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得知创维汽车EV6在中汽研究C-NCAP碰撞测试中获得一颗星的消息,我当时陷入了深刻的思考。作为一名从事汽车行业近20年的汽车媒体人士,在我面前,创维汽车获得了欧盟、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的汽车认证,在国内新能源阵营,他们的海外市场销往德国、土耳其、波兰等欧洲国家,中东、俄罗斯和拉丁美洲市场创维汽车也表现良好,海外市场移动早,销售好。
另一方面,总部位于天津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是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中央企业(C-NCAP)也就是说,它来自这个机构,通常被称为“中汽研究C”-NCAP”。自成立以来,他们先后推出了2006版、2009版、2012版、2015版、2018版和最新的2021版六个版本的C-NCAP规程。新2021版新增新能源汽车侧面碰撞,首次进一步扩大新能源主动安全范围,进一步提高整体安全性。
创维从事实体制造业20年或30年,经历了多次重组。今天,他仍然是家电行业的老大哥。换句话说,他们在产品控制方面肯定有自己的两把刷子。创维汽车制造经验也有十多年,创维汽车不知道,因为十多年来他们主要从事商用车制造,他们的九家汽车制造厂分布在全国许多地方,我们城市的许多新能源汽车是创维汽车,创维乘用车是过去四五年。所以创维汽车都是自己研发生产的,真的不同于造车新势力邀请别人代工的造车模式。
它们都是由现代化和最先进的智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为什么欧盟认证、俄罗斯认证等国外如此严格的认证能够通过?在中国,C-NCAP测试得分较低。这件事有两个客观事实:首先,同一制造商、同一生产线和批量大型机器生产的汽车不是手工制造的。批量生产的产品之间应该没有太大的区别。
其次,同一标准下生产的产品应相同,不同的认证主体得到不同的认证结果。就像班级考试一样,同一张试卷,阅卷老师不一样,最后分数差距还是很大的。车友想知道,阅卷老师的评分标准有什么区别?假如说高分有高分的理由,低分有低分的理由,阅卷老师在什么样的评价标准下给出的分数?是产品问题吗?还是评价标准?假设这两个方面都没有问题,得到这么低的碰撞结果,通过这件事,能给其他朋友什么样的启示?
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采访了创维汽车总裁、联合创始人吴龙巴先生,就碰撞结果向吴先生核实了一些问题的答案。
问:我们的技术团队和中国汽车研究技术团队在创维汽车EV6的前期批准和后期批量生产过程中是否有业务沟通?
吴先生:首先,我们开发生产产品,是把产品质量和安全放在首位,我们在乘用车生产前,我们有十多年的商用车制造经验,我们生产新能源巴士有更严格的安全技术要求和质量检查,因为新能源巴士至少要载20或30名乘客,车辆安全问题大于天空。也是我们企业的生命线,公司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车辆安全问题。
我们从2018年开始开发乘用车业务。从产品开发开始,我们按照当时最新的2018年C-NCAP规定和欧盟标准进行产品开发。当我们开始在EV6的早期开发时,中国汽车研究的安全技术团队也参与了其中。在早期阶段,我们还按照2018年版本的规定进行了车辆内部调查测试。我们的成绩应该大于四星级标准,完全符合五星级标准。欧盟认证、俄罗斯等国家后来成功通过了这批车。
2022年中汽研究的C-NCAP评估结果,参考的不是他们的2018版规程,而是最新的2021版规程。根据2018年版的规定,用最新的评估程序来评估上一代的产品显然存在一些问题。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虚心接受中汽研究的指导。创维纯电EV66是我们现在在上海车展上预售的最新产品Ⅱ,完全按照最新的2021版规定制作。
问:据我所知,一般来说,作为第三方,中国汽车研究公司将在市场上购买销量超过5万辆的车型进行抽样检查。当我们被抽样检查时,这款EV6的总销量是什么?即使用2021版规程来检测2018版规程下开发的汽车。那么,根据您的创维销售,2018年规定生产的车辆在实际交通事故中是否有这样的案例可以证明我们车辆的安全性呢?
吴总:当时我们创维EV6的总销量是2万多辆。几年前,国内疫情反复发生。在当时的情况下,并不多。在我们的创维车主中,我们的车辆没有自燃。在我们车主的交通事故中,确实有一起值得一提的交通事故。我们创维汽车有一个海南车主,他的车在驾驶过程中,他前面有一辆大油罐车被一辆重型卡车追尾,我们的创维汽车司机,他完全没事,安全气囊保护很好,真正的情况可以证明,虽然我们的车是在2018年规定的指导下开发的,应该更安全。
后记
随着新材料的发明和进步,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环境友好性进行了评价。我们的新车评估程序也在迭代升级,无论是最新的五星,还是旧版本的五星,至少显示了一辆车的安全水平。无论实验室的评价数据有多好,它都不能取代安全驾驶的概念。遵纪守法,成为文明的交通参与者。最大的安全保障是高山高山,交通安全意识始终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车坛程语,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4/271777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