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运输安全。危险品的法律法规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差异,以便在运输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规则。
3月16日至17日,以“好继往来”为主题,OFweek 2023(第七届)锂电池&电动汽车行业年会暨维科杯·2022锂电池行业年度评选颁奖典礼在深圳成功举行。
16日,EK转轮除湿命名为“电动汽车”&耐帆包装锂电池市场总监邹晓明在动力电池专题会议上发表了“危险品规则与锂电池运输包装规范”的主题演讲。
图:耐帆包装锂电池市场总监邹晓明
联合国已将锂电池分为危险品9类,因为锂电池加注电解质并激活充电是危险的。因此,在运输此类货物时,需要考虑许多附加规定。
据邹晓明介绍,运输法规主要分为国际协议和国家法规。国际协议包括UN联合国认证协议、空运IATA/ICAO规则、海运IMDG规则、陆运ADR规则和铁路RID规则。
国家规则包括中国的JT//T 617和SN T 0370、SOR/2017-253、美国的CFR 49、澳大利亚ADGC等。
如果危险品只在一个国家运输,基本上只需要遵守所在国的国家法律法规,采用符合要求的包装。涉及跨境运输流程的,应当遵守三个环节的法律、法规和措施。一是确认出口国的法律法规要求,二是运输方式的相应国家法规,最后是进口国的法律法规要求。
以通过海路运往美国的35kg样品电池模块为例。样品电池意味着电池尚未通过UN38.3的分类和识别,尚未处于大规模生产阶段。因此,电池的性能、状态和安全性是不稳定的,因此其包装要求将不同于传统电子产品。
据邹晓明介绍,通过海路运往美国的35公斤样品电池模块需要符合SN/T 0370、IMDG P910、CFR 49等法律法规。如果需要航空运输,一个只能是一个包装箱,超过35公斤的包装需要民航局颁发特别许可证。
如果标准电池模块在中国运输,对包装的要求是不同的。所谓标准电池模块,即电池通过UN38.3的分类鉴定,被认定为量产。
以耐帆包装服务的卡车在中国运输60kg标准电池模块为例,适用于中国法律法规JT//T 617.按照交通运输部制定的包装指南P903包装,每箱最大限量为6件,需要内包装保护。
同时,对于国内运输,可选择循环套件进行包装,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本和环境效益。
耐帆集团成立于1949年,是电信, 领先的能源、工业、汽车、医疗和航空航天包装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全球包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在全球30多个国家,有70多家工厂为全球客户提供危险品运输包装技术和配套服务。
耐帆在锂电池包装行业深耕十几年,经验丰富,专业知识丰富,拥有700多个联合国认证的包装认证证书,可在各大基地本地化生产,广泛应用于锂电池进出口的运输包装,保障各种运输流程的安全。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锂电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291264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