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智车技术
/ 导读 /
4月5日,车圈传出余承东离开华为投奔小米雷军的惊天大瓜,第一时间,小米否认了,说这是胡编乱造的消息。
但原因可能与华为创始人、董事长任签署了汽车业务决策公告,并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有一定的相关性。据华为轮值董事长徐志军介绍,有效期为五年,因为华为EMT(经济管理委员会)发布文件的最长期限为五年。
1余承东造车梦破
对于刚刚完全负责华为汽车制造业务的余承东来说,华为管理层再次明确表示,不制造汽车无疑是对的“当头一棒”。就在不久前,“HUAWEI问界”包括问界品牌在内的微信官方账号已经出现了品牌。尽管余承东坚持“HUAWEI问界”品牌是华为打造的生态联盟品牌,但大家都知道,在智能选车模式下,华为是联盟内汽车公司的皇帝,汽车公司只是OEM。从设计到研发再到销售,华为控制了所有项目的进度。车辆企业的重点是生产OEM,即使是生产OEM,余承东也多次提到华为质量控制的干预。
从实际销量来看,由华为智选车全面授权的赛力斯AITO问界系列相继推出。、M7、M5纯电版三款新能源汽车,2022年年销量超过7.5万辆,成为增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面对这样的成就,作为华为智能汽车业务部门的领导者,一旦华为正式进入汽车制造领域,余承东和他的整个团队可以从公司获得更多的资源,他们的职业生涯可以得到更大的发展。
从长远来看,华为的汽车制造需求并不迫切
华为应该制造汽车吗?从短期来看,制造汽车确实对华为有利。但从长远来看,华为确实没有必要陷入制造汽车的重资产运营的负担。
目前,华为确实处于困难时期。尽管该公司仍在盈利,但在美国的极端压力下,华为2022年的收入与2021年基本持平,但5.5%的净利润率已成为近年来的新低。如今,华为在手机领域无法获得5G芯片,其鸿蒙操作系统在海外市场陷入困境;至于通信行业,华为的海外业务也处处受到美国的压制。因此,在短期内,如果华为强势干预汽车制造业务,它可以迅速扩大华为的业务量,帮助华为克服当前的困难。
但从长远来看,华为只有在技术创新上下更大的决心,才能突破美国或西方地缘政治的封锁。这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还需要确保公司的研发团队能够全力支持。汽车制造业务不仅会转移公司的大量资金,还会使团队无法关注核心技术的研发需求。目前,华为可以吸引整车企业在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舱方面的领先地位,这更多的是华为在ICT领域积累的优势。至于造车,需要解决很多工程问题,国内汽车行业正处于产能过剩的明显阶段。如果华为此时参与制造汽车,或者花更多的精力打造华为自己的汽车品牌,它将不可避免地与其他汽车公司陷入价格战。因此,在任正非看来,造车可能更短视,缺乏长期的战略布局意识。只要能做好ICT领域的核心技术,华为的未来自然会无限光明。
3智能选车模式肯定会受到更大的挑战
对于华为来说,坚持不制造汽车仍然需要很大的战略决心。因为与制造汽车的难度相比,华为将其产品以更好的价格销售给原始设备制造商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
余承东在最近的国内电动汽车百人论坛上直言:“现在受到制裁,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汽车公司不会使用我们的计划;在新的力量中,李斌和李翔都有自己的追求。他们不会为了市场价值和控制点而选择我们;传统的汽车制造商不会与我们合作,因为他们害怕失去灵魂。然后我卖给谁的东西?”余承东认为,华为很难发展国内汽车企业的销售,但现在任正非堵塞了前面的道路,这更加困难。
之前小米、百度等都下场造车,因为他们觉得造车虽然是重资产经营,造车之路虽然困难重重,但与让整车企业愿意接受自己的产品和定价相比,造车难度要小得多。
在华为再次宣布不制造汽车之前,广汽集团也发表了公开声明。在高端车型广汽埃安AH8项目中,广汽终止了与华为人工智能模式的合作,并由广汽自己主导了整个项目的研发。华为的角色已经从HI模式下的核心供应商转变为普通供应商。广汽埃安将根据自己的需要从华为购买零部件,余承东将出现在未来AH8车型新闻发布会上,谈论他理想的机会为零。从汽车企业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从利润还是控制整个产业链,他们都希望掌握最大的声音。这种心态与华为或余承东本人想要更大的话语权相冲突。
未来,华为希望更多的主机制造商听取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广汽等主流汽车公司的意见和贡献,华为必须在产品水平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假如华为能在代际上形成领先优势,那么主机厂就得从华为那里购买。目前,无论是智能驾驶舱还是自动驾驶,华为都没有让所有原始设备制造商接受城市联盟,必须购买华为产品。
华为是否制造汽车的话题可以暂时结束。从华为的角度来看,它仍然希望将公司的所有资源投入到底层核心技术的突破中。对于余承东来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他将面临服务华为的长期战略目标和短期商业财务数据的问题,这并不容易解决。
– End –
原创文章,作者:智车科技I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4/061967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