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就是灵魂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

雷军,就是灵魂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

作者张之栋

崔力文负责编辑

编辑丨别   致

1/雷军花在车上的时间,最缺的是时间。

“有1/在手机、物联网和高端方面,1/2在汽车上,1/在其他事情上。”

不久前的小米投资者日,雷军亲自曝光了自己的工作状态。但与人们预期的不同,雷军没有All in进入造车计划。

出乎意料的是,这是合理的。雷军作为“造血”心脏、手机、智能家居等核心业务,不能轻易授权。更重要的是,新的小米汽车业务更像是一个无尽的“吸血狂”。

雷军,就是灵魂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

2021年3月30日,雷军宣布小米集团将成立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1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

在2月9日的小米投资者日,雷军表示,2022年,小米汽车等新业务共投资30多亿元,R&D团队2300多人。到2023年,预计小米汽车等新业务的成本投入将达到 75~80 亿元。

小米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花钱如流水”的真谛。只是弓没有回头箭,事情到此为止,不得不发。

近日,据知情人士透露,小米已接近破产宝沃汽车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目前尚不清楚小米和宝沃是如何达成协议的,但有传言称,政府强行向小米取消了宝沃资格。

对此,小米公关部表示不予置评。但接近万事俱备的小米汽车,却真正迎来了造车的关键时刻。

01

雷军,就是灵魂

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是垫脚石。倒在黎明前的自游家,因为缺乏生产资质,竹篮打水一场空。

然而,在目前的情况下,小米汽车不需要太担心。毕竟,小米汽车之所以能在北京定居并大张旗鼓地建造工厂,必须有一个彻底的方法——无论是否经过政府的特别批准,小米汽车制造都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

雷军,就是灵魂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

首先,这里要说的是,小米绝对可以造车。

毫不夸张地说,当善于“顺势而为”的雷军把自己一生的所有声誉都押在上面,喊着“为小米汽车而战”时,小米汽车已经成功了一半。

为什么?

与以往的汽车圈不同,新时代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随着消费观念和营销方式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狼效应”。特斯拉和华为也是如此,蔚来和理想也是如此。

从金山软件到小米手机,再到现在的小米汽车,雷军实事求是的企业家形象并不弱于余大嘴、李斌、李翔之流,甚至“雷斯克”的名字也开始在汽车圈广泛传播。

雷军,就是灵魂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

但小米毕竟是第一次涉足汽车行业。面对陌生的领域,即使雷军热血沸腾,也无法改变他的“学生”身份。

因此,在小米汽车的早期阶段,如何吸引人才,吸引什么样的人才,是第一步。

据了解,小米汽车至少吸引了前吉利研究院院长胡正南、前极狐汽车总裁于立国、前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周宇三位传统汽车公司高管。

不像百度和吉利合作造车,也不像华为躲在后面推广“智能选车模式”,大小米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道路——自主研发和自主制造。

毫无疑问,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人和”将成为小米必须克服的第一个困难。

雷军,就是灵魂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

根据计划,小米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批量生产,因此2023年下半年可能会看到真正的汽车。如果你下定决心“咬紧牙关”,赶上今年上半年的上海车展,应该没有问题。

但无论如何,在特斯拉宣布大幅降价的那一刻,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02

高端,并非不可能

消费者对小米汽车最大的期望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颠覆”二字。虽然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在上升,但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也在一路上上涨。因此,天生就有“性价比”标签的小米汽车,在消费者心目中隐约有成为“价格屠夫”的趋势。

然而,许多消息传来,小米汽车似乎不想继续走小米手机的老路。

雷军,就是灵魂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

事实上,汽车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三点:品牌、产品和价格。在这个品牌溢价尚未成熟的新能源汽车时代,价格和产品进一步成为消费者重视的两个重要指标。

不久前,据晚报道,小米汽车的第一辆车是中型滑背车,内部代号Modena (摩德纳)目前正在讨论的内部方案是:一个版本26万~价格区间30万元,另一个版本超过35万元。

