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加快海外市场

诚然,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能力和产品能力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竞争日益激烈,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已成为主要汽车企业的必然选择。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加快海外市场

上海车展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即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加快海外市场,越来越多的海外买家开始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和配套设备感兴趣,出现在主要展位上。虽然许多经销商受到原始设备制造商的邀请,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形象的出现,被称为中国汽车行业的过渡超车终于迎来了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双向奔赴”。

海外经销商现场签单

近年来,在国家一级的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数量已达1310万辆。仅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就达到300万辆,超过任何其他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整体汽车销售中的比例逐年增加。在行业趋势下,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和供应商不断增加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和研发,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改进和发展。这些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海外市场的步伐。

今年,奇瑞集团以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登陆2023年上海国际车展,发布了14款重磅新车和12款最新技术展,不仅出现在瑞虎9号 C-DM、TJ-1C-DM、艾瑞泽8 C-DM、瑞虎8PRO新能源、瑞虎7PLUS新能源等全系列混合动力车型,奇瑞新能源汽车旗舰概念车也在全球推出——ARRIZO Star。

为了深化全球布局,奇瑞还邀请了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的1000多家海外经销商。与此同时,奇瑞成立仅55个月,就实现了超过70万辆的销量,并邀请了200多家海外经销商,并带来了旅行者C-DM、捷途大圣i-DM、以及T-3等车型的越野概念车。

从奇瑞和捷途的销售构成来看,海外市场也是推动其全面电气化的关键环节。此外,上汽大通也加快了海外布局。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加快海外市场

为了更好地与海外经销商合作,实现2023年海外销售挑战目标,上汽大通在车展第二天召开了海外核心经销商会议。来自欧洲、大洋洲、北美、南美和东南亚市场的上汽大通海外总代理和经销商从世界各地聚集在上海体验MIFA9、G90、上汽大通MAXUS品牌的最新车型,如领地,参观了新产品、新能源和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成果和进展,并与上汽大通共同规划了未来的发展蓝图。据报道,许多经销商已与上汽大通达成合作意向。

加快新能源品牌出海

此外,随着比亚迪、威来、小鹏、爱驰、威马等新能源品牌进入欧洲市场,许多自主汽车企业孵化的新能源子品牌也纷纷提出“出海”计划。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加快海外市场

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极氪宣布了其欧洲战略,将以优秀的产品、直销模式和一站式服务在欧洲开拓欧洲市场,努力成为2030年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品牌。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智己还表示,智己已经与上汽集团的海外团队建立了联系,未来将利用上汽在欧洲、中东、非洲、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建立的许多强大的投资者和网络。智己的第三辆和第四辆车也将与中国和欧洲完全兼容。第三辆车将首先去欧洲,首先进入挪威、瑞典、法国、英国等最好的网络优势和补贴优势。

高合还将以欧洲和中东为起点,在海外市场陆续落地产品和服务,HiPhi X和HiPhi Z预计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开始在欧洲销售,并在今年内实现首批交付。HiPhi Y预计将于2023年底开始接受预订,2024年在欧洲交付。

然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选择有很多,包括直接出口、合资企业、独资工厂建设、海外并购和战略联盟。

然而,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需要强有力的销售渠道支持。汽车公司可选择与当地经销商合作,也可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补能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然而,选择第一种方式需要与当地销售渠道重新分配利益,这也将面临许多问题,如渠道不稳定和品牌知名度难以建立。建立自营销售网络的第二种方式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下,也将承担一定的风险。

业内人士是对的“汽扯扒谈”据说,除了直接利用上汽资源的智己外,对于首次出海或进入新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可以选择将人力资源业务委托给第三方,通过EOR服务提供商简化自建主体和员工的流程,降低海外就业的风险和成本,大大缩短筹备期。

但无论如何,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在发展自己“席卷”这一趋势开始扩大海外市场。随着技术、品牌和市场的不断增长,我们也相信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将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汽扯扒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4/24187572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