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产能分布
近年来,锂电池产业呈现爆炸性增长,产业链加速发展,上游原材料市场增长明显,锂电池正极材料等相关产业得到国家重点支持,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为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1、行业政策
2021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国家工业节能技术推荐目录(2021)》(BMS)、分布式系统 (EMS)、自动消防系统(AFS)为依托,还有储能逆变器(PCS)、IPSCP云平台共同构成“实时监控、双向通信、智能调控”智能储能系统。
同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明确了正极材料比容量的要求,规定了磷酸铁锂比容量≧145Ah/kg,三元材料比容量大≧165Ah/kg,钴酸锂比容量≧160Ah/kg,锰酸锂比容量≧115Ah/kg。
2、市场产量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产量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2020年底市场产量达到51.9万吨左右,同比增长40.2%,2021年国内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产量继续增长,达到70.5万吨左右,同比增长35.8%。
从细分产品产量来看,三元材料产量占比最高。2021年,市场产量达到30万吨,占42.6%。磷酸铁锂、锰酸钾、钴酸锂产量分别达到18万吨、12万吨和10.5万吨,占25.5%、17%和14.9%。
3、市场产量
随着上游各种金属价格的不断上涨,锂电池正极材料价格也呈现上涨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产值的增长。根据市场分析数据,2020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产值约635亿元,同比增长25%。2021年,全国产值上升至1420亿元左右,同比大幅增长123.6%。预计2025年市场产值将达到2200亿元。
4、市场规模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大力发展。2020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规模达到75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7.1%。2021年,市场规模增长到88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7.3%。在市场产出和产值双增的背景下,未来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规模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5、市场结构
在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长期占有较大份额,增速最快。2021年,其市场出货量约占39%,其次是三元正极材料、锰酸锂正极材料和钴酸锂正极材料、17%和12%。
6、区域分布
截至2021年底,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产能分布在全国多个省市。据北京研究毕智统计,江苏省、四川省、湖南省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排名前三。在市场集中度方面,前三个省份的总市场份额约为29%,分别占12%、10%和7%。
原创文章,作者:XYZresearc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4/281877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