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品牌的向上势头,国内汽车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闹场面。然而,在各种喊叫声中,最受欢迎的车型实际上是15万元左右。从比亚迪占据新能源第一手的销售数据中可以看出这一点。因此,在这个最内卷的价格范围内,各行各业的主流中国品牌也是你方战罢我。除了比亚迪的身份优势外,吉利、哈弗等传统一线中国品牌也发起了新一轮进攻。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一系列新动作会带来什么影响,通过实际探店来观察。是否可以改变“旧格局”呢?
探店比亚迪/吉利/哈弗,新车销量不是问题吗?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目前的销售老板比亚迪。在推出“冠军版”经过战略,比亚迪至少巩固了战绩,甚至进一步扩大了战绩。上个月底(5月),比亚迪在15万元的价格范围内带来了宋Pro DM-i冠军版车型。从探店的情况来看,即使是工作日刚开始营业的时候,比亚迪店的到店情况也相当可观。在20分钟左右的探店过程中,至少有5-6批客户,不包括试驾。因此,员工主要针对精准客户,即早期有线沟通或意向强烈的客户。从观察的角度来看,店内以宋Pro为主 DM-i冠军版和汉DM-i冠军版的关注度相对较高。
然后我们把视线拉回上市不久的宋Pro DM-i冠军版。虽然新车入门版的纯电动续航里程已经提高到71公里。但无论是消费者还是汽车公司本身,对低续航版的热情都不高。据了解,在配置基本一致的情况下,110km续航版只比71km续航版贵7000元左右。再加上对长续航体验的憧憬,消费者更愿意直接从指导价14.98万元开始“110KM超越型”开始入手。比亚迪的态度也可以从现在的汽车情况中看出,因为标准续航版本基本上没有现在的汽车,预订的提车周期甚至高达2个月左右。长续航版本可以有现有的车,但配色基本上围绕着白色和灰色。在优惠政策部分,只有顶级车型才能提供充电桩(选择需要额外支付2000元),同一品牌替换可以提供5000元补贴(非同一品牌减半)。同时,本月当地还有购车补贴。但需要在月底前交车才能获得。
从之前的了解也可以发现,比亚迪的势头还是很猛的。所以几乎和宋Pro在一起 DM-i冠军版前后脚上市的吉利银河L7是什么情况?首先,略显“不公平”吉利银河展览店刚刚开业。在附近各种4S店面前,店面的区位条件并不显眼。不过,虽然是新店,但背后的金主还是当地长期经营吉利品牌的老集团。因此,后期引流和配套磨合水平应该不是问题。作为一家展示店,很明显以售前服务为主。甚至整套订单的操作都是在线的,整套玩法在传统汽车企业中相当接近新的力量风格。至于售后部分,现阶段可以无缝对接到吉利渠道。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吉利银河L7。与宋Pro DM-i冠军版,低续航版银河L7“并不受待见”。吉利银河本身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结合店内车辆配额,低续航版车型配额仅为个位数。店内展车也以顶配和次顶配为主,试驾也是次顶配,但上牌工作尚未完成。相应地,目前还没有进入统一的交付阶段。负责接待的单个销售本身已经有20多个订单。一般来说,单个车型的月订单量应该超过100个,这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概率时间。结合以往对现有汽车配额的准备,吉利银河L7开启交付流程后,主要车型应能够实现现有汽车销售。如果当月的现有汽车配额没有相应的选择,那么在一个月内交付现有汽车的可能性也很大。
从探索吉利银河L7的商店可以发现,吉利开辟的新战场至少已经开始显示其潜力。所以被形容为正在“倒退”长城汽车的情况如何?事实上,哈弗枭龙MAX是这三款车型中最早上市的一款。但从个人探店的情况来看,店里的C位甚至不是它,而是哈弗的第二代大狗。当然,这两款车都是插混版放在店里的。至于枭龙MAX,虽然没有所谓的低续航版,但目前的车型仍然局限于中高端车型。相应地,充电桩只在中高配置上赠送。
那么为什么哈弗二代大狗继续占据店里的C位呢?影响销售的因素可能很重要。据了解,上个月该店哈弗二代大狗的销量接近三位数。当然,这是油车和插混的共同销量。但据了解,插混的比例甚至更高。而且,结合之前对其他本地哈弗经销商的了解,单店整体销量为200 ,是比较可信的基本盘。在此基础上,哈弗H6的老销量不容忽视。从这个推断,在一定条件下,哈弗二代大狗可能已经接近哈弗H6了“对半分”的效果。而且,这种效果不是优惠带来的。在上市近4个月的情况下,哈弗第二代大狗插混的先进折扣只有1000元,完全超过了无聊的水平。结合这一点,骁龙MAX虽然是新车,但确实不足以压过目前二代大狗的势头。
新车都在吃增量,那么吃的股票是谁呢?
