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22日,福特汽车举办了“资本市场日”活动,公司高管详细介绍了Ford 发展战略的最新进展包括三个全球业务部门的关键绩效指标和(Ford Blue、Ford Model e、Ford Pro)财务目标和展望。
其中,Ford Model e是电动汽车业务部。对于电动汽车业务,福特的目标是到2026年,电动汽车部门的税前利润率达到8%,电动汽车产量达到200万辆。
福特还公布了三项电池原材料采购协议,以加快目标的实现。
正极材料“扫货”
具体来说,福特和加拿大Nemaska Lithium达成长期协议,每年向福特提供多达1.3万吨氢氧化锂,持续11年。
与美国雅保(Albemarle)为福特提供超过10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达成5年协议。
私营企业Energysource Minerals将在加州帝王谷达成供应协议(Imperial Valley)该工厂预计将于2025年向福特提供氢氧化锂。
此外,矿物制造商Compasss Minerals还宣布与福特签署多年约束协议,为福特提供最多40%的新项目电池级碳酸锂,位于犹他州北部奥格登市(Ogden)。
众所周知,锂电池的四种核心原料主要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质,其中正极材料是最关键的,成本占40%。福特加快了“锁定订单”正极材料的供应。一方面,核心原材料的成本控制是基于自身的生产能力和战略需求;另一方面,它反映了下游原始设备制造商对确保上游供应链稳定的渴望。
全面控制原材料
福特在2021年底公开表示,目标是到2030年在全球建立240GWh的生产能力。
2022年,福特加快推荐电力电池产能供应和建设。同年7月,福特发布了新的电力电池产能计划,将通过新的磷酸铁锂电池计划和锁定相关原材料供应,实现60GWh电力电池年产能,确保公司2023年60万辆电动汽车的年产能目标。
不难看出,福特的动力电池产能规划清晰明确,原材料路径基本确立。此外,福特还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不断控制全球关键原材料的供应。
福特在发布电力电池新产能计划的同日,宣布已与华友钴业、淡水谷、必和必拓等企业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确保2026年前后镍材料供应。
淡水谷印尼公司和华友钴业:福特与华友钴业和淡水谷印尼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规划和建设高压酸浸泡法项目。项目建成后,华友钴业将每年向福特提供约8.4万吨镍等量的材料和产品。今年3月,三方达成最终协议,将在印尼矿区投资45亿美元的镍加工项目。
必和必拓:位于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Nickel West镍矿最早将于2025年开始供应福特,该协议还将包括其他相关产品的供应。
同年10月,福特与浦项化学公司签署了价值数十万亿韩元的正极材料订单,后者将是福特和SK Blueen电池合资公司 Oval SK供货。
此外,福特已经签订了多份锂供应合同。包括与Liontown Resources就澳大利亚西部的锂精矿供应达成协议,并与Rio Tinto签署了一份非约束谅解备忘录,探索阿根廷Rincon项目的锂矿包销。
在北美市场,福特也在继续推进关键原材料的本地化加工,与EcoPro合作 BM和SK On在北美电池负极材料厂签署意向书;与ioner就碳酸锂包销达成协议,Rhyoliteer位于美国内华达州 Ridge锂矿将为福特提供服务;与Compasss Minerals签署了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将为福特提供氢氧化锂和碳酸锂;与Syrah一起 Resources和SK On签署了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以确保天然石墨供应。
现在,不仅宣布了最新的三笔电池原材料采购协议,还与Compasss合作 Minerals也取得了新的确定性进展,福特原材料护城河将进一步巩固和加固。
总结
原材料是限制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的瓶颈之一。自2021年以来,广汽、威来、上汽等汽车厂加快了上游原材料的部署,加强了上游供应链的自主权,实现了准确的成本控制,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今年1月至2月,通用汽车在美国和中国分别达成了锂矿投资协议和锂材料生产基地协议。
5月10日,特斯拉位于德克萨斯州科珀斯克里斯蒂的锂精炼厂正式破土动工。锂精炼厂投资3.75亿美元,目标是明年完成建设,大约一年后全面生产,每年生产至少100万辆氢氧化锂。
汽车制造商不断探索电池供应链的布局,但总体基调仍与材料企业或电池企业合作。这也是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的主流合作模式,正在形成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合作关系。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锂电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5/291188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