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价格下跌,电池企业仍在争夺锂矿

撰文|大蔚

编辑|凯旋

2月6日,上海有色网发布的数据显示,锂材料报价全线下降,碳酸锂(99.5%电池级/国产)跌1000元/吨,报463000元/吨;废钴酸锂电池跌1650元;/吨,报71250元/吨;电解二氧化锰跌100元;/吨,报16750元/吨;六氟磷酸锂跌5000元;/吨,报200000元/吨;锂电池级PVDF跌2500元;/吨,报296500元/吨;磷酸铁锂(动力型)跌1000元/吨,报147000元/吨。

距离2022年11月最高点59万元/吨碳酸锂价格下跌近13万元/吨,跌幅超过22%。

目前还不清楚这一轮碳酸锂价格的暴跌是否能改变新能源汽车的供需格局。国内很多机构认为,此时交易价格下跌是行业单季的正常波动,而不是价格拐点。2023年碳酸锂供需紧张局势将继续。但也有机构看跌,认为锂矿顶部已经出现,今年上半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会降到40万左右。

碳酸锂开始“退烧”

2015年以前,全球锂价基本维持在4万元左右。随后,新能源汽车数量大幅增加,锂需求大幅增加,导致价格大幅上涨。

2018年,新能源汽车迎来大爆发,整个产业链的扩张热情被彻底点燃。2021年,碳酸锂价格上涨430%以上。2022年,情况进一步失控,碳酸锂价格从年初的28万开始/吨最高涨至59万以上/元吨,翻了一番多。

碳酸锂价格的飙升使得电池成本飙升,压力逐渐从动力电池制造商转移到下游汽车制造商。汽车公司被迫提高价格,最终将成本压力传递给消费者,而上游锂矿成为2022年最大的赢家。

业绩预测显示,天齐锂业预计2022年净利润231亿元-256亿元同比飙升1011亿元.19%-1131.45%。这是天齐锂业上市以来最好的年利润,2018年最高年利润为22亿元。赣锋锂业预计2022年将盈利180亿元-220亿元同比增长244.27%-320.78%。扣除后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4984亿元.54%-636.14%,赚盆满钵满。

经过两年的飙升,自2022年12月初以来,碳酸锂价格终于迎来了一轮快速下跌。

根据上海钢联的数据,电池级碳酸锂在12月13日下降了2500元/14日,价格再次下跌1500元/吨,15日继续走弱,价格下跌2500元/吨,均价报55.75万元/吨。

12月28日,电池级碳酸锂下跌.45万元/吨至53.25万元/吨,近三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吨.4万元/吨。

1月9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跌破50万元/吨大关比2022年11月初的最高点跌了20%左右。然后下跌趋势继续,1月20日均价达到47。.5万元/吨。

春节假期过后,国内碳酸锂价格下跌不变。2月1日,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格下跌2500元/吨至46.9万元/吨未能守住47万元/吨大关目前已跌至46吨.3万元/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碳酸锂价格似乎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

价格拐点已经到了?为时尚提前?

即使碳酸锂价格下跌两个月,也不代表价格拐点已经到来,也不代表锂矿石供需关系发生结构性变化。

碳酸锂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上一轮的供应量。此外,由于春节因素的影响,开工率较低,许多电池制造商处于去库存状态。

2022年,锂矿新项目将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在扩产高峰期,在此期间,Grenbushes等大型海外矿山以及国内锂辉石和盐湖的产量增加。许多电池制造商在供应紧张的情况下获得长期协会订单,库存稳定。

与此同时,由于第一季度是电动汽车淡季,11 自1月以来,一些企业开始小幅去库存,生产排放下降,导致碳酸锂需求在旺季不会井喷。在这种情况下,碳酸锂的价格不可避免地会下降。然而,该机构预测,碳酸锂价格的低潮将在2月份,并将在3月和4月迎来生产旺季,预计碳酸锂价格将稳定和复苏。

价格下跌只是短期波动。2023年,碳酸锂仍将供不应求。产业链一环的电池企业很清楚这一点。因此,即使碳酸锂价格下跌,电池企业仍在争夺锂矿。

宁德时代最近一个接一个地采取行动。作为斯诺威矿业的重组投资者,宁德时代出台了超过64亿元的重组计划草案,参与了“高锂矿争夺战”;1月底,宁德时代还宣布,其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将投资建设广东省佛山市一体化新材料产业项目,总投资不超过238亿元。

