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2022:汽车企业销量榜出炉,未来趋势如何?

复盘2022:汽车企业销量榜出炉,未来趋势如何?

在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坎坷的一年里,画上了句号。

与2021年同比增长率超过150%相比,据乘联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新能源市场增速同比下降至90%。

几次风雨,几次春秋。对于许多汽车公司来说,受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今年并不容易。一方面,销量在上升,另一方面,股价继续下跌。2022年,行业领导者特斯拉股价下跌65%,创下历史上年度最大跌幅。

2023年,几家汽车公司公布的新年销售目标都比较保守,而从市场格局来看,加速洗牌仍在继续。预计2022年10万~20万的价格区间将继续增长。除了广汽埃安和哪吒,新势力也开始布局中低端市场,切蛋糕。集度汽车、自游家、小米等相继问世,牌桌上又增加了几大玩家。“出海”、“高端化”、“2022年汽车市场的热门趋势MPV“等于市场带动的好处有多大?以上种类,还是未知数。

复盘2022:汽车企业销量榜出炉,未来趋势如何?

复盘2022:汽车企业销量榜出炉,未来趋势如何?

复盘2022:汽车企业销量榜出炉,未来趋势如何?

在2022年国内重点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度排行榜上,汽车企业座次轮换。

比亚迪去年以186.85万辆的成绩超过特斯拉54.7万辆,重新夺回了自2019年以来失去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宝座。然而,由于比亚迪混合动力车型的比例较高,特斯拉在纯电力领域的销量仍高于比亚迪近40万辆,并赢得了冠军。

传统汽车公司新能源品牌的崛起是2022年新能源市场的新力量。其中,广汽埃安、上汽智己、非凡、北汽极狐、东风蓝图、长安阿维塔、深蓝、吉利极氪8个主要品牌。

2021年10月交付的极氪001,在30多万纯电市场站稳了脚跟,去年也实现了巨大的增长,超过了其他几家不受欢迎的传统汽车公司的新品牌。例如,蓝图比极氪交付早(2021年7月),但去年交付量不到2万辆(19381)。

美团王兴认为,另一个进入高端汽车市场的人可以挑战“BBA尽管华为在2022年3月开始交付,但去年销量超过7.5万辆,被认为是“增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包括以上几家,其他传统汽车公司主要聚集在高端汽车市场,除了一个特殊的例子:广汽埃安。早在2021年,广汽埃安的销量就超过了主要的新力量。起初,它并没有受到市场的重视。直到今年,它才开始在C端市场抢占份额,并开始摘下“在线叫车之王”的帽子。另一家新力量哪吒汽车的销量超过了“魏小理”,成为今年罕见的完成年度KPI的汽车公司。

在广汽埃安和哪吒汽车成交量增长的背后,它代表了一个崛起的细分市场。从近年来广汽埃安和哪吒汽车的变化来看,节点AUTO试图从行业内部规律中解读高增长销量的表面浮华。

从2019年到2021年,广汽埃安的销量迅速从4.2万辆增加到12万辆。广汽埃安旗下的两款车型Aion S而Aiony则占埃安新车销量的80%。早在2021年,广汽埃安43%的总销量就来自B端销售市场,其中Aion SB端贡献销量的比例达到63.01%,AION Y也占20.33%。因此,广汽埃安的汽车被认为只能卖给B端市场,产品进入C端市场的能力尚未得到验证。

去年,2022年前8个月,广汽埃安在B端运营车辆的比例降至2%。为什么广汽埃安的销量不依赖网上叫车,还能压制新势力?事实上,广汽埃安销量增长的背后是新能源“风口中的风口”。自2022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结构逐渐从以低端和高端汽车为主的“哑铃”转变为以中低端汽车为主的“纺锤”。

乘客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在2022年5月表示:“目前,20万元以下车型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占50%以上。预计未来20万元以下车型的市场份额将超过70%。”这意味着“魏小理”所在的高端市场普遍大于20万元,不再是增长最快的区间。

广汽埃安主打的两款车价格在13~20万元范围内,属于中端车型,正处于高增速范围。

哪吒和广汽埃安面临着同样的局面。哪吒的主力车型是相对“便宜”的中低端车型,哪吒V和哪吒U,售价在8万~20万之间。哪吒汽车CEO张勇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曾指出,哪吒的目标市场是蔚来的好几倍。只有在销量超过他们的2到3倍后,我们才能像他们一样优秀。按照这个标准,广汽埃安以27万年的销量超过了蔚来的两倍。相比之下,哪吒虽然增速快,但与蔚来的差距很小。

预测2023年的市场趋势,车型所在的价格范围是一个关键的衡量标准。据凤凰汽车分析:“在车型方面,10万元以下的低价电动汽车销量保持不变,10万-20万元的大众市场将迎来150万元以上的高增长,20万-30万元的增长约为85万,30万元以上的增长约为40万。

10-20万元的低端汽车市场将继续上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哪吒和广汽埃安,威马销售的主要车型价格是15~20万元。然而,威马在2022年开始落后。上市之路坎坷,裁员降薪求生成为威马下半年的主基调。很少有人知道,根据全球汽车信息平台Marklines发布的2021年全球纯电动汽车销售数据,前20名中有12家中国汽车企业。威马汽车以4.42万辆排名第20位,仅次于国内新势力小鹏、蔚来。今天(1月12日),威马汽车通过借壳上市或今年第二季度在港股上市,与阿波罗达成战略并购。2023年,威马能否重新驰骋,搅动新能源江湖,广汽埃安和哪吒能否站稳目前的位置,似乎也存在一定的变数。

当“魏小理”的销量达不到预期,股价下跌时,处于上升期的中低端汽车品牌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内部卷化程度的加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几家传统汽车公司新能源品牌的大规模崛起。

复盘2022:汽车企业销量榜出炉,未来趋势如何?

