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不造车”有效期再延长5年。
3月31日,华为发布了汽车业务决策公告。由华为创始人任签署的公告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此外,任正非表示将严格管理华为品牌滥用。
在同一天的华为2022年年度报告会上,轮值董事长徐志军还表示,华为显然不制造汽车,而是帮助汽车公司制造好汽车,只是智能汽车的增量供应商。至于有效期,华为实际上不会在十年内制造汽车,华为的汽车战略也不会反复改变。
图片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4月1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高层论坛上,华为消费者BG CEO、BU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首席执行官余承东也出现回应此事。他指出,他最初希望“华为问界”成为一个生态品牌,防止消费者感到困惑。“无论如何,我们想要实施生态联盟的本质没有改变”。
▍“华为不造车”答案最清楚
从今年3月初开始,AITO汽车开始在官方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等平台和线下门店的海报和视频宣传中使用。“HUAWEI问界”新口号引发了业内关于华为主导汽车制造的新一轮讨论。
图片来源:AITO汽车
在3月23日举行的华为春季旗舰新产品发布会上,余承东宣布,华为问界M5和问界M5 EV两款车的高级智能驾驶版将于4月发布,“华为问界”第一次直接提及。
然而,任正非对华为标志的汽车设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强调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并重点指出,“不能使用‘华为问界’‘HUAWEI AITO’”。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更直接地表示:“一些部门和合作伙伴滥用华为品牌,华为一直在调查和处罚过程中。我们不会滥用华为品牌。华为没有汽车制造商,也没有任何品牌的汽车。”
在最新文件中,华为明确要求严禁华为品牌出现在汽车品牌面前或作为汽车品牌。徐志军再次强调,“我们将清理和整顿所有旗舰店和销售店的现有材料,使其回归我们的战略定位。”
这也是华为到目前为止一直在做的“造不造车”态度上最清晰的答案。
▍华为智选车≈XX甄选
零部件供应商在华为和汽车公司,Huawei 在Inside和智能选车三种模式中,从设计到销售,智能选车模式的合作深度最深。目前,只有AITO问世界采用了这种合作方案,这不可避免地让外界认为华为在“造车”有些态度“暧昧”。
不过在此次“HUAWEI问界”风波过后,余承东在谈到初衷时表示,“问界将与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联合生产。由于很多汽车公司容易混淆,他们希望使用一个共同的元素和品牌。开始使用的原因‘HUAWEI问界’新口号是以问世界为跨境合作生态品牌,一方面降低华为与汽车公司合作的成本投资,另一方面有统一的品牌标志”。即使华为/HUAWEI必须在营销宣传层面删除,其本质也没有改变,“我们想做‘问界生态’共同打造一系列车型的品牌。”
图片来源:华为
他还强调,与华为合作做智能选择模式的汽车公司并不冲突。“每个汽车厂生产的产品都不重叠。我希望它们能结合起来,成为汽车系列中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充分利用汽车厂的生产能力和资源,不重复浪费资源,共同发挥作用,这是我们目前的大想法。”
目前,随着消费理性的升级,线上线下都进入了以效率和服务取胜的阶段,尤其是以汽车为代表的大宗消费领域。华为打造的智能选择模式类似“XX甄选”,在“XX甄选”通过缩短供应链,选择电子商务可以降低采购成本,甚至联合开发独家产品,大大提高渠道效率。
同样,华为也是一个大的“平台”,利用自身优势参与“选品”,与各汽车公司一起使用华为品牌赋能快速制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专注于华为线下门店的渠道 C销售传播。帮助汽车公司快速增长数量,华为也可以获得很多钱“分成”。
“把华为To做十几年 C转型积累的用户体验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品牌营销、渠道零售,使用我们的整套to C的能力帮助汽车公司使汽车具有竞争力,并让消费者喜爱它。”余承东说。
图片来源:华为
虽然目前智能选车业务规划中有10多款车型,余承东希望目前智能选车业务的合作车企统一使用AITO问界品牌,但该品牌的商标权在赛力斯手中。如何将多家汽车公司联合起来?“问界生态”下面,还需要更详细的规划。
事实上,在智能时代,华为除了输出技术外,还需要输出商业模式、产品定义和能力。目前,华为已经“造车之路”堵车,剩下的华为智选就成了重中之重,只要把这个模式做好,亲自下场造车不再重要。
原创文章,作者:车市睿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4/04126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