宁德时代还在青海和四川成立了锂矿子公司,拥有丰富的锂资源,锁定了许多锂矿。此外,宁德时代还在海外寻找采矿,赢得了北美锂业和澳大利亚锂矿企业Pilbara的部分股权 Minerals、加拿大矿产巨头Neo Lithium和澳大利亚锂业上市公司Global 海外锂矿公司的权益,如Lithium。

国轩高科技在宜春投资建设矿产开采和碳酸锂加工厂,在内蒙古乌海投资建设负极石墨生产线,通过材料、制造和技术降低成本,通过电池回收和梯队利用技术扩大材料获取渠道,实现成本优化。

比亚迪也开始在海外寻找矿产资源。2022年初,比亚迪以6100万元中标智利锂矿开采合同,购买8万吨金属锂产量配额。此外,比亚迪还投资30亿元获得盛信锂能5%上述股权。据报道,比亚迪在非洲寻找了6座矿山,碳酸锂产量可达100万吨,每吨碳酸锂装载价格可低于20万元。

车企在“囤矿”方面也不甘示弱。2月1日,通用汽车公司将前往美洲锂业公司(Lithium Americas)投资 6.5 亿美元(约 44 1亿元人民币),萨克帕斯锂粘土矿将在内华达州共同开发,这是美国最大的已知锂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锂矿之一。据统计,这也是汽车制造商为确保电动汽车原材料供应而进行的最大投资。

国内造车新势力蔚来也以1200万澳元认购了澳大利亚矿业公司Grenwing Resources 12.16%为了加快阿根廷位于阿根廷的San 盐湖锂项目Jorge勘探计划。

就数量而言,碳酸锂资源供应充足,但需求方增长过快,远远超过供应增长。为了寻求“稳定” 电池制造商和汽车公司只能被迫囤积供应,以确保产能。

然而,囤积也给行业带来了“虚假繁荣”。亿威锂能源董事长刘金成博士在行业峰会上指出,预计2024年全产业链产能过剩。随着补贴的退出,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能结束快速增长,需求下降,这是影响碳酸锂价格的核心因素。

浙商证券指出,2023年上半年,电池级碳酸锂仍将保持供需紧张,下半年可能出现供过于求。预计锂资源边际供过于求可能发生在2023年下半年。

新材料“破局”

除了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变化外,2023年碳酸锂价格逐渐下降,新材料、新技术对锂材料体系的长期影响不容忽视。

其中,钠离子电池的优势逐渐凸显。

钠离子电池最大的优点是“便宜”。据估计,钠离子电池的成本预计为0.8-0.9元/Wh,远期预计将降至0.5元/Wh。此外,业内人士表示,锂电池在高价运行时成本接近1元/Wh。这也意味着未来钠离子电池的成本可能只有当前锂电池成本的一半左右。

同时,钠电池在低温性能、快速充电和集成效率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但能量密度略低,适用于储能、两轮车等电池体积和重量要求较低的场景。

各种线索表明,2023年是钠电池产业化的第一年,预计出货量约为10GWh。主要电池制造商和汽车公司也在积极布局钠离子电池,以寻求成本平衡。

宁德时代党委第一书记、董事长助理孟祥峰提到,公司通过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解决了部分锂资源供应紧张和锂价格飙升的问题。

2021年7月底,宁德时代发布了第一款商用钠离子电池,计划于2023年实现产业化,能量密度达到160KW/kg。

BYD还计划在2023年第二季度大规模生产钠离子电池。其动力电池公司弗迪电池负责钠离子电池的研发和大规模生产。目前,钠离子电池正处于样品验证阶段。

燃料电池除钠离子电池外,还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技术路线之一。氢能在未来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必然会占据一席之地。在一些富氢地区,进一步提高燃料电池的比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锂电池的需求。

因此,从长远来看,碳酸锂价格回归正轨只是时间问题,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也将迎来更健康的结构配置。

原创文章,作者:零碳风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2/17184867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