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 GT搅拌一池浑水。
本文共3660字:
大约需要15分钟
今年3月,当比亚迪和特斯拉继续一路唱歌时,第二梯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乘联公布的车型销量中,广汽埃安单月销量超过4万,Aion S和Y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业界长期关注Hyper GT出现了,之前普遍认为定价在30万左右,最后定价在21.99万左右,搅动了一池浑水。
为什么在斜刺中杀出一辆正在激战的新能源汽车?
结论:
1广汽埃生来就有金汤匙,承担最好的资源
2.管理层股权集中,具有绝对话语权
3.核心技术市场差异化明显,竞争力强
4.产品销量持续攀升,发展趋势良好
5主力车型价格在15万元左右,ASP爬坡困难
6价格较高的车型销售业绩一般,高端遇到障碍
7上海车展发布的Hyper GT是打破屏障的关键
8GT车型的定价非常激进,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Vol.1/发展历史和团队
广汽埃安是广汽集团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原名广汽新能源有限公司,2020年 年更名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2021年,埃安启动混合改革,完成资产重组和股权激励,引进员工持股平台和爱安基金、中国诚通、南方电网三大战略投资者。
2022年,埃安完成股份制改造,10月完成A轮融资,引进53名战略投资者,融资总额182.94亿元。
埃安将于2023年底开始上市。
埃安的团队是广汽集团的骨干,因为它诞生于广汽集团。
董事长冯兴亚
从2004年开始在广汽工作,先后在广汽丰田、广汽三菱、广汽菲克等品牌任职。
古惠南 总经理
从事汽车工业 34 2000年,作为广州标致、东风本田发动机厂、广汽丰田核心技术骨干,拥有14项发明专利,成功运营了广汽传祺GS4等热门车型。发动机、汽车、智能网络技术专家。
郑纯麒 智造 VP
从事汽车工业 29 年,先后在法资、日资、民营品牌工作,是本田精益生产实战专家,主导工业 4.0 核心产业群建设。
肖勇 销售 VP
五羊本田,广汽传祺 15 广汽自主品牌营销体系是广汽自主品牌营销体系的创造者,拥有年度供应链经验,打造世界级的广汽自主品牌供应链体系。
曹卫兵 财务 VP
曾任研究院财务总监、广汽投资部负责人,领导多次并购,拥有丰富的资金 M&A 是广汽集团的经验 H 股票上市核心成员。
席忠民 技术 VP
从事汽车工业 26 2000年,曾为广汽传祺核心技术骨干主导 EV ICV 拥有丰富的供应链和成本控制经验的技术开发。
核心团队能力图谱完善,在汽车行业经验丰富,有一个重要因素。大多数管理层都有在广汽传祺工作的简历,熟悉公司文化和工作节奏,合作顺畅。这也比其他创业团队少了很多时间。
在股权关系方面,广汽在完成A轮融资后,仍绝对持有64.89%的股份。此外,广汽旗下广汽乘用车占12%。真正的外部投资者只占19.37%。
值得注意的是,广汽集团是A轮融资前后持股比例变化最大的集团,说明广汽集团的股份主要是融资转让。
Vol.2/核心竞争力
广汽埃安作为广汽集团的重要自主品牌,生来就有一把金汤匙,承担了广汽集团众多资源的支持。
首先是财政支持。自2017年成立以来,第一轮融资只有在混合改革启动后才完成。成立后,各项工作几乎同步推进,启动了第一期投资46.97亿元、产能20万辆/年的工厂建设;第一个体验中心开业等。在完成A轮融资之前,埃安已经完成了智能生态工厂的第二阶段扩建和生产,并实现了第二个智能制造中心的竣工和生产。
二是资源支持。马化腾在成立之初就与腾讯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亲自出席了合同。随后,他与8家经销商签订了建店意向协议。
资源支持不仅仅是合作。埃安可以承担广汽集团的研发、生产和营销基础。依托广汽集团汽车工程研究所,整合全球研发网络;与世界顶级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承担广汽的生产模式和营销体系。
在技术方面,广汽在混合动力和车载互联网领域积累了一些积累。发布了中国第一款中重型混合动力车型,实现了车载互联网技术。相关的技术探索可以直接应用于埃安。
在广汽的授权下,埃安承担了垂直产业链整合模式。广汽在年报中表示,将加快建立“锂矿” 生产基础锂电池原材料 电池生产 储能、充电、换电服务 电池租赁 纵向一体化的新能源产业链布局,电池回收和梯队利用。
埃安最选择“埃安最选择”EV(纯电动) ICV(智能网络)技术路线。
目前,EV技术取得了显著突破。埃安推出了纯电力专属平台 GEP,古惠南透露,基于GEP3.0的全新车型实现量产,成本低,NHV(噪音、震荡、稳定)性能好。
2020年,埃安发布了两台双电机“四合一”集成电动驱动。这项技术的价值是,去年年底发布的Hyper可以在2秒内加速100家公司。 官方称,SSR超跑100公里加速1.9秒。
2021年,埃安发布了“弹匣电池”和海绵硅负极电池技术。其中,“弹匣电池”主要克服了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公开信息显示,“弹匣电池”可以针刺而不着火。若保证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其能量密度高的优点可进一步释放。而且官方声称,海绵硅负极电池技术可实现锂离子电池单体电池体积减少20%,重量减少14%,将大大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目前,AION LX Plus可以支持1008公里的续航(CLTC)。
