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调整较大,与宁德时代第一权重股调整有关

评估一周车股,查百态车市。

“a股三大股指向上波动,全线飘红。”

昨天下午3点,《股市每日收评》的消息准时推到手机上。真的很好!的确,投资者已经很久没有看到a股有这么激动人心的时刻了。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盘0.55%,本周连续三次上涨;深证成指收盘0.66%,创业板指数收盘0.90%。沪深全天营业额9897亿元,北行净资本净买入27.14亿元。

然而,对于本周的市场趋势,分析师认为市场仍处于低冲击水平。由于结构化差异,代表中小市值的中国证券交易所1000指数和以新能源为主的创业板指数表现非常弱。

创业板调整较大,与宁德时代第一权重股调整有关

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的CPI和PPI数据仍不乐观,表明工业产品和消费相对低迷,这可能是近期股市持续疲软的根本原因之一。经济走出困境,更多地反映了曲折的特征。

“复苏的方向是明确的,市场估值仍然很低,对利多因素不敏感,包括更悲观的因素。事实上,在周五出台不理想的经济数据后,市场已经走出了底部反弹,这意味着有利于落地。中长期配置时间窗口是市场的低位重复。在方向上,首先可以关注政策鼓励和行业趋势明确的人工智能方向;其次,关注估值低、股息好的防御品种;此外,我们可以关注周期低的大型金融和房地产,包括良好的安全边际,受益于部分品种的复苏。”

龙英富泽资产总经理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本周市场波动,因为在经济复苏预期略有放缓的背景下,市场需要通过冲击积累能量来等待进一步的积极因素。创业板调整较大,与宁德时代第一权重股调整有关。

创业板调整较大,与宁德时代第一权重股调整有关

6月8日,摩根士丹利最近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将全球电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的评级从“平配”下调至“低配”。消息传出后,立即引发市场震荡。宁德时代股价7日交易一度跌破6%以上,总市值甚至跌破9000亿元。

摩根士丹利的主要观点是,电池产能过剩和激烈的价格战风险给宁德时代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摩根士丹利的看跌态度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20年11月,摩根士丹利就将宁德时代的股票评级从“超配”下调至“平配”,2021年5月,他们再次将评级降至“低配置”,并将目标价定为251元,相当于当时宁德时代股价的六折。

摩根士丹利指出,电池产能过剩和激烈的价格战风险是他们看跌宁德时代的主要原因。此外,关于宁德时代与特斯拉北美供应链合作的谣言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的担忧。

创业板调整较大,与宁德时代第一权重股调整有关

面对不断下调的评级和投资者的担忧,宁德时代6月5日在互动平台上回应说,与特斯拉的合作关系没有改变。

在摩根士丹利发布看跌研究报告之前,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链经历了持续调整。这次大幅下跌不仅可以被视为看跌报告引起的连锁反应,也可能是短期调整。在特定条件下,看跌报告确实会对个股产生一定的情绪影响,但更多的是企业自身的发展决定了其趋势。

上周“宁王”a股的电池板块也因大幅下跌而崩溃。

6月7日,东方财富数据显示,宁组合、刀片电池、固态电池、麒麟电池、电池等板块跌幅居前,亿纬锂能、阳光电源、杭科技、嘉元科技、福斯特、德信科技、星源材料、当升科技等均大幅下跌。

但值得一提的是,6月9日,在积极刺激下,汽车产业链个股开盘走强,中通客车、超达装备、英利汽车、浙江世宝等多股涨停。

好消息来源于商务部网站6月8日消息,商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汽车消费促进活动的通知”,根据通知,为了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今年6月至12月,“2023消费提振年”商务部将组织开展汽车消费促进活动。

根据通知,各地要充分发挥百个城市的带动作用,重点关注新车销售、二手车交易、报废更新、旧换“新”(新能源汽车)、汽车售后市场等内容,因地制宜打造一系列汽车展销活动,继续“拉动增量,盘活存量,带动相关性”,全链条全过程促进汽车消费。

创业板调整较大,与宁德时代第一权重股调整有关

此外,通知强调,要加强对购车优惠政策的支持,加强活动资金和场地的保障,协调推进地方和企业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支持汽车消费,充分发挥地方财政资金的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出台汽车信贷金融支持措施。

事实上,国务院最近召开了执行会议,提出继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建立高质量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随着财政补贴的全面下降,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全面市场化发展时期,尽快明确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有利于稳定企业和消费者的预期,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永伟说。

该政策能否推动汽车产业链全面反弹,也将在下一段时间内备受关注。

根据目前的数据,在市场持续复苏的情况下,今年5月狭义上乘用车累计零售额已达763.2万辆,同比增长4.2%,累计零售额已超过去年同期。可以说,5月份的强劲增长一举扭转了乘用车市场零售增长的压力。

今年年初,汽车市场价格战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在5月份逐渐消退。然而,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价格战导致了市场价格的混乱,消费者仍然持有货币购买现象。

然而,随着大量新产品和低成本新车型的上市,消费者对购车的需求得到了释放。综合因素下,5月份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今年以来的最高点。同时,在去年同期市场低基数的作用下,今年5月实现了28.6%的同比高增长。

汽车市场回稳背后,“新能源车”和“出口”两大板块功不可没。

创业板调整较大,与宁德时代第一权重股调整有关

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为242.1万辆,同比增长41.1%。随着销量的增长,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也进一步提高。数据显示,今年5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到33.3%,同比增长6.7个百分点。

不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上升,乘用车出口也带动了汽车市场的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乘用车出口量为138.1万辆,同比增长102%。

在乘用车出口总体增长的情况下,新能源乘用车出口也进一步增加。

数据显示,今年5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9.2万辆,同比增长135.7%,环比增长1.2%,占乘用车出口量的30.5%。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新能源乘用车出口的92.6%,A0 A00级纯电动汽车出口占新能源乘用车出口的50%。

创业板调整较大,与宁德时代第一权重股调整有关

乘联表示:“随着我国新能源的规模优势和市场扩张需求,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新能源产品品牌出国,海外认可度不断提高,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仍在改善。”

乘客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说:“独立品牌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和出口市场大幅增长,传统汽车企业转型升级表现优异,比亚迪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传统汽车企业的品牌份额大幅增长。”

光大证券指出,行业呈现稳定复苏趋势,但市场竞争依然激烈。建议关注板块稳定复苏带来的结构性机遇。对2023年车型改进周期强、用户画像差异化定位竞争的新势力车企持乐观态度 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强 自主新能源汽车企业销量和业绩兑现能力强,市场份额上升/新定点释放 年降消化能力强 业务多样化的零部件公司。 

华安证券认为,随着汽车消费政策的升温,行业繁荣正在加速恢复。随后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细则,将有效推动新能源汽车销售,迎来行业上升周期。

原创文章,作者:BusinessCar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12189310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