预测2023:群雄逐鹿,加速洗牌

自2023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最热门的消息大概是特斯拉降价。

尽管特斯拉赢得了全球纯电力销售冠军,但特斯拉仍然无法承受销售压力,并打出了“以价换量”的牌。去年年底,随着国家补贴退潮的机会,特斯拉商店的销售人员以各种补贴折扣“最低价格”吸引了许多人“上车”。没想到,只有更低,没有最低。几天后,特斯拉再次降价,这引起了许多消费者的抗议。

在销售压力下,经过几轮降价,作为特斯拉最畅销、世界上最畅销的电动汽车Model Y,自去年10月底以来,起价已从31.69万元降至25.99万元,不到3个月的价格降至近20%。在中国,2022年,Model Y交付超过45万辆,接近2021年追平特斯拉中国48万辆的成绩。

2023年,Model Y在一系列的促销策略下,节点能再上台阶吗?AUTO》据特斯拉西安曲江银泰体验店介绍,自上周五降价信息发布以来,该店订单大幅增加。据体验店员工介绍,适合家庭的Model Y车型备受关注。在对外销售过程中,店铺以“史上最低价”为由推广。

除了消费者,其他国内制造商也对特斯拉的降价做出了回应。面对国家补贴的退潮,在提高利润和销售的斗争中,许多国内制造商开始了一轮价格上涨。最近,比亚迪、广汽埃安、长安深蓝、吉利瑞蓝、奇瑞、荣威等15多个汽车品牌宣布了价格上涨。

一方面是特斯拉的降价,另一方面是国内很多汽车品牌的涨价。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

该节点AUTO认为,特斯拉股价继续下跌,这一波涨价浪潮是无奈之举,以增加销量。特斯拉有实力降价,而国内新能源品牌亏损严重,在销售策略上无法与特斯拉对齐。这一波国内涨价品牌的主要产品大多集中在10-20万的价格之间。价格范围高,产品性价比高,让这些品牌实现了几千元的涨价,远低于特斯拉近20%的大腿降价。

在价格战背后,新能源汽车公司正在努力平衡利润和销售之间的关系。特斯拉必将继续影响高端汽车市场。它是否进一步降价可能尚不清楚,这也是影响市场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只有增加销量,扩大规模效应,才有可能毛利转正,收紧亏损。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是,2022年,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行业亏损依然令人震惊。在保证销量的同时,为了解决“生存”的问题,初创汽车企业品牌将成为融资“输血”、进一步登陆二级资本市场的必然行动。

复盘2022:汽车企业销量榜出炉,未来趋势如何?

其中,广汽埃安在A轮获得182.94亿元融资,创下未上市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新纪录。

2022年继蔚小理之后,零跑实现了IPO。威马和哪吒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其他品牌也有上市计划,如蓝图和阿维塔。2022年12月,极氪向美国股市二级市场提交上市申请,估值将远远超过100亿美元。

AUTO认为,2023年及不久的将来,牌桌上的玩家越来越多,可能会迎来新能源品牌上市的浪潮。它们将促进新能源市场的形成。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要玩家仍存在一些变量。

比如理想车。2017年出现的理想ONE,一招鲜,吃遍天,奠定了今天江湖的理想地位。去年,理想ONE停产,变成了理想L9、L8上阵。虽然后者在12月份取得了超过1万的销售业绩,但仍存在不确定性,能否继续高增长。另一个理想的不确定性来自动力路线。增程路会越来越窄吗?根据烧灼咨询预测,2025年增程车市场份额仅为7.3%。

复盘2022:汽车企业销量榜出炉,未来趋势如何?

在差异化竞争格局下

新能源汽车市场会长出什么样的果实?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一份报告,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需求不太可能持续到2023年。在中国市场,随着电动汽车购买补贴的取消,电动汽车销量也将放缓,销量可能同比增长90%。

最近,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设定了目标。2023年,埃安年销量保守预期为50万辆,2025年努力突破100万辆。哪吒汽车首席执行官张勇为哪吒汽车设定了2023年25万辆的交付目标。

节点AUTO认为,2023年汽车公司立下的销量KPI,值得一试。与去年许多“翻倍”的高增长年度目标相比,广汽埃安和哪吒在新年的目标趋于保守。对于许多国内汽车公司来说,无论是积极走向高端化和进军MPV、借助出海的步伐拓宽市场,飙升的增长率可能不再。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空间收缩是各方的共识。那么,2023年市场格局的变化趋势如何?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汉接受了节点AUTO》采访中表示,与比亚迪“绝对王者”的优势地位相比,国内其他市场参与者的销量有所不同,但并不明显。未来绝对难以冲击头部,但冲进第一梯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回顾2022年,团车网、轻橙时代等汽车制造商现在已经消失了。吸引公众关注的往往是资本和巨头认可的主要玩家。自今年年初以来,集中汽车、小米汽车、自游者等。恒大汽车赢得了260亿港元,创造了汽车制造史上最大的融资,最终在去年年底交付了第一批324辆新车。

江汉认为,国家补贴下降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全面竞争和自由竞争的状态。塑造市场竞争模式的多种因素包括价格、营销策略、研发能力、技术等。新能源汽车对燃料汽车的替代还没有结束,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风口仍然存在。在新的竞争环境中,整个市场可能会加速重组。

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充满不确定性。

节点AUTO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节点AUTO不对使用本文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文 / 电动机 出品 / 节点AUTO

原创文章,作者:节点AUT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1/14203799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