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长安汽车正式宣布与华为合作后,江淮汽车也于12月初宣布加入华为“朋友圈”。
江淮汽车宣布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签订智能新能源汽车合作协议。江淮汽车负责合作车型的产品开发。具体分工以华为终端与/或关联公司与江淮汽车签订的相关协议为准。
除长安和江淮外,华为还邀请赛力斯、奇瑞、江淮和北汽的几家合作伙伴投资新公司,并表示愿意加入一汽集团。华为“车圈联盟”快速扩张引起了市场对华为未来在汽车领域行动的关注。不断抛出“橄榄枝”之后,谁会成为下一个加入华为的人?“朋友圈”的车企?“含华量”浓度越来越高,汽车公司会有什么变化?
▍继续扩大朋友圈
在11月底的新闻发布会上,华为首次正式发布了鸿蒙智能汽车技术生态联盟——鸿蒙智行可以看作是智能选车模式的新升级。在新闻发布会上,余承东确认了华为智能汽车业务(汽车BU)核心业务的分拆。
图片来源:鸿蒙智行
华为在公告中表示,智能汽车选择业务的合作伙伴将陆续加入合资企业。原则上,华为将不再从事与合资企业竞争的业务,这意味着汽车BU将开始独立运营。
然而,新公司仍由华为控股,持有至少60%的股份,并逐步向现有战略合作伙伴汽车公司和具有战略价值的汽车公司等投资者开放股权。其他投资者持股比例之和不得超过40%。具体股权比例、投资金额和期限由双方另行讨论。届时,新公司将成为股权多元化的公司。
图片来源:问界汽车
对此,华为终端BG CEO、BU董事长余承东表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这一变化为变成开放平台的汽车BU安装了一个‘火车头’,华为相关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可以更快、更准确地结合行业痛点,加快技术和能力的商业化。预计将有更多的汽车公司和其他行业合作伙伴加入,大家一起‘造好车’。”
各方对华为新公司的股份邀请有不同的反应。赛利斯表示,他已收到共同投资邀请,并正在积极论证参与投资和合作的相关事宜。江淮汽车宣布与华为终端签署智能新能源汽车合作协议,确认加入华为“朋友圈”。目前,北汽和奇瑞尚未对华为成立新合资企业做出回应。
▍以“含华量”定未来?
据了解,鸿蒙智能银行模式的合作伙伴已包括赛力斯、奇瑞、北汽和江淮。然而,从几种合作模式的角度来看,合作内容的重点是不同的。
其中,包括M5在内的华为和赛力斯联合打造AITO问界品牌、M7和即将推出的M9主要细分为新能源SUV车型;华为和奇瑞的合作目标是纯电动轿车和SUV车型。智能S7已成为第一款车型,后续还将推出其他车型;北汽蓝谷将推出细分领域的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与江淮汽车合作开发的是更大的新能源MPV车型,价格将达到100万。
图片来源:智界汽车
这也让市场上有很多比较的声音,“含华量”高低反复讨论。虽然华为已经在车型上进行了差异化布局,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还没有,几乎所有合作车型的卖点都集中在华为的授权上“黑科技”。
因此,合作模式的关键在于“含华量”,也就是说,汽车公司是否会给华为足够的主动权和控制权,这也是华为和其他汽车公司容易分歧的地方。
图片来源:鸿蒙智行
除了深入介入产品的定义、研发和设计外,华为还依靠自己的渠道进行销售。因此“含华量”其水平也被客户视为购买车型的重要参考之一。华为显然希望鸿蒙智兴的品牌和产品系列能够发挥集团优势,在市场上形成完美的产品矩阵。
随着华为“造车朋友圈”扩张,鸿蒙智行旗下品牌可能在汽车市场形成不可忽视的品牌“新势力”。但在新的商业模式和格局下,是否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还是难以平衡的内耗,尚不清楚。
原创文章,作者:车市睿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1117139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