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汽本田成立25年来首次减员900人,备受市场关注!
广汽本田的官方声明是“终止与劳务公司的人员派遣协议,按照法律法规及时提供经济补偿,积极协助相关人员再就业”。
虽然这不是广汽本田认定的“解雇”或“裁员”,但无可争辩的事实是销量持续下降,导致产能严重过剩。
根据广汽集团公布的批发销售数据,2023年1月至11月,广汽本田累计销量为561、137辆,同比下降17.89%。
然而,广汽本田接管了本田(中国)出口基地的新能源汽车工厂,预计将于2024年正式投产,这将使其面临更严峻的局面。
从国内全球同步雅阁到4S店销售模式,广汽本田的成立堪称中国汽车工业的经典成功案例,这不仅是本田的动力和勇气,也是广汽集团广式汽车制造的魅力。
25年来,本田国产引进了雅阁、飞度、CR-V、思域等全球战略车型也为中国市场开发了凌派、冠道、英仕派等中国专属车型。
曾经很难找到本田中国,但现在它陷入了产能过剩,无法摆脱当前销量下滑的困境,仿佛它将被中国市场抛弃。
2021年,本田中国零售销量为1、561、540辆,同比下降4%,两家合资企业开始冲击百万辆产销规模;
2022年零售销量为1、373、122辆,同比大幅下降12.1%,产能过剩罕见,百万辆产销目标破灭;
2023年1月至11月,零售销量为1.068、383辆,同比下降13.46%,去年同期也同比下降11.4%,销量持续下降令人震惊!
自主品牌向上和电气化智能升级,合资汽车公司和燃油汽车市场销量下降并不奇怪。即使是东风日产,只有轩逸支撑,销量暴跌也不那么令人惊讶。你知道,本田有许多经典的畅销车型。
在中国汽车市场消费向上的过程中,本田的感情似乎开始褪去以前的光环,销量从2021年开始下滑,现在已经跌回2016年的水平。这样的差距让人感叹。
东风本田成立20周年之际,累计销量超过750万辆,高调宣布自2027年起不再推出新的纯燃油车型,2030年前推出10多款纯电动车型,全面转向电气化。
然后,经过多年的“思明”,东风本田再次推出了合资独立品牌。这一次,它是一个纯电动汽车品牌。其核心电气技术尚不清楚是来自本田还是东风汽车。
这可能是东风本田的无奈之举!
本田没有现成的全球车型可以引进国内,关闭一些生产线,关闭世界各地的经典车型,加快中国市场的自主化和电气化,燃料汽车市场竞争加剧,资源集中在头部。
作为本田中国的头号代表车型,广汽本田的新雅阁已成为中国本土化车型:新设计的中控台和智能系统,放弃了油电混合动力车型,推出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几乎占据了广汽本田的关键营销资源。
本田的全面电气化似乎是真实的,但这一切似乎事半功倍。
2022年,本田中国密集推出全新纯电动SUV e:NS1和e:NP1、ZR是全新的-V、新一代宾智和XR-V、超过10款新车型,如思域和型格混动车型,以及全新的CR-V和郝颖,新车的销量并没有上升反而下降。
同年,东风本田、广汽本田电动汽车专属工厂开工建设,年标准产能分别为12万辆,预计2024年正式投产。
本田中国2024年产能将达到173万辆,这两家新工厂年产能72万辆,年产能77万辆。无论是目前的销量还是未来的发展,产能都严重过剩。
可怕的是,本田没有更多的全球燃料车型来消化产能,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和体积长期无法弥补如此大的销售差距。
燃油汽车增量受阻,不再投资。后来,纯电动汽车无法与中国自主电动汽车竞争。本田中国陷入了两难境地。
ee以雅阁、郝颖、CR-V等车型为基础: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开始,本田自2023年以来一直在加速电气化,这是本田中国唯一的机会,也是凌派中国独家车型、概念和思明合资独立品牌后的第三次本土化。
然而,无论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油电价格”,还是“油电”的纯电动汽车,本田更像是误入了中国汽车布下的电动汽车陷阱,被鼻子牵着走。
自从本田进入中国市场25年以来,其代表性车型一直是经典的雅阁、飞度、CR-V、思域等车型,发动机技术、质量和服务,铸就了本田情怀。
此时此刻,本田中国不得不放弃燃油汽车市场的发展,但它没有太多的电动智能汽车资本。它真的想为此赶上它在世界上最大汽车市场的未来吗?
从大众ID、从丰田BZ到通用别克e系列,跨国汽车公司的纯电动汽车诞生于全新的纯电动技术,大众MBE、通用奥特能和丰田e-TNGA,一开始是全球规模量级的大规划。
本田的纯电动汽车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分裂的发展。在两个主要的海外市场中,北美市场与通用汽车合作,推出了Prologue纯电动中型SUV,中国市场推出了E:N系列也是老式的“油改电”产品,在自主车企面前没有胜算。
根据本田最新的电动汽车计划:到2027年,中国市场将推出10辆纯电动汽车;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的销售比例将在其他地区之前达到100%%。
如此宏伟的电动汽车规划,目前已知的e:N 一系列车型,加上与通用汽车合作的廉价纯电动汽车和自主研发E&E架构的中大型纯电动汽车,似乎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当然,没有人敢像丰田那样直接对纯电动汽车说不,大张旗鼓地发展油电混合动力,等待纯电动技术和时机的成熟。
然而,本田并不像大众和通用汽车那样聪明,燃油汽车仍在低调发展,纯电动汽车真正实现了油电价格。
从产能不足到产能过剩,从引领市场到被市场带动,本田情怀在中国依然留有余香。
只是,现在连本田自己都要放弃自己,本田的感情就剩无几了。
原创文章,作者:TMC动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1111138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