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占90%以上!燃料汽车巨头也在努力转型新能源汽车

这是新能源爆炸的第585篇原创文章。本文仅记录了“新能源爆炸”的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集团,不收费推荐股票,不代表客户管理财务。

今天的公司,真的忍不住太多的朋友在背景或评论信息反复要求覆盖,在某种程度上,它实际上是新能源爆炸必须覆盖公司,无论是行业,还是行业地位,还是连续四年股价下跌潜在的回报机会,没有覆盖,因为leo认为它的确定性不够强,也需要等待机会证明它在未来,爆发的机会。

这是上汽集团,中国目前乃至过去十几二十年的汽车销售冠军,但销售冠军的地位却岌岌可危!

 01 被市场判处死刑的上汽集团

很多朋友都应该熟悉上汽,甚至很多读者的车都是上汽集团旗下的品牌。

燃油车时代上汽有多辉煌?

总结很清楚:在过去17年的汽车销售计划中,它是中国市场的销售冠军,汽车出口连续7年排名第一,无论收入还是净利润,都与其他汽车制造商挂钩,甚至市场价值,燃料汽车时代,它基本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巨大的恶霸,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已经成为一个孤独的存在。在2018年市值超过3650亿元的高峰期之后,在接下来的四年里,每天都会有犹豫,努力工作后没有结果的孤独,以及投资者的虐待。

020年,占90%以上!燃料汽车巨头也在努力转型新能源汽车'

上汽集团目前的市值只有1750亿元。与2018年的巅峰时期相比,它无法与比亚迪的8000多亿元相媲美。就连同样被困在新能源汽车转型中的长城汽车也远远高于它。估值差距巨大。上汽集团的市盈率是10倍以上,比亚迪的市盈率是80倍以上,长城的市盈率是30倍以上。

上汽集团做错了什么吗?

什么都没做错!

只是时代呼啸而过的时候,没有人跟你打招呼。没人能想到新能源汽车的大浪潮在两三年内汹涌而至,把原本汽车行业不起眼的弟弟比亚迪推上了巅峰,把上汽集团这样的燃油车时代的霸主逼到了沙滩上。

但是上汽真的没有做错吗?

还是做错了,对新能源汽车这波大浪潮的反应太慢了!

当比亚迪和新势力在过去的两年里飞行时,上汽呢?

其实也推出了一些新能源汽车,比如智己和飞凡汽车。但是很多人都没听说过,更别说买了。上汽集团最成功的新能源汽车是五菱宏观mini ev!

不可否认的是,五菱这两年的宏观mini ev真的很受欢迎,甚至在周围看到很多,但它不能改变这是一个模型来处理双点政策,想依靠它赚钱或忘记,卖一辆车的利润可能不足以买一个家庭桶。

 02 错过风口的后果

本来上汽在混合动力方面有优势,2008年开始项目开发,2013年推出第一代 EDU(P1 然而,直到2019年,P2)混合动力架构 第二代年才迭代 EDU(P2), 2022 年推出 EDU G2 PLUS(P2)此时比亚迪的DM-i 它已经诞生,具有更高的成熟度,特别是低油耗性能,已经卖得飞起,一举跃升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

更不用说新能源汽车了,就连自主品牌也发展得不是很好。智己汽车和飞凡汽车这两个电动汽车品牌就不说了。很多人最多听说过,在路上很少见到他们。就连出售多年的荣威和明爵的发展也不错。

020年,占90%以上!燃料汽车巨头也在努力转型新能源汽车"

2023年,上汽集团的根仍在合资汽车,即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目前,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的销量仍占上汽集团的近50%,利润占70%以上。2020年,占90%以上!

020年,占90%以上!燃料汽车巨头也在努力转型新能源汽车'

这两年燃油车巨头面临的环境有多差,就不用赘述了。新能源爆炸的朋友应该很清楚。leo深入分析了为什么很多燃油车巨头被新能源汽车厂商杀了好几次,从上汽集团这几年的表现也可以清楚的看出来。

2018-2021年,收入分别为9021亿、8433亿、7421亿和7798亿,同比增速分别为3.6%、-6.5%、-1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0亿、256亿、204亿和245亿,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65%、-28.9%、-20.2%、20%。看起来2021年净利润表现不错,但实际上扣非也略有增长4.68%。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再次恶化,收入下降4.58%,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大幅下降37.8%。

2018-2021年和2022Q3年,毛利率分别为13.25%、12.15%、10.76%、9.63%、9.65%的净利率分别为5.45%、4.27%、4.04%、4.47%、3.36%。

想想也不要责怪上汽反应太慢,想让大象跳舞总是更困难,燃料汽车时代越成功,新能源汽车的转型越困难,很正常,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的燃料汽车巨头,现在也遇到了转型困难,相比之下,上汽的负担相对较轻。

此外,考虑到近年来上汽集团的市场技术路线,虽然到目前为止还不是特别成功,但它也为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市场对上汽集团持悲观态度时,也许我们可以乐观一点,一切都不会那么糟糕。

 03 虽然路很远,但它会到来吗?

一方面,目前仍作为合资汽车业务的基本板块,虽然确实承受了相对较大的压力,但在新能源汽车耐久性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之前,燃料汽车将永远占据一席之地,燃料汽车巨头也在努力转型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大众汽车,转型步伐相对较快和坚定,ID系列是性能。

此外,公司的自主品牌,尤其是荣威和明爵,并不是特别成功,但也不算太差。在过去的几年里,自主品牌在集团乘用车批量销售中的比例不断增加,2022年 年前11个月已经提升到了 17.6% 。

在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领域也有积极的布局,如下一代锂电池技术的布局,参与 QuantumScape、 Solidenergy、清陶等。 第二大股东共同开发智能驾驶算法;投资地平线、黑芝麻、晶晨半导体、智芯半导体等10多家芯片公司。

上汽集团在架构开发、智能驾驶、智能舱、三电充电、智能网络等领域实现了布局,不一定比竞争对手强,但至少有用。

020年,占90%以上!燃料汽车巨头也在努力转型新能源汽车'

知耻后勇,决心转型后,上汽也增加了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投入。2021年,上汽集团研发支出近206亿元,在中国汽车企业中排名第一,是比亚迪同期的两倍,吉利的四倍,基本都砸到了新能源项目。

公司专注于智能汽车技术底盘和零束软件,提供全栈或平台解决方案,打造了顺汽车行业第一个全栈技术解决方案——零束银河 4 1.包括中央集中电子架构,SOA 软件平台,全栈 OTA 以及网络安全和智能汽车数据车间,将于2024年在高端智能汽车上市。

此外, 公司新一代混合平台 EDU G3 也有望在今年推出,加快混合动力领域的追赶。

甚至企业文化也进行了重大整改,不仅大力推进干部年轻化,而且引入了狼文化和干部最终淘汰制度,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员工的活力。

可以说,目前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足够的转型决心,足够的技术储备,甚至足够的资源和人才。唯一的不确定性是能否推出一款了解消费者的车型,成为热门车型。

这样,上汽集团就有机会重估估值。依靠合资品牌,依靠自主品牌是不现实的,依靠五个菱宏观,别提了,靠智己和飞凡,也够呛。

哪个品牌?

不清楚,时间最终会给出答案,可能会有一个甚至几个流行的风格,也许没有一个。考虑到公司过去辉煌的历史和转型的决心,至少值得期待。

大象真的可以跳舞!

原创文章,作者:新能源大爆炸,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13195911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