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从民生角度看车市/左右观车原创产品——
明天,Faraday Future (法拉第未来简称:FF)第一辆量产车将下线,FF也将迎来历史性时刻,具有里程碑意义。
但是,不要太早开心。
01
明天贾跃亭回国?
第一辆量产车明天下线?
其实以上两个问题每次都叫得狠,但每次都失败了。
顺便解释一下“贾跃亭明天回家”,这其实是网友对贾跃亭的一种嘲讽,也是对他过去所做的一种暗讽。
比如曾经由他执掌的乐视,后期出现了一堆乱账和欠款,最终导致乐视直接退市,让很多投资者还活在鸡毛里;
即使债务无法偿还,也无法多次成为被执行人“老赖”回国后如何面对债权人?
说明天去美国造车还债,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不明是藏债吗?呆在中国就不能造车了?这也很容易让人想到“这个人有多少责任?”?……
因此,作为FF创始人贾跃亭,FF自然成为他的精神寄托,成为他翻身的最后一根稻草。每次FF想要大规模生产的消息出来,都说明大洋彼岸又有好消息了,债权人的日子终于有希望了,国内马上就会出现“贾跃亭明天回家“的消息。
而“第一款量产车明天下线”,FF已经说了好几年了,说了不少于四次,但就是不能兑现,这也相当于FF在透支市场的信任。透支结束后,FF还有信任吗?
然而,随着明天第一辆量产车下线,一些网络开玩笑说,贾跃亭周围的两个梗“明天回国”和“PPT造车”,贾老板终于要实现一个了。
02
FF似乎真的在跌跌撞撞地向前迈出了一步——第一辆量产车明天下线。这个声音可能是真的。
FF的第一辆量产车FF91将于4月14日下午6日在洛杉矶时间:00(北京时间4月15日上午9日):00)正式下线。
据此前报道,FF91早在2021年7月就开始预订,在中国和美国的价格分别为200万元和20万美元。早些时候,由于资金短缺,FF的第一款车型已经四次推迟批量生产。
作为“精神寄托”,和以前一样,贾跃亭还是忍不住兴奋地说了两句话:
九年不屈终于迎来了 FF 91 第一辆量产车离线。距离“在智能电车时代,极智技术豪华超级塔尖市场的先驱和传统超级豪华汽车文明的颠覆者”梦想更进一步。
这里再提炼几条信息。
第一条信息:九年不屈。说的是创造FF 九年了,现在第一辆量产车终于要下线了,这个过程不亚于“关山难越”,但“难越”还得越多,其中有多少人知道艰辛?
第二个信息:智能电车时代极智科技豪华超级塔尖市场的先驱和传统超级豪华车文明的颠覆者。这似乎解释了FF汽车制造的本质,但对我来说,这么长的宣传口号既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记忆,也解释了一个创始人在品牌建设方面如此模糊“长句”要解释产品,贾跃亭或多或少有点“门外汉”,但又好像是在 “炫技”一样。
第三个信息:更进一步的梦想。我只想知道贾跃亭的梦想是自己造车的梦想还是FF的梦想。如果我总是反复强调的话“这是我自己的梦想”,把自己的梦想凌驾于FF之上,我只能说FF从一开始就危在旦夕,大家都去品尝。
03
接下来,我们不会对FF91产品和大规模生产本身发表太多评论。我们仍然有一些话要说法拉第的未来。
我不怀疑FF明天会兑现“第一辆量产车下线”的承诺,但是,第一辆量产车下线又如何?从此时起,FF又将面临哪些难越的“关山”?
第一辆量产车下线只是造车。“长城万里第一步”
第一辆量产车下线,说得不好听,只是一个噱头,创造了一定的声势。在中国,许多汽车品牌不会公开从事量产车的离线活动,而是直接宣布一辆新车将开始量产和交付。我不知道你是否听到了这个意思?让我们明白,量产线下和量产交付是两个概念,也就是说,量产线下并不等于量产交付。作为一个全新的汽车品牌,FF仍然很难实现量产交付。如果我把它放在一个成熟的汽车品牌上,我不会怀疑它,但FF是不同的。毕竟,大规模生产和交付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供应链和供应支付、工厂建设和自动化、人才设备和大规模组织、产品质量控制和大规模生产汽车的合格测试。
即使大规模生产汽车开始生产,一个没有产品经验、没有品牌沉淀、没有技术开发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谁愿意花200万购买这样的产品?谁愿意把韭菜切成韭菜呢?这个系统的项目,我不知道FF是否准备好了?
