的销量已经出来了7506辆,只比4月份多了400多辆。小鹏汽车仍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因此,小鹏把希望寄托在G6上。小鹏G6已经开始预售。从上海车展到现在近两个月,公众已经基本了解了它的根源。设计、空间、性能、耐久性等都直接与Model高度匹配 Y,智能会有更多的优势。

“蔚来是调价而不是降价”

在何小鹏看来,虽然时代变化很快,但「时代的变化主要来自科技」,智能+汽车的定位是他的 2013 年就确定了。

何小鹏指出,如果硬件占主导地位,我认为汽车的模式不会改变。燃料汽车的模式与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相同。打破游戏的关键在于软件。何小鹏报告说,他在过去三个月里一直在使用小鹏的城市辅助驾驶。他有信心,在一两年内,每个人的驾驶习惯都会改变,并开始习惯使用辅助驾驶系统。

所以小鹏一点也不慌。在最近的公开演讲中,他说他非常喜欢《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的那句话「青山还在,夕阳红了好几次。」。这句话的大意是,青山和夕阳虽然历代兴衰,但不会随之改变。

在何小鹏看来,对于小鹏来说,软件就是小鹏「青山」和「夕阳」。小鹏一直以智能著称,即将推出 Xmart OS 4.3.0 高速 NGP 与城市 NGP 统一技术结构和能力,增加智能车道选择策略,更新超车变道策略,将高速场景巡航速度上限提高到 130km/h,还增加了通勤路线的选择。

“蔚来是调价而不是降价”

然而,许多用户都很焦虑。看到小鹏的经营状况和销量,他们担心自己会成为一些品牌,后续的维护找不到人。

财务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总交付量为18230辆,环比下降17.9%,同比下降47.3%。收入方面,小鹏汽车2023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40.3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45.9%,较2022年第四季度下降21.5%。

“蔚来是调价而不是降价”

3月份推出的P7i并没有带来太大的销量增长。虽然G6的预售订单量已经达到2万加,但很难得出结论,它能转化为交付量和后续是否可持续。

生死战加速内卷

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2022 纯电动汽车年销量536.5 同比增长81.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 151.8 万辆,同比增长 151.6%。2023 年 1-2 月,纯电动汽车销量为 66.2 万辆,同比增长 8.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 27 万辆,同比增长 68.6%。。不难看出,纯电动汽车有点推不动,这对威来和小鹏来说真的不是好消息,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股市中抢占份额。

“蔚来是调价而不是降价”

目前,整个汽车制造业都在与亏损作斗争。自今年年初以来,汽车市场价格战累积了燃油汽车市场份额的低迷,削弱了许多传统汽车公司的盈利能力。根据乘客联合会的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汽车行业净利润同比下降24%至819亿元,汽车行业利润率为3.8%,明显低于整个工业企业4.9%。

整个行业利润的下降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谢天谢地,如果你不赔钱。今年3月,盖世汽车发起的一项“供应链成本降低”行业研究结果显示,3000名业内人士中有74%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汽车公司提出的降价要求明显提高,超过一半的企业被要求降价5%~10%;在夸张的情况下,也有供应链企业被要求一次降价20%。

按照市场惯例,主机厂平均每年要求供应商降价2%~5%,但主机厂也会增加同年的采购量,以平衡降价带来的利润损失。“5%是平衡线,降价幅度控制在5%以内。如果主机厂增加一定的采购量,供应商仍然可以利用规模来保证利润。”

内卷变得更加激烈,从价格上撕开突破口已经成为汽车公司的惯用打法。为了在新能源市场攻城略地,比亚迪和特斯拉不断探索主要销售车型的价格范围。而那些相对较弱的品牌,只能通过牺牲利润来保护自己的份额。目前,供应商要么压榨劳动力成本,要么降低制造成本,这不是一个好方法,会给行业带来持续的内部卷创伤,恐怕很难保证产品质量。

当然,最受欢迎的是原始设备制造商。去年,埃安销售了27.1万辆汽车。根据总经理古惠南设定的目标,埃安今年保留了50万辆,冲了60万辆。更不用说比亚迪设定了300万辆汽车的目标了。从环比的角度来看,新能源市场有更多的新玩家——飞凡、极狐和深蓝。自去年以来,他们一直在推出新车,试图在汽车市场上分享一杯羹。

就连老大哥上汽也坐不住了。上汽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406.57亿元,同比下降20.43%;净利润27.83亿元,同比下降49.55%。如果按此计算,上汽今年的利润将成为历史最低点。从历史上看,上汽集团自2010年以来最糟糕的一年是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指标。

因此,上汽领导立下“三年军令”,一定要卷起来,不要卷下来。上汽集团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350万辆,比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中的比例将达到70%;新旧轨道的发展动力切换基本完成。以前大家分区域分类的竞争可能不存在,不管你是不是腹地产品干了。

曾经投资者对“蔚小理”的看法“要求是成为行业细分领域的冠军,但在“卷生卷死”的时代,很少有人敢说他们是绝对安全的。归根结底,今天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是价格、耐久性、质量等产品维度的竞争。谈论“品牌信仰”是早期的时尚。

在市场渗透率仅为30%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无论是蔚来、理想还是小鹏,每个人的领先和落后都是暂时的。二级市场一直非常理性。虽然每个人都在二级市场购买理想,但很少有基金经理长期乐观,变量随时存在于这个行业。

写在最后

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在今年年初表示,他收到了吉利零部件采购公司总经理赠送的一把刀,上面写着“快刀斩乱麻”,希望博世能配合降价,提升产品竞争力。这个时代巨人的生活也开始悲伤,半年后你认为的竞争优势很可能就不会了。

与其追求热点,模仿他人,不如考虑核心竞争力。有时销售不等于竞争力,否则丰田上汽不会突然下降这么多。汽车公司仍然需要考虑哪些是不可替代的内部技能,以及竞争力是否能够经受住市场的考验。

参考资料:

小鹏汽车还能取悦年轻人吗?资料来源:牛刀财经

谁抢走了小鹏和蔚来的销量? 来源:路咖汽车

汽车公司将供应商逼到悬崖边缘 来源:36氪

何小鹏谈长期 来源:电动星球News

李斌向现实低头 来源:巨潮

嘴硬的蔚来终于降价了。 来源:DoNews

蔚来反转了 来源:盐财经

原创文章,作者:首席商业评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26219664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