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贾乐乐, 编辑: 嘉辛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新产品、新技术、新战略、新体验率先登台。宝马、大众、奔驰等外国品牌加入了新能源战场,龙头汽车企业孵化的新能源品牌也展现出了锋芒,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作为第一家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北汽蓝谷在本次车展上带来了三款新车:极狐阿尔法S森林版、阿尔法T森林版和极狐考拉。
极狐是北汽蓝谷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在智能浪潮中,集高级智能驾驶和鸿蒙智能驾驶舱于一体,新车型也带来了“森林氧吧,母婴座舱”等亮点。
在年初的广州车展上,极狐站台设置了技术展区,“全天候电池组”和“全场景充电技术”,展示了三电和充电服务的质量。
新车型和技术升级都离不开两个字,创新。
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资本是创新实施的保证。4月22日,北汽蓝谷宣布,中国证监会同意批准固定增长,固定增长将筹集80亿元。
左手重磅车型相继推出,右手募资成功加码创新,能否为北汽蓝谷开辟新局面?
一、黎明初现
过去的2022年是北汽蓝谷攻防转型的一年。经过两年的休眠,它开始积极主动地融入新能源汽车的激烈战斗。
就结果而言,北汽蓝谷和许多新能源玩家一样,还没有走出亏损的泥潭。
2022年,北汽蓝谷亏损主要有两个原因: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动力电池等部件成本上升,挤压公司利润率;公司产品销售仍处于快速增长期,规模效应不够明显。
第一个原因是普遍性。2022年,整个新能源行业都经历了芯片短缺和昂贵的电池。规模效应的发挥需要达到一定的销量。
至于销量,北汽蓝谷的汽车口碑与销量不相称,也是业内对极狐品牌的普遍评价。
例如,在智能方面,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的智能仍然局限于高速公路、停车等场景,很少有汽车能够赢得城市通勤等复杂的道路条件。
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于2022年亮相,是全球首款支持城市道路高级智能驾驶的量产车,可覆盖城市、高速等详细场景,提供点对点通行。
极狐凭借其卓越的智能水平,在国内外获得了20多个奖项,包括“最佳智驾奖”“年度智驾新车”“年度智能车”等重量级奖项。
另一个例子是,新能源汽车渗透性提高的一个重要阻力是耐久性。极狐的耐久性是值得的。专业测试显示,极狐阿尔法S的最大耐久性可达708公里。极狐推出“全天候电池组”以及“全场景充电技术”,主要是安全、速充。
从销量来看,2022年极狐汽车的销量比月销量超过1万辆的汽车公司小,但增速更快。144%的销量增长超过了市场,超过了20万辆—价格区间35万,市场份额从2019年0.9%增加到2022年1.3%,排名也从第八名增加到第七名。
2022年,整个北汽蓝谷的汽车销量几乎翻了一番,距离更充分释放规模效应更近了一步。
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充满了对退补、特斯拉价格屠刀影响自身销量的不安,降价、变相降价的汽车企业并不少。
未加入战争的极狐在3月份创下销量新高,同比增长200%以上,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上排名第14位。
这意味着极狐品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结合新产品在车展上的出现,北汽蓝谷在销售和收入方面呈现出良好的边际趋势。
另一方面,自去年11月以来,动力电池碳酸锂的重要原材料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对汽车企业利润的负面影响将减少,叠加销售成交量摊销固定成本,促进利润,总体而言,北汽蓝谷在规模和利润方面已达到重要节点。
收入能否加速增长,利润率能否提高,也取决于北汽蓝谷能否将产品优势转化为销售优势。
二、破局:需要更主动出击
关于销售优势,北汽蓝谷在2023年特别重视,设定的年度首要任务是成交量。北汽蓝谷围绕成交量目标,提出了提能强网两个思路。
著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的汽车行业合作伙伴认为,优势汽车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可分为产品实力、渠道实力和用户运营能力三种力量。
这就是北汽蓝谷提能强网的原因“三力”上做加法。
其中,能源提升的重点是产品突破,即增强产品实力。真正好的产品不是堆料,也不能闭门造车,需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正如罗兰贝格的合作伙伴所说,它创造了符合市场和消费者需求趋势的创新产品。
北汽蓝谷提能的思路分为纵向和横向。
从水平上看,北汽蓝谷丰富了产品矩阵,覆盖了更广泛的产品。除了已经出现的车型外,它还将为主流A级纯电动SUV市场推出新产品,并探索主流市场和价格范围。
纵向而言,每辆车都需要区分价格和定位,以覆盖更准确的人。
例如,极狐考拉主要针对母婴市场,致力于解决母婴圈母亲的出行问题。考拉注意到了母婴出行的便利性、安全性和外观。极狐考拉提供儿童座椅旋转迎宾功能。当母亲抱着婴儿靠近车门时,侧滑门会自动打开,儿童座椅会自动旋转,方便母亲抱着孩子坐下。
该技术由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发,考拉还引进了除醛晶体和吸附降解材料,使驾驶舱的空气质量远高于行业。