所以,我想再解释一下“梦想造车”的问题。梦想造车,放在个人身上是对的,如果放在企业身上,就会埋下隐患,因为梦想总是离现实太远,造车是一项务实的工作,两者有联系,但不相容。因此,“为梦想窒息”,FF的未来有可能像中国许多梦想中的新汽车制造力一样被迫这样做“窒息”。而且FF在第一辆量产车下线之前就已经下线了“窒息”过了很久,不是吗?
新能源汽车无法绕过产品不成熟带来的压力,FF也不例外
通过各界的不断努力,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种环境下,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充电焦虑和安全焦虑一直存在。放眼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三大焦虑”它不会弱于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似乎是一个风口产业,但仍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新能源汽车产品不成熟是最大的问题。
说到纯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总是不可避免的话题。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之初,几乎每家汽车公司都在开发自动驾驶技术,但结果如何?为了实现汽车的自动驾驶,不仅技术难度大,而且对场景的要求也很高,这就回答了为什么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在政府的批准下开始上路。
市场上也有一句话:谁强调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有多强大,谁就是在欺骗自己、消费者和市场。不难看出,消费者已经厌倦了这种虚假的自吹自擂宣传。我希望FF的第一辆大规模生产汽车发布后 ,少做这些无脑宣传。
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不谈,只想说明FF造车一定不能绕过产品不成熟带来的压力。比如国内新能源汽车火灾频发,自燃事故频发,电池电控技术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其渗透率使燃油汽车感到岌岌可危,新能源汽车的火灾和自燃事故尚未停止。FF作为后来者,注定要避免这些问题,同时也要面对产品不成熟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不断的质疑。
新能源汽车的融资和投资是一个无底洞。FF的资金支持能继续吗?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的融资和投资是一个无底洞。
以例为证。
BYD是中国的一家老汽车公司。它一直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投资,努力工作得到回报。自2021年以来,BYD终于迎来了爆发期。据统计,2022年,BYD销量超过180万辆,市场份额达到27%,收入超过4200亿元,净利润166.2亿元,同比增长4倍以上。
然而,即使取得了这样的成就,比亚迪的债务规模在行业中也遥遥领先。据媒体报道,比亚迪去年总负债3724.71亿元,2021年1915.36亿元,同比增长194.47%,负债率75%,远超同行,甚至与资金密集型房地产行业相媲美。
此外,像FF这样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初创企业屈指可数。由于缺钱,他们中的许多人无法支付工资,被迫停止生产,并主动降低工资。
例如,爱驰汽车最近曝光无法支付工资;恒大汽车及其子公司法人限制消费,存在停产风险;由于资金问题,观致汽车最近增加了3条执行信息,执行目标超过10亿元;近斯还透露,由于债权人强迫债务,宝能汽车的资产将被强制处置;游客(NIUTRON)虽然没有官方声明,但汽车官方应用程序最近已经宣布停止服务,目前无法正常访问,但这是极其不寻常的;天际汽车最近发布通知称,受公司资金和生产销售计划的影响,自2023年4月1日起,公司部分岗位实行停产停工政策……
你可以看到整只豹子。FF在生产大规模生产汽车之前就烧了很多钱。由于融资困难,FF项目停止了,我相信它已经偿还了足够的融资痛苦。目前所做的一切,对于汽车制造来说,FF只是一个开始,以后会需要更多的钱,我不知道是否准备好了?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结果将不可避免地不会跟随上述停止生产和其他新的汽车制造力量。
04
事实上,FF的巨额损失已经有账可查了。
数据显示,3月9日, 截至2022年12月31日,FF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显示,2022年FF净亏损为5.52亿美元(相当于38.49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净亏损为5.16亿美元。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FF亏损1.54亿美元,2021年同期三个月净亏损8430万美元。
公开数据显示,FF自2014年成立至2022年底,累计亏损已达34.35亿美元(相当于239.4亿元人民币)。
FF造车9年累计亏损近240亿元。“成绩单”放在FF股东面前,一定是挠心不安和不安。
然而,FF还表示,截至本季度末,该公司拥有约1850万美元的现金和限制性现金。截至2023年3月3日,该公司的现金储备为3750万美元,包括210万美元的限制性现金。这表明FF现在账户上没有多少钱,是时候准备融资了。
在现金储备方面,根据财务报告信息,2022年第四季度国内汽车制造新力量蔚来汽车现金储备达到455亿元;2022年第四季度小鹏汽车现金储备达到383亿元;理想汽车同期现金储备584.5亿元。
假如让FF与蔚来、小鹏、理想比现金流、高低判断,FF现金流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很有可能吃了最后一餐不知下一餐。
最后,我们抛出这样的问题,欢迎亲友讨论:
第一辆量产车下线, FF真的要大逆转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原创文章,作者:左右观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4/152171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