从比亚迪、吉利、哈弗三款新车的探店情况来看。虽然吉利银河和哈弗骁龙表面上处于同一价格区间,但它们有一种比亚迪处于领先地位的势头。但是在新车甚至各品牌新能源市场的新战略都在吃增量的情况下,那么吃的股票是谁呢?结合今年一季度国内SUV市场销量,除特斯拉Model外,前十大产品中 Y这个外资品牌的身影,合资品牌的老熟人只剩下本田CR-V一根独苗。所以答案其实很清楚,合资SUV越来越难做了。
难不代表就不做。现实没有影视剧反复无常,但代价是什么?对于合资燃油SUV来说,其价格体系崩盘是肉眼可见的。其中,大众、丰田等传统国内一线合资品牌仍处于优惠阶段。但二线合资品牌已经等不及了,甚至干脆选择明确。比如刚上市的马自达CX-50行也是一款轴距超过2.8米的合资SUV,指导价格从15万元开始,刷新了认知。
混合动力领域也在发生变化。以日产奇骏e-POWER为例(我们不讨论e-POWER如何划分技术身份),暂时以四轮驱动身份出道,价格基本实现。“油电倒挂”。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大胆猜测,奇骏e-POWER在提供两轮驱动车型的情况下,完全有潜力接近15万元的价格范围。
为什么要用这两个板块来料,因为它们在消费者心中都有固有的认知。也就是说,合资燃油紧凑型SUV基本上围绕着20万元的价格范围,在此基础上,相应的混合动力车型一般会增加1-2万元“护城河”。然而,这些固有的认知正在发生变化,因为它们无法保持基本的销量。甚至有些品牌也会出现“掀桌子”的动作。但到这里就结束了吗?还没有,因为新能源汽车,更多“乱弹琴”。
由于包括合资品牌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在消费者心目中还没有建立起堪比燃油时代的认知结构。能参考锚定效应的品牌很少,无非是比亚迪、特斯拉等。在此基础上,让合资品牌跑掉“攀”特斯拉的价格体系有点不切实际。下行趋近于卷入15万元的市场竞争,可能是更现实的选择。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丰田BZ3定位为中型车,指导价在16万元范围内。
为什么反复强调15万元的汽车市场?让我们更进一步关注中国汽车市场,它仍处于整体股票阶段,可以立即刺激更多的人选择消费汽车产品的价格。这就是为什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表示要继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原因之一。作为一个充分的竞争,它也是目前主要增量来源的15万元级汽车市场。此时选择卡住扶持政策,无疑会导致已经呈现出的火爆势头降温。对于现阶段需要刺激的国内汽车市场来说,很难说促进作用。
巧合的是,美国最近开始增加对特斯拉的补贴 例如,最高或可获得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以加州的情况为参考,还可获得另外7500美元的退税额度(有收入要求)。总的来说,美国市场的特斯拉Model 3.价格可降至近2.5万美元(相当于18万元左右)。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各种补贴政策实际上已经越过了最高点。与大洋彼岸相比,绝对属于走在世界前列的状态。因此,在建立新格局的情况下,现阶段不是选择“掉链子”的时候。
作者丨阮嵩
原创文章,作者:路咖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121192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