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北京现代汽车在杭州举行了新的紧凑型SUV穆萨上市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前,就北京现代发展现状、困难和新车穆萨的市场定位举行了媒体交流会。
北汽集团副总经理、北京现代董事长龚月琼在交流会上指出,近年来,许多合资汽车公司更加焦虑。来自韩国的北京现代总经理吴一军表示,中国独立品牌汽车发展迅速,竞争压力日益激烈,中国的许多合资汽车公司也面临着麻烦。
在过去的一两年里,随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快速崛起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合资汽车公司明显落后,陷入集体焦虑。一些分析人士甚至表示,合资汽车公司已经过去了中国的黄金时代,许多外国品牌将退出中国市场。
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
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核心内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汽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跨国汽车巨头先后在中国设立了合资汽车企业,吸引了大量汽车零部件巨头来中国投资建厂。这些合资企业带来了技术、资金和车型,促进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十年前,在乘用车领域,合资品牌占据了60多个市场份额。70%的国产车是合资企业生产的,利润最丰厚的中高端车基本上是合资企业的世界。自主品牌乘用车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车型上。
但近年来,市场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2022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历史最高点的49.9%。一批自主品牌车型进入高端市场。今年前五个月,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53.1%,比去年同期增长5.2个百分点。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合资品牌的市场正在萎缩,未来的市场份额可能会下降到40%以下。
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低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红在中国重庆汽车论坛上指出,合资汽车企业落后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没有上升。
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连续两年翻了一番。
中国已连续八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最大的市场。据中国汽车协会统计,2022年国产汽车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5.6%。比亚迪基本上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在吉利、长安、奇瑞等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中的渗透率也很高。而国内合资品牌,在销车型仍以燃油车为主,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普遍较低。一些合资汽车公司推出的新能源车型在中国的销量并不理想。
北京现代韩国总经理吴益军认为,合资汽车公司在了解中国市场和预测市场需求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错误,需要反思。
长期在合资企业工作的北京现代执行副总经理吴周涛表示,过去,合资企业将全球品牌和技术带到中国。现在,中国在电气化和智能化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下一步可能是中国引领世界。合资汽车公司必须赶上电气化和智能化。
下一步,为了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所有的产品布局都是全球化的。这是从北京现代的角度做好合资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车展惊醒了跨国汽车公司的高管
目前,国内合资汽车企业的新车型研发主要在国外母公司进行。其中一些车型专门改善了中国市场的适应性。
受疫情影响,在过去的几年里,跨国汽车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和R&D人员无法来中国进行实地考察和交流。北京现代总经理吴一军在媒体交流会上表示,过去三年对我们来说非常痛苦。由于疫情的影响,韩国高管和R&D人员无法访问中国,对中国市场有全面的了解,严重影响了中国市场的应对措施。
今年4月的上海国际车展是疫情控制措施放开后的第一个大型国际车展。大量外国跨国汽车公司的高管和技术人员络绎不绝地赶到上海。他们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巨大发展感到惊讶。没想到短短几年,中国汽车企业就取得了这么大的进步。
吴一军告诉中国媒体,现代汽车集团带领100多人参观了上海车展,并对中国市场有了全面和深入的了解。现代汽车集团的南阳研究所也在对中国车型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析和研究。
上海车展让许多跨国汽车公司的高管不仅看到了中国独立品牌汽车的进步,也看到了自己的缺点。许多外国汽车公司调整了对中国的发展战略,增加了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投资,不愿落后于中国不断扩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吴周涛表示,为期三年的疫情推迟了合资企业向智能化、电气化方向发展的步伐。由于疫情导致中外交流减少,中国市场变化,消费者对智能化、电气化的需求并没有真正体现在企业的经营决策上。
吴周涛认为,现代汽车在全球电气化领域具有优势,仅次于特斯拉。在三电技术方面,电池、电气控制、电机和产品性能开发都做得很好。 下一步合作的方向是双方强力合作,利用优势进行合作。这些产品是真正符合中国市场、国际技术和质量标准的电动汽车。(已完成时间)
原创文章,作者:一锤定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212395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