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两极分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2022年的中国汽车市场,无论是供应链的堵塞和疏浚,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高,还是各品牌年销售排名的变化,都表明中国汽车市场的淘汰赛进入了加速阶段。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预计将实现小幅增长,但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细分市场增长将显著放缓,汽车公司在市场上的两极分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在汽车行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一些品牌乘势而上,一些品牌定格在2022年,一些汽车公司有机会在2023年赢得一线活力。

▍边缘汽车企业或挣扎或离开

纵观近年来新势力的发展,有新势力甚至没有挺过资格赛,博郡、赛林、拜腾等相继出局。2023年,许多二线新势力汽车公司面临被淘汰的危机。此外,一些传统势力中的边缘品牌难以适应生活环境,国内汽车市场可能会掀起新一轮的破产浪潮。

023年中国汽车市场两极分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图片来源:自游家

去年12月,“公司关闭,人员遣散”的消息在新势力中传出,随后官方宣布,自游被划分为“破产阵营”。然而,后来有报道称,创始人李一男还没有放弃,仍在寻求“OEM”生产的可能性。然而,即使生产资质得到了解决,“破产”一次的自游家庭仍然不太可能重返赛道。

2022年,威马也陷入了多事之秋。早些时候,威马董事长沈辉发表内部信函称,为了应对财务压力,运营成本将通过一系列财务措施降低,包括M4及以上管理者主动降薪和发放50%其他员工支付基本工资70英镑%基本工资,取消年终奖金等。此外,与吉利的诉讼败诉,供应商申请冻结威马资产,使其业务更糟。

023年中国汽车市场两极分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图片来源:威马汽车

从2019年的威小理威到2022年的边缘化,威马只交付了一项,无法与威小理竞争。2023年,威马力求反向借壳Apolo智能旅游集团实现港股上市。如果再生变量,很有可能出局。

恒驰汽车也面临着困难。根据公司2022年底的一份公告,已向客户交付324辆恒驰5辆,但这些交付数据在新能源市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此背后,恒大汽车员工停薪、公司解散等负面消息不断出现。

在造车的道路上,恒驰投资超过474亿元,其母公司恒大集团负债超过2万亿元。

023年中国汽车市场两极分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图片来源:恒驰汽车

恒驰执行总裁高景深虽然表示:“受疫情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因素影响,恒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公司积极应对,积极调整发展战略,通过科学减少员工,优化结构,实现更健康、更高效的发展。” 然而,市场上的许多谣言使消费者对其缺乏信心,“年产销500万辆”的目标更是遥不可及。

此外,高合、爱驰等新车品牌的销量令人担忧。这些新车企业能坚持多久,也是业内经常提到的话题。

除了新势力陆续出局外,力帆、中泰、悦达起亚等车企在2022年也相当艰难,几家车企已经退市或破产,分别是广汽菲克、广汽讴歌、宝沃和观致。

▍特斯拉在新年淘汰赛第一枪开始

刚刚开始的1月6日,特斯拉宣布降低其国产车型的价格,最高降幅为4.8万元,Model 3、Model Y的起价创历史新低。随后,1月13日,特斯拉还降低了欧美多个市场的价格。

特斯拉率先宣布降价,使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竞争激烈阶段,再次引发新能源汽车价格战。面对特斯拉的降价,许多制造商陷入了两难境地,跟进降价无疑将进一步加剧目前仍在亏损的盈利能力。

相比之下,除了特斯拉、比亚迪等龙头公司外,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公司都面临着“卖得越多,损失就越大”的局面。许多大型汽车公司仍然有“剩余”,但它们对汽车制造的新力量有更明显的影响。

特别是对于一些还没有站稳脚跟的二线新势力品牌来说,在特斯拉价格下跌、竞争力增强的情况下,可回转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023年中国汽车市场两极分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图片来源:特斯拉

在特斯拉“鲶鱼”的搅动下,价格战可能成为下一场新能源汽车淘汰赛的重要因素。

分析普遍认为,即使2023年仍能保持增长,并非所有汽车公司都能享受到同样的总红利,淘汰和洗牌是不可避免的。中信建投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程似奇预测:“洗牌期不会太长”。他预计,从2023年下半年到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资本和产业发展的上升周期。随着汽车消费品属性的增强,其产品定义更加复杂,龙头企业的优势和壁垒将更加完善。

原创文章,作者:车市睿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2/15204761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