此外,在充电方面,广汽研究院孵化的创业公司巨湾技术开发了石墨烯基超快速充电技术,目前最高充电速度为6C倍,AION V Plus 车型 6C 这个版本已经上市了。官方称8分钟可以充满80%,实际测量显示5分钟可以充满207公里。
在ICV领域,埃安推出了ADIGO 智能驾驶互联生态系统和汽车云集成电子电气架构。2021年,埃安发布了ADIGO 4.0系统。智能驾驶与华为、滴滴、百度合作自主研究 L4 该计划预计将在过去两年投入使用 1000 台 L4 示范车辆,并计划 2025 实现年度大规模应用。同样,2021年,埃安还推出了车云集成集中计算电子电气架构“星灵架构”,计划今年大规模生产,成为中国第一个大规模生产的车云集成集中电子电气架构。
在关键技术突破上,埃安独立使用 合资合作,弥补不足,确保核心部件的独立控制。因此,埃安在三电技术方面有许多亮点,在智能驾驶舱等领域,通过合作的形式,体验得到了更快的改善。
Vol.3/产品表现
自成立以来,自成立以来,埃安共发布了Hyper GT(2022.12)、Hyper SSR(2021.9月)、AION LX(2019.10)/LX Plus(1月)、AION V(2020.6)/V Plus(9月)、AION Y(2021.4)、AION S(2019.4)/S Plus(2021.9)等6种车型,Hyper定位轿跑,Hyper SSR预计将于10月交付,Hyper GT本月开始预售。在已交付的车型中,每款车型分为多个版本,基本涵盖15-50万的主要价格范围。
最早的S和Y系列仍然是销售的绝对主力军。S是一款中端汽车,目前的价格在14.68万到16.58万之间;2019年上市,仍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根据乘客联合会的数据,去年S系列一直在名单上,今年3月,S系列超过宏光MINI、Model 3、比亚迪汉。
Y系列是一款紧凑型纯电动SUV,于2021年4月发布,目前价格段在11.98-15.38万元之间,Y系列性价比很高,单说续航,结合公开信息,续航610公里的价格只有15.38万元,Model Y的最高续航时间只有594公里,小鹏G3甚至没有600公里的版本,这两款车型的价格都是高埃安Y系列。从销量来看,Y系列可以和比亚迪唐和元系列断手腕,去年一直在榜单上,今年2月和3月的销量一直是前五名。
然而,除了S和Y系,埃安的其他系列销量并不令人满意,另一款SUVAION车型 V系列销量挣扎在联盟榜单的边缘,2022年多次跌出榜单,11月至今未上榜;AION LX 甚至没有上过榜单。
这不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尽管S和Y系列已经成为新能源销售的前五名,但它杀死了许多新力量。但这两款车型一般不到16万款,品牌市场吸引力的更高价格段尚未清楚显示。
更让人期待的是定位于超跑的Hyper系列。从品牌命名来看,Hyper系列明显跳出了原来的命名规则,最新的Hyper GT设定为21.99万元。这样低价的GT轿车有旋翼门和三段尾翼。显然,它以低价和高配置的方式布局到更高的价格段,这可能会使埃安有不同的表现,并推动其突破高端屏障。
Vol.4/财务表现
根据公开数据,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广汽埃安销量分别达到 42003 辆、60033 辆、120155 车辆,271156辆,都是翻番式增长。
由于销量的增长,收入必然会上升。近四年来,收入分别为52.34亿元、76.1亿元、172.65亿元和387.03亿元;近两年增速翻了一番。埃安的收入占广汽总收入的35%,不断接近广汽传祺,正成为自主品牌的又一支柱。
但问题是,埃安依然依靠性价比爆款的支撑,ASP一直保持在12-14万之间,2022年略低于2021年。性价比爆款很难提高利润率。此外,R&D前期投入大,各种造车成本增加,埃安的损失也难以避免。
由于广汽的纵向一体化战略,需要在产业链上投入更多资金。在广汽埃安A轮引战增资项目中,埃安表示,重点关注新产品开发、新一代电池、电动驱动研发、产业化建设、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舱、能源生态、产能扩建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布局。
由此可见,电池、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舱,埃安不愿受制于人,预计将进一步向上游延伸。
成功与否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毕竟,埃安仍然非常依赖人工智能 S和Y系列,虽然这两款车型非常明亮,但跨越中高端进展不是很顺利,如广汽等综合汽车公司,最终目标是全价格段产品布局和竞争力,目前汽车公司从低价格段到高价格段一般遇到障碍,埃安的关键点也在这里。
参考资料:
1.广汽集团财务报告、广汽埃安官网、乘联会
2.广汽埃安混改落地,电动品牌孵化加快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3.筹资182.94亿元,投资后估值超过1000亿元!科技创新板日报
4.另一只独角兽从广州冲出来,估值390亿 投资界
原创文章,作者:数读智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4/271777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