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对于小鹏汽车,就像谷歌无人驾驶对百度无人驾驶一样。在过去,美国公司是中国制造商的标杆和追赶对象。未来会是吗?
文字|蓝洞商业 赵卫卫
图源|豆瓣电影
2023年上海车展本该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主场,却意外被宝马MINI抢走。
「冰淇淋事件」在激烈的讨论中,宝马MINI的工作人员拒绝向中国人发送免费冰淇淋,但随后发送给外国人。宝马MINI被贴上了区别对待中外参展商的标签。宝马MINI中国曾两次为此事道歉。
车展的本质是营销和交易,但这两年车展的头条新闻都是激起社会情绪的负面新闻,每次都属于外企。
2021年上海车展头条新闻是,一位维权女车主穿着衣服「刹车失灵」白色t恤站在车顶上大喊大叫「特斯拉刹车失灵」,然后被工作人员带走了。在维权事件引起关注后,特斯拉三次公开道歉,特斯拉的质量问题成为当时最大的话题。
烟消云散两年后,特斯拉没有参加2023年上海车展,而这次来了近一半董事会的宝马集团,明年还会来吗?
宝马和MINI展位的正对面是比亚迪汽车和百度Apolo展位;6.1馆,小鹏、蔚来等造车新势力,也是人流量最高的地方。
这些国内独立品牌正在以更强的态度展示他们在汽车市场的影响力。他们主场优势引发的热度证明,国内汽车市场消费者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最令人信服的是数据。2023年3月,国内独立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4.7%,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5.3%。当新能源改变了汽车行业的模式时,一个悬念是谁将成为下一波智能驾驶浪潮中的国王?
不相信的比亚迪在智能驾驶方面没有优势,2023年的销售目标是300万辆。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在2022年财务报告会上抛出了它「无人驾驶是胡说八道」结论是,他不相信无人驾驶能在短时间内克服许多法律伦理障碍,最终只是高级汽车辅助驾驶。
百度的无人车萝卜快跑已经穿梭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街道上,取得了最新的运营成果。2023年下半年,代表百度ANP(Apollo Navigation Pilot)城市试点辅助驾驶系统的主要车型也将上市。与此同时,它一直被称为「智能汽车领导者」小鹏汽车还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最新的轿车SUVG6,被称为「在无人驾驶之前实现最后一辆车」。
无人驾驶有争议,智能驾驶有悬念。
2023年将是智能驾驶升级的一年,以小鹏为代表的自主研发厂商和以百度为代表的供应商将迎来积极竞争。
百度:汽车收入贡献年
集度汽车,百度旗下的汽车创业公司,缺席了2023年上海车展。
在事先公布的2023年上海车展位布局图上,集度汽车展位本应在新势力济济的6.1号馆,对面是威来汽车,旁边是极氪汽车。
很快,有消息称,由于没有汽车制造资格,上海车展的组织者拒绝了集度汽车展览的要求,不得不被迫缺席。集度汽车随后回应:集度自成立以来严格遵守行业相关规章制度,不参加上海车展,是根据自己的产品营销节奏做出的决定,不存在「被迫不参加本次车展」一说。
即使集度汽车站出来给出积极的回应,它仍然无法抹去外界对百度汽车制造业务的疑虑。
集度原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发布的第一款Robo-01将是第一款采用百度ANP3.0技术的汽车,承载着百度在汽车制造业务上的厚望。
去年,李彦宏在财务报告会上说:「根据我们目前的产品情况,一些配备ANP和百度独立停车(AVP)解决方案的主要车型将于明年下半年上市,并从2024年开始为公司贡献可观的收入,利润增长也将随之而来。」
一方面,国内新势力在上海车展上争奇斗艳,另一方面有位置集中汽车在同一场比赛中失去了展示的机会。如今,大模型「文心一言」汽车业务能否成为百度利润贡献的新亮点,已成为百度的头号任务?
虽然以智能驾驶为核心竞争力的集度汽车缺席了车展,但背后的百度却没有。
百度Apolo作为智能驾驶方案提供商,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新一代驾驶舱互联系统,这也是百度智能汽车业务部自2021年下半年成立以来首次亮相。百度Apolo展示了其智能驾驶能力,也暴露了其与行业的路线差异。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许多城市的一些地区,骑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成为消费者一种新颖而独特的体验。百度声称「世界上最大的自动驾驶旅行服务提供商」,并展示了萝卜快跑的成绩单:超过200万的订单量和超过5000万公里的测试里程为其积累了丰富的数据。
这使得萝卜快跑和滴滴在无人驾驶商业化方面形成了竞争趋势,安全是他们引以为豪的卖点。
不久前,滴滴发布了第一款智能驾驶能力达到L5级的未来服务概念车DiDi Neuron,并表示,第一款车型将于2025年接入滴滴共享旅游网络,实现全天候、大规模的混合配送。
相比于「萝卜快跑」在无人驾驶汽车服务投资大、产出低的情况下,为第三方企业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是一个更具想象力的市场。2022年Q3百度财务报告会议提到,目前汽车解决方案的收入贡献仍然很小,「我们预计Apollo汽车解决方案总销售额将达到114亿元,比去年增长50%以上。」
在上海车展上,百度公布了为汽车公司提供的各种智能驾驶产品,包括城市智能驾驶Apololo City Driving Max、apololo集成apololo Highway Driving 在销售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中,Pro等高精度地图系统仍然是百度智能驾驶的核心能力之一,无论是车载导航地图、高精度地图,还是最新发布的人机共驾地图。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正在摆脱对高精度地图的依赖。
