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海南报道从民生角度看车市/左右观车——
曾经是家电知名品牌的创维,跨境汽车出乎意料。据官方称,创维汽车凭借“创维赋权的跨境优势”,在新能源领域应该像家电一样蓬勃发展。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先看销量。
数据显示,创维今年4月共交付1226辆,其中海外出口量为578辆,国内销量仅为648辆,未通过“千关”。这种交付水平真的有点差。
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创维汽车共交付3946辆,平均月销量仅1315辆。这样,创维汽车创始人黄宏生提出的“创维汽车今年的销售目标将挑战4万辆”是否计划失败?“创维品牌授权”到目前为止还不起作用?
同样在4月,许多新力量交付的数据远远高于创维汽车。比如4月份理想销量25681辆,哪吒11080辆,零跑8726辆,小鹏7079辆,蔚来6658辆。
与销售数据相比,创维汽车确实不如很多。它仍然需要沉下心来制造汽车,而不是冲动,或者仅仅依靠创始人的感受来授权所谓的家电品牌。在制造汽车的道路上似乎很难工作。
其实新势力造车有一个探索的过程,有的进入角色快,有的不一定。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创维汽车总结和反思。
目前只有两款创维汽车在售,一款是创维EV6,纯电中型SUV,售价区间为16.28万-28.08万元;
另一个是创维HT-i,中型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售价14.68万-24.28万元。
今年3月,全国掀起了一波降价浪潮。许多同期推出的新车通过增加和降价来吸引市场的注意力。显然,这是一种非常“老式”的做法。4月,创维EV6 2023款410精英版新车上市。虽然配置有所改善,但价格也上涨到了20.98万元。作为国产品牌,这样的定价不仅贵,而且放在市场上比较同级车,没有优势。
想象一下,如果创维汽车改变思维,创维EV6 2023款410精英版作为主要车型,通过增配降价,发布一轮宣传攻势。4月份的销量不会低到1226辆吗?
事实上,当创维汽车在大环境中不能以高价出售汽车,只能以低价出售汽车时,最终选择新车上市而不降价的所谓策略显然是不可行的。它不仅不能增加销量,而且不能增加收入。因此,后期的发展将埋下隐患。
创维汽车还需要做很多功课,而稍有不慎,陆续倒下的新势力汽车品牌可能就是创维汽车的明天。
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车?这是汽车制造商必须理解的,而不仅仅是制造商创造的一两个概念。在这方面,创维汽车的EV6、 HT-我曾经输出过“健康”作为功能卖点,但我不知道消费者不买。他们不想让你做卖点和噱头,而是一个令人放心的好产品。
在今年年初的一次安全碰撞测试中,创维汽车EV6的最终综合得分率为39.9%,仅获得“一星”成绩,并将不合格成绩单交给市场。媒体指出,一款价格超过20万元的中型SUV,其安全性能堪比“老人乐”。这个结果怎么能不让人惊讶呢?用户怎么能不失望呢?
此外,在汽车投诉平台质量网络上,一些车主对“创维EV6车辆未安装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在投诉中表示:“车辆于2022年11月25日购买,发现自适应巡航、车道维护、车道偏离预警、交通标志识别等车辆功能不能使用。经车辆售后部门检查,发现车辆出厂时未安装mm波雷达和摄像头,导致车辆多项功能无法正常使用,车辆描述和配置与实际车辆质量严重不符。”
所以我们要问:是质量控制导致忘记安装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吗?创维汽车应该如何解决消费者遇到的问题?
针对创维HT-i汽车黑屏问题,一些车主在汽车质量网络上抱怨说:“导航屏幕黑屏还没有解决,视频已经上传,汽车屏幕完全黑屏。导航完全不能使用,什么也看不见,仪表板很亮,但汽车屏幕是黑色的,我希望制造商能尽快给出一个解决方案。”
创维汽车暴露的问题包括致命的“一星”安全碰撞测试失败,以及车主在使用汽车时遇到的“黑屏”、“宣传与事实不一致”等问题提醒创维汽车,造车不是小事。只有产品优秀,才能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销量才能走出低谷。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原创文章,作者:左右观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5/051979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