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xabay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独立汽车公司的成就也令人满意。但在这种繁荣的外表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魔法”,是一个巨大的补贴支持汽车公司相当可观的利润。
《车圈能见度》指出,近日,东风汽车、北汽蓝谷、北汽福田、亚星客车等一些上市汽车企业相继发布政府补贴公告。
其中,东风汽车6月13日宣布,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公司先后收到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拨付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9.48亿元;同日,北汽蓝谷宣布,子公司近日收到北京市财政局拨付的2021年及上一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9567万元。
更夸张的是比亚迪。6月初,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网站公布了比亚迪2020-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清算初审结果,共计66.66亿元。
不可否认,补贴、免征购置税等一系列政策成功地使新能源汽车“流行”,但也成为许多汽车公司利润的支柱,使他们遭受了补贴的“依赖”。现在“国家补贴”已经退出,“土地补贴”开始接力,回顾过去,有多少汽车公司依靠补贴生活?
1
真赚还是假赚?
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始于2010年。当年6月,财政部首次发布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贴管理暂行办法》;2013年,四部委正式发布《关于继续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通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式进入补贴时代。
正是从那时起,汽车公司抢占了新能源汽车轨道。然而,补贴有优缺点,早期欺诈混乱不断暴露,现在许多汽车公司也盲目依赖补贴。
《车圈能见度》整理了部分车企2022年年报,发现部分车企在取消政府补贴和新能源补贴后利润大大降低。
在传统汽车公司中,我们首先关注的是比亚迪在新能源方面做得最好。2022年,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4240.61亿元,同比增长96.2%;净利润166.22亿元,同比增长445.9%。
但比亚迪当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贴17.1亿元,不包括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贴。年报还显示,公司2022年新能源补贴总收入104.38亿元,占利润的60%以上。
2022年上汽集团收入7209.88亿元,同比下降5.12%;净利润161.18亿元,同比下降34.30%。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贴36.59亿元;新能源乘用车补贴21.56亿元,新能源商用车补贴2.87亿元。
2022年,长城汽车收入1373.4亿元,同比增长0.69%;净利润82.66亿元,同比增长22.9%。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贴18.15亿元;新能源汽车补贴10.75亿元。
2022年,东风集团年销售收入达到926.63亿元,股东应占溢利102.65亿元,均低于去年。当年计入其他收入的政府补贴和补贴为9.6亿元。
根据广汽集团2022年度业绩报告,公司年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报告期内,总收入5146.05亿元,同比增长19.74%;合并口径营业总收入约1100.06亿元,同比增长约45.36%;净利润约80.68亿元,同比增长约10.00%。政府补贴计入当期损益10.11亿元;新能源汽车补贴31.59亿元。
江铃汽车去年的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01亿元和9.15亿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贴9.43亿元;新能源汽车补贴1.05亿元。
2022年主要上市车企补贴情况
从统计来看,除了江铃汽车等个别案例外,虽然传统大型制造商获得了大量的补贴,但利润仍然相当可观,他们自己的造血能力毫无疑问。另一方面,一些新力量,或依靠新力量OEM汽车公司,即使有补贴,仍在亏损的“漩涡”中挣扎。
2022年,蔚来、小鹏、理想、零跑分别以亏损144.37亿元、91.4亿元、20.3亿元、51.09亿元的成绩结束,赛力斯、北汽蓝谷、海马也各有各的亏损。
可以依靠补贴来刺激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但汽车公司不能挂在补贴的“一棵树”上。
2
“国补”退出前路艰难?
“国家补贴”已经离开了时间表。自今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正式退出,但部分尚未清算。
比如最近备受关注的比亚迪申请了巨额补贴。根据西安市工信局网站公示的信息,比亚迪正在申请清算2020-2022年符合申报要求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因为涉及80.68万辆车,累计金额66.66亿元,数量巨大,令人震惊。
为什么西安宣传,一些媒体“浩京笔记”向相关部门核实,补贴仍来自国家,只是因为比亚迪提交的汽车是西安生产的,汽车公司将进行本地化申报。
那么,在“国家补贴”退出后,新能源汽车公司将如何前进呢?最初,我认为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成本将会增加。出乎意料的是,在特斯拉年初大幅降价的影响下,近几个月出现了一场“价格战”。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接管了“国家补贴”,许多地方出台了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释放了汽车消费的潜力。
除了直接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鼓励企业开展汽车展览活动,开展农村新能源汽车活动,引入有针对性的替代补贴,还不断优化汽车消费环境,包括给予新能源汽车交通限制、许可证指标、停车费限制、促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支持。
3月,东风汽车获得巨额地方补贴和降价,在全国引起轰动。当时,湖北省联合汽车公司推出了政府和企业的汽车购买补贴。东风系统参加了活动,包括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东风风神等。补贴从5000元到9万元不等。
既然有其他补贴,就应该用在该用的地方。我们必须比较汽车公司的研发和销售费用。
比亚迪今年一季度的研发费用为62.38亿元,扩大市场的销售成本为46.48亿元;上汽集团分别为38.13亿元和57.8亿元;长城汽车15.34亿元和14.54亿元;长安汽车13.62亿元和16.06亿元;广汽集团3.97亿元和10.65亿元;江淮汽车3.7亿元和3.38亿元;赛力斯3.46亿元和7.68亿元…
总的来说,传统上市车企在研发上还是很卷的,但大部分都是在引导和激励市场上花费比研发费用多。
看看新的力量。今年第一季度,蔚来、小鹏、理想、零跑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0.76亿元、13亿元、18.5亿元、4.12亿元,也愿意花钱。
可以说,目前国内独立汽车公司基本上还没有躺在补贴上。但在竞争加剧和“价格战”的影响下,没有舒适区。第一季度,除了比亚迪和长安汽车外,包括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和长城汽车在内的许多领先汽车公司的利润也同比下降。
2023年将是汽车公司的“渡劫之年”,接下来要为长期的艰苦生活做好准备。
作者|刘媛媛
来源|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
原创文章,作者:车圈能见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162194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