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4680电池生产将推迟到2024年,日本唯一剩下的松下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出海的扩大,中日韩动力电池市场将发生巨大变化。

当很多人沉浸在520的甜蜜爱情中时,汽车圈也传来了一堆好东西“姻缘”,德国媒体报道称,特斯拉Model配备了比亚迪刀片电池 Y在柏林的特斯拉超级工厂正式下线。

这一消息随后被许多媒体证实。虽然特斯拉和比亚迪在正式场合证明了合作的存在,但合作的内容一直令人困惑,尤其是在今年下半年正式投产之前。

然而,随着特斯拉股东大会的结束,特斯拉继续加强全球工厂的马力生产,实现马斯克宏伟的2000万辆计划。柏林的特斯拉工厂是特斯拉欧洲销售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每一个行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次,特斯拉既没有选择宁德时代,也没有选择松下在欧洲电池供应链中,而是选择了比亚迪。在外界看来,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特别是当比亚迪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全球装机量超过LG新能源时,特斯拉和比亚迪的合作结果也将影响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模式。

首先是在国内市场。虽然宁德时代在2022年仍然是锂电池兄弟,但在众多新玩家的围攻下,其国内市场份额明显低于2021年。在此之前,特斯拉一直是宁德时代的大客户,尤其是从上海工厂出口到欧洲市场的车辆。

然而,随着欧洲市场需求的增长,特斯拉柏林工厂开始投产,宁德时代没有从事特斯拉的电池业务,这将损失宁德时代的大量市场份额。

此外,在过去的2022年,宁德时代的生产能力一直受到限制。在快速增长的需求下,宁德时代目前的生产能力并不能保证所有客户,特别是在锂价格飙升的情况下,原始设备制造商与宁德时代的关系变得不那么和谐。

虽然宁德时代一直强调会保证客户的供应,但很多主机厂都引进了二三供来稳定产能。在这种情况下,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确实低于50%,只剩下48.2%。

松下也因为产能有限而失去了市场。松下作为特斯拉最早的供应商,可以说是跟着特斯拉赚了很多钱,但是产能有限跟不上特斯拉的发展速度,没能留住这个大客户。

事实上,比亚迪一开始并不是特斯拉的主要选择。事实上,特斯拉一直在放松。它的主要4680电池计划在未来携带新车Cybertruck和改装的Model Y上,特斯拉虽然有自己的工厂生产4680电池,但生产能力很难满足需求,所以一直希望松下能尽快投产4680电池。

然而,松下的性能有点跨越。特斯拉4680电池的生产一再被推迟。在最近的一份声明中,松下表示,特斯拉4680电池的生产将推迟到2024年4月,这让曾经希望在今年4月大规模使用4680电池的特斯拉感到相当不舒服。

因此,特斯拉在柏林工厂放弃了不可靠的合作伙伴。与此同时,欧洲的情况与美国不同。没有那么多地缘政治博弈,可以放心引进中国供应商来保证生产。比亚迪并没有让特斯拉失望,这不仅保证了柏林工厂的供应,也提前了三个多月投产。

事实上,除了宁德时代,LG新能源也是特斯拉进入国内市场后选择的新供应商。然而,韩国电池供应商,包括LG新能源,对磷酸铁锂电池的生产并不感兴趣。它更注重三元锂电池的生产,但在特斯拉降低成本的背景下,磷酸铁锂电池必然成为更好的选择。

LG新能源在全球动力电池中排名第二,主要得益于特斯拉Model 3/Y车型畅销,虽然也供应福特Mustang Mach-E和大众ID.3/4,但是和特斯拉的销量相比还是差很多。

除LG新能源外,SK-现代Ioniqon主要供应 5、起亚EV6、大众ID.四等车型;三星SDI主要供应宝马i4、iX和 Rivian R1T/S,但这些产品主要采用高附加值路线,更注重自行车利润。

特斯拉4680电池生产将推迟到2024年,日本唯一剩下的松下

然而,韩国电池制造商的行动仍然比国内制造商慢得多。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市场份额中,韩国电池制造商的总份额下降了1.3%,只剩下24.7%,而中国电池制造商的总份额已增加到60.9%。

这次又在欧洲了在市场失去特斯拉这个大客户后,今年的市场份额可能会下降。

至于日本唯一剩下的松下,最近终于醒悟了。根据《Nikkei Asia》据5月22日报道,松下将花费7000亿日元投资设备,其中一半以上将投资堪萨斯汽车电池业务,力争在一年内提高60%的电池产能。

这次投资规模是松下历史上最大的,不仅是2022年资金的4倍以上,也是2022年利润的3倍,这意味着松下已经计划在动力电池上破釜沉舟,想要抢回市场。

随着比亚迪成为特斯拉的海外电池供应商,日本和韩国的电池制造商必须采取行动。毕竟,除了宁德时代,海外市场没有更多的中国供应商,他们的基础也没有动摇。然而,在特斯拉与比亚迪携手成功后,很难预测它是否会影响其他海外客户的选择,特别是在比亚迪与丰田、现代、雪铁龙、戴姆勒等汽车公司接触中国市场的前提下。

可以说,随着比亚迪电池装载到特斯拉,市场发生了变化,日本和韩国电池厂的仓库清理更加严重。但这也是国内电池制造商的一个机会。可以预见,未来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原创文章,作者:BusinessCar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5/24188748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