不难理解小米想成为高端汽车的心情,但令人尴尬的是,特斯拉同时发布了降价政策。Model23万起 3.Model26万起 Y,直接“钉死”标杆价格。

产品实力不明,价格不符合预期。在第一波价格战中,这样的小米汽车将首当其冲。

雷军,就是灵魂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

每个人造汽车都想成为高端汽车,但它受到了市场的教育。高端,是品牌效益的积累,叠加稀有昂贵的产品力量,最后是高价格。

纵观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蔚来处于中高端地位,站稳了脚跟;理想是基于产品的准确定位,可以算是上半部分。但必须看到的是,小鹏、飞凡、蓝图、零跑、哪吒等。,随处可见影响高端“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对于小米本身来说,如果只依靠自动驾驶、智能驾驶舱、大容量电池等“新产品力量”,其高端汽车产品就不够有说服力。

更何况现在是价格战开始的第一刻,像愣头青一样撞上了高端游戏的战场,小米汽车的结局,大概率会“伤敌800,自损1000”。

雷军,就是灵魂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有趣之处在于,一切都是可能的。

小米汽车进入中高端车型并非不可能,甚至可能飙升。但对于今天的市场模式,如果小米汽车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这条激烈的轨道,那么“15”~20年世界前五名的目标真的被怀疑是“夸海口”。

另外,更紧急的问题是:时不我待。当小米还在犹豫怎么定位的时候,朋友的车钥匙已经直接交给了消费者。

03

什么时候,什么时候?

我不得不承认,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让所有传统汽车公司都措手不及。在特斯拉的领导下,以魏小理为首的汽车制造新力量不仅从商业模式、营销手段甚至交付节奏上重新制定了游戏规则。

在这种日新月异、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谋定后动没有错,但获利者往往更倾向于“快、准、狠”的打法。

至于小米车的天时,就是现在。

雷军,就是灵魂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

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小米车晚吗?

公平地说,小米汽车在人力、物力、财力甚至营销方面都没有问题。而且有雷军,小米汽车的起点肯定比任何造车新势力都高很多。

然而,当人们的心理预期慢慢上升时,小米的产品、价格和交付最终未能达到最佳状态,结果可想而知。

2023年,价格战正式开始。然而,整个市场不仅加速了价格和硬件配置,还控制了时间,尤其是上市和交付的节奏。

雷军,就是灵魂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

以理想的L7为例,商店可以在市场上试驾,实车可以在月底交付,节奏感可以直接拉满。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你不仅可以看到真正的汽车,还可以触手可及,可以付费。谁不想拥有这样一个光滑顺畅的取车过程呢?

在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也许我们应该争分夺秒。

出乎意料的是,小米春季新闻发布会即将举行;小米汽车部分的展示,也应该期待。毕竟,在这段时间里,行业、市场、消费者积累了足够的问题,小米汽车很可能不会错过这样一个正式发言的机会。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小米造车也是如此。当一群做事的人聚集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相当不错的产品,却最终白白错过了一个好机会,很可能连牌桌都上不去,何必来呢?

今年1月3日,雷军在给集团全体员工的信中提到,2023年是小米开启新发展周期的一年,也是进入深水区的一系列深刻变化。集团正处于新殿堂的门槛和新阶段的起跑线上。

而这段话,也特别适合小米车。

根据雷军的计划,小米将以自动驾驶为突破口,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进入市场。有些人用人,花钱。无论小米是否会成为自动驾驶行业的第一梯队,2023年都将成为其“生死存亡”的一年。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炸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万辆.9%和93.4%,连续八年保持世界第一。

好消息是,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继续提高,整体环境条件仍然良好。但在硬币的另一边,特斯拉的混乱,许多汽车公司咬紧牙关坚持,在牌桌上的位置竞争,将变得更加残酷和现实。

小米车准备好了吗?时间真的不多了。

原创文章,作者:C次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2/17184859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