<p data-track="80" data-mce-fragment="1" style="text-indent: 2em; font-weight: 400; padding: 0px; width: 100%;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只有将技术与场景深度结合起来,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极狐考拉的产品亮点是通过更贴近用户使用场景开发出来的,背后是北汽蓝谷场景化造车的理念。
为了满足消费者更精细、更个性化的需求,2022年,北汽蓝谷建立了商品创意中心,洞察用户需求,从用户出发,反向定义产品,为提高用户运营能力奠定了基础。
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定义能力,也是整个行业的进步。
北汽蓝谷强网是大学渠道组合的布局,符合用户交互和体验习惯,提高渠道能力和服务能力。
截至3月底,极狐汽车已建成100个授权服务中心,覆盖全国70个城市;31个极狐专属补能站覆盖320个 由45万个城市合作充电桩组成的补能网络已正式投入运营;
在渠道建设方面,截至2023年3月,极狐汽车已开设运营店188家,计划2023年从现有188家增加到279家,直营店计划增加到33家,2025年覆盖100家 城市、380 家庭网点营销服务网络规模。
另一方面,北汽蓝谷与华为的合作将转变为更深入的智能选择模式,这意味着北汽蓝谷可以充分利用华为的终端销售网络,与用户有更广泛的联系。
特别是对于高端车型,无论消费者有多富有,他们都不会像购买手机那样下订单。他们会选择在做出决定之前亲身体验。这种消费习惯决定了销售增长可以通过增加线下网点来推动。
从叫好不叫座到叫好不叫座,北汽蓝谷已经有了行动指南,现在就看怎么落地了。
三、80亿,能解决什么问题?
固定增资的投资是围绕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包括滑板平台开发项目、汽车产品升级开发项目、研发和核心能力建设项目,其余资金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技术升级的目的一般有两个:
1、通过创新,加强产品的竞争力,让产品有更好的体验。例如,上述现场汽车制造需求、如何设计儿童安全座椅、如何开发除醛除苯材料等。产品是实现品牌溢价的信心。
2、在相同的技术或相同的经验下,技术升级有助于降低成本。
北汽蓝谷的投资项目也可以通过这两条路径改善收入端和利润端。
目前,智能汽车的发展趋势是从同质化向个性化转变。这就要求汽车公司具备多元化需求的产品开发能力。
北汽蓝谷将在面向场景化产品的滑板平台开发项目中分别开发上下车身。
下车身开发包括悬架、转向、电池组、驱动等部件。一般来说,技术变量小,迭代慢,就像房子的硬安装一样,主要是性能好。下车身统一开发,可多次重复使用。
车身是用户可以清楚地感知变化的部分,如车型、内外装饰等,迭代快,个性化要求相对较高,更像软装饰,更注重用户的审美和使用体验。
分别开发上下车身,未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用车身“搭积木”开发产品的方式。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定制和选择多个模块来把握个性化消费的趋势,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节省投资,减少研发成本,缩短周期,收集订单,形成收集和收集的优势。
特斯拉的综合压铸是通过积木生产汽车的成功实践。
汽车产品升级开发项目包括四种产品升级,概念仍基于更细分的场景需求,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在此前提下,北汽蓝谷最大限度地统一平台、动力总成和关键部件,集中采购和生产,有利于提高开发质量,控制成本。
可以看出,上述两个项目将通过影响汽车的销售、溢价能力和成本,有利于北汽蓝谷的运营成果。
前提是筹资项目能达到预期效果。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给北汽蓝谷一些信任。
首先,北汽蓝谷始终重视技术积累,在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三电系统“极锋”电机为承接更先进的智能驾驶系统和智能驾驶舱系统提供了IMC架构、欧美发达国家反向输出技术平台BE21等保障。
其次,研发和核心能力建设项目投资13.8亿元,包括三电技术能力提升和智能网络技术能力提升。
北汽蓝谷在R&D的投入和实力是战略落地的保证;定增募集的80亿元达到“上量”保证目标。
补充营运资金也可以改善北汽蓝谷的资本结构,减轻财务负担,以更健康的状态迎接新时代产业的挑战。
四、结语
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逻辑是“碳中和”在需求端的刺激下,需求端爆发,供给端也在竞争数量。
对数量的过度追求,对于一个汽车公司来说,是为了生存,获得下一阶段的竞争门票和选择,他们的合作也导致了一些市场问题,如上游价格高,汽车公司没有利润。
2023年,新能源产业进入全面市场化时代。虽然数量是汽车企业的重要维度,但规模和效率的平衡已经开始向后者倾斜。
此时,汽车企业的改革方向需要以用户为导向,将同质化产品转化为个性化产品。中间的创新来自于满足细分群体的需求。
同时,汽车企业也需要在个性化中找到共性,以控制成本,在智能化、网络化的新阶段取得更深层次的效率优势。
原创文章,作者:市值榜,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5/042079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