在过去的六个月里,包括华为、小鹏和理想公司都宣布,未来不依赖高精度地图。一方面,高精度地图的昂贵成本受到法律的限制,另一方面,地图受到市政建设等环境变化因素的极大干扰,消费者体验将受到很大影响。
趋势的演变是显而易见的。就连百度的集度汽车也在摆脱对高精度地图的依赖。集度汽车首席执行官夏一平认为,集度对高精度地图的依赖将越来越低。集度智能驾驶基于视觉判断和决策,而不是高精度地图。
这个行业正在抛弃高精度地图。百度为什么还坚持地图?可能是惯性造成的。
百度第一次布局无人驾驶汽车时,走的是高精度地图 百度地图积累的数据是百度在汽车行业的优势之一。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储瑞松并不知道这些行业的争议。当他在上海车展新闻发布会上谈到高精度地图时,「无论是这条技术路线,还是那条技术路线,谁能快速好地为消费者服务,谁就是对的。」
回顾过去,百度在智能驾驶方面的布局实际上是多么坎坷。
百度最初做无人驾驶是标杆谷歌,两者都是互联网企业,从L4级自动驾驶开始,但自发展以来,谷歌仍面临无利可图、自我造血困难的困境,L4级自动驾驶在短时间内或小规模测试或试运行阶段。
百度能摆脱困扰谷歌汽车的诅咒吗?测试结果即将到来,今年将是百度汽车收入贡献的一年。
小鹏:走出危机的战略
小鹏汽车在热点营销方面不遗余力。
宝马MINI「冰淇淋事件」之后冰淇淋本身就成了流量符号,然后小鹏汽车免费给上海车展观众发冰淇淋。小鹏汽车官方微博发布「我们真诚地派冰淇淋」,让小鹏汽车在同一天成功地把自己带到了热搜索中。
但很快,热营销被否认,上海车展禁止所有汽车公司送冰淇淋。
在上海车展上,小鹏汽车最大的亮点是推出了全新的G6车型和最新的全球智能进化架构SEPA 2.0摇晃。自成立以来,效仿特斯拉的小鹏汽车一直以辅助驾驶等技术为核心卖点,在智能驾驶等领域累计投资超过125亿元。现在小鹏汽车的口号是「智能汽车领导者」。
小鹏汽车一直是中国自动驾驶的领导者。作为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回应了王传福的观点。他认为XNGP(小鹏汽车的第二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是智能辅助驾驶的终极形式,「让无人驾驶绝非扯淡」。
与此同时,何小鹏还拿出一组数据来证明小鹏汽车的辅助驾驶能力。2023年高速场景每公里接管次数少于1次,2025年城市场景每100公里接管次数少于1次。
智能驾驶取决于自主研发还是供应商?小鹏和百度不同商业路线的智能驾驶将产生积极的竞争。与此同时,两者之间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重叠。
比如百度的「文心一言」它将与百度的自动驾驶业务相结合,何小鹏也对ChatGPT持乐观态度。他认为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将对汽车和机器人产生巨大的变化。
何小鹏在采访中表示,「将于今年下半年举行 GPT的能力超过了G6。它将在未来的扶摇系统中完全连接起来,GPT的能力将在明年或以后与自动驾驶能力耦合起来。」何小鹏认为,GPT的能力将加快未来5-10年高端L4和L5级自动驾驶的到来。
轿车SUVG6配备了最新一代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是上海车展上小鹏汽车的最新产品。小鹏汽车官方宣传材料喊口号:「在智能汽车的新轨道上,G6是智能驾驶的新物种,是无人驾驶前的最后一辆车!」
代表智能驾驶的高级自动驾驶甚至无人驾驶,会在多久后到来?
百度曾提出,2026年智能驾驶跨越鸿沟的年份,配备了记忆停车、高速领航、城市领航等L2 高级智能驾驶系统车型的市场渗透率将超过15%。
两年前,何小鹏的判断是,2023年将是智能汽车的拐点,理由是在买车决策中,「不买高档自动辅助驾驶的车,不如不买」。现在这个预期显然没那么快,但何小鹏还是相信,「希望明年上半年在绝大多数城市实现辅助驾驶」,「明年今天,智能驾驶在购车决策中的影响因素将排名前五,今天仅排名第八和第十。」
用户的需求与智能驾驶的发展相辅相成,但对于加速内卷的中国汽车公司来说,更重要的是活到明天。
2022年是小鹏汽车坎坷的一年,交付量超过12万辆,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保险量排名第十。G9上市失败,暴露了公司组织结构产品竞争力薄弱等诸多问题。小鹏汽车在引进前长城汽车总经理王凤英为小鹏汽车总裁后,启动了一系列自我创新。
面对未来,产业变革的趋势已经出现。在新能源市场,新的战争主题已经从电气化的快速渗透阶段进入了智能加速颠覆的时代。
要想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积累明显优势的小鹏汽车生存,就必须从「堆硬件」向「砍成本」过渡,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制造更适合大众消费市场的智能汽车。小鹏汽车此前还提出,自动驾驶成本将下降一半。
「我们希望在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但如果是为了真正的大规模增长,这个时间点将被推迟,我们认为大规模是最重要的。」何小鹏最近对媒体说。
在盈利之前,规模更重要,但即使亏损,小鹏汽车也想赌智能研发,小鹏智能驾驶系统XNGP今年超过特斯拉FSD在美国的经验,但特斯拉的规模效应和成本能力明显,FSD是特斯拉L2辅助驾驶,2022年底使用和测试了40多万辆汽车。
特斯拉对于小鹏汽车,就像谷歌无人驾驶对百度无人驾驶一样。在过去,美国公司是中国制造商的标杆和追赶对象。未来会是吗?
原创文章,作者:蓝洞商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4/241875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