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威来汽车首席执行官李斌一直强调不会推出不到30万款车型,但销售一款车型的现实必须通过改变“背心”快速推出低端品牌,实现销售快速增长,减少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威来主要品牌的影响。继“威来”之后、在“阿尔卑斯”之后,蔚来汽车的第三个品牌“萤火虫”如期而至。
近日,有关媒体报道称,威来将在安徽省滁州市建立的新工厂在猎豹汽车原厂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据滁州市有关部门介绍,威来汽车整车厂即将在此建设。当地招商局表示:“到3月和4月可能会有更多的信息发布。”
第三品牌以20万元以下为主
“萤火虫”是蔚来第三品牌的项目代号,定位于10万元~20万元市场。威来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秦力宏表示,“萤火虫”将于2024年第三季度在欧洲启动。
不同的价格和不同的天然产品实力。据报道,威来的第三品牌不同于主品牌和第二品牌阿尔卑斯,“萤火虫”将基于一个独立的新平台开发。
萤火虫项目实施后,蔚来至少将同时应用三个技术平台。从2023年开始,蔚来主品牌将全面切换到NT2.0平台,NT1,此前应用于ES6等车型.0平台将逐步退出;定位在20万元级的阿尔卑斯项目将应用蔚来NT3.0平台。根据威来之前的计划,第三品牌将专注于为欧洲用户定制A0和A00级电动汽车,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预计将于2024年大规模生产。
据威来内部人士介绍,“萤火虫”首先在欧洲销售,产品标杆大众POLO,如威来其他产品,支持更换模式和电池租赁;与主要品牌和阿尔卑斯项目相比,“萤火虫”的智能驾驶功能相对较弱,但与欧洲汽车公司相比,“萤火虫”的智能优势仍然明显。
当然,未来不排除第三品牌在国内市场上市。虽然第三品牌或多或少会对蔚来主品牌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更贴近百姓的价格可以更好地开拓市场,为蔚来汽车的销售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先做量
从2022年汽车制造新力量各品牌的年销量来看,“魏小理”仍能跻身一线阵营,但原本诞生较早的魏来在2022年落后于理想,相比之下,魏来的成绩相对较差。去年,魏来共交付了122486辆车。与15万辆车的目标相比,魏来的最终目标实现率为82%。
在利润方面,2022年初,威来赴港上市时透露,现金储备约600亿元,但2021年威来净亏损超过100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累计净亏损接近90亿元。巨大的损失和投资者的压力也使威来不得不选择推出更多的低成本新品牌。
然而,即使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威莱创始人李斌对威莱2023年仍有很高的期望。2023年的年销量距离宝马和奔驰的燃油车销量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雷克萨斯的燃油车销量超过2022年是非常自信的。2022年,雷克萨斯在中国累计销量为18.39万辆。据此计算,蔚来2023年的销售目标约为20万辆,销售目标增长约为63辆%。
作为一个高端新能源品牌,威来在新力量品牌中有点弱。单个品牌可以支持威来的价格部分非常有限,威来高端品牌面临的消费者也非常有限,因此威来推出的“萤火虫计划”也是合理的。
中信证券分析指出,从长远来看,预计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的影响有限,未来行业电气化和智能繁荣的上升趋势保持不变。该行业已进入稳定增长的新阶段。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安全升级带来的产品体验增加和成本下降是该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崔东树表示,随着中国特色新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稳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区域正开始从一、二线城市扩散到三、四级城市,从城市扩展到农村地区。乡镇地区的新能源汽车消费有很大的潜力挖掘空间。仅靠一、二线城市很难实现汽车对消费市场的显著提振。新能源汽车在三线以下城市的应用,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实际上非常方便。
然而,第一次进入这样一个中低端市场的威莱面临着不可低估的压力。与其竞争品牌、车型,不仅有零跑、哪吒等新力量,还有比亚迪、吉利等独立品牌新能源品牌,给威莱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可以说,中低端市场并不比威莱现有的高端市场好。
与2020年相比,随着新能源补贴的下降-2022年,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入以价换量阶段。特斯拉推动2023年新能源汽车成本曲线下降,加快行业技术创新进步,加快新能源市场适者生存。蔚来选择加快子品牌的发展,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抢占新能源市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未来的新能源淘汰赛中为自己提供更多的筹码。当然,越来越多的子品牌的出现也给威来的品牌运营带来了新的挑战。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平衡各子品牌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考验威来的整体规划能力。
原创文章,作者:汽扯扒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2/231151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