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刘超
制作牛刀财经(niudaocaijing)
2023年,长安汽车设定了销售280万辆车的目标,这并不容易实现。
虽然2022年长安汽车销量创下近五年新高,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合资汽车公司长期生产销售低迷;短期内难以解决“缺芯、贵电”等问题;现金流问题逐渐出现,对高端市场缺乏“热风格”等影响。
最近,长安汽车公布了1月份的产销数据。从结果来看,长安仍然不容易。
1、业绩增长背后的遗憾:合资企业产销低迷
1月30日晚,长安汽车发布2022年业绩预测,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3-87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05.49%-144.9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9-同比增长1353亿元.97%-220.67%。长安汽车对其自主品牌汽车业务业绩的提升进行了解释。
(来源:公司公告)
与此同时,2022年长安汽车共生产229.84万辆同比增长00.36%,累计销售234.62万辆,创下近五年来的新高。总体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但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成为该公司去年最大的遗憾。
事实上,2022年,长安福特先后推出了新一代蒙迪欧、新四缸发动机、新福克斯、新探险家等车型,旨在挽回下滑。事与愿违,长安福特的销量依然不可阻挡地下滑。
数据显示,2022年7月以来,长安福特销量连续6个月下降,12月下降48.25%,几乎腰斩。全年共售出25元。.同比下降17万辆.6%,2016年峰值销量仅为27左右%。
长安马自达的销量也不乐观。其产品存在更新周期长、电气化程度慢、智能配置水平滞后等“老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新产品涌入,长安马自达的处境越来越艰难。数据显示,2022年 长安马自达年销售100年.同比下降214万辆.43%,近五年来也创下了最低水平。
2022年,两家合资企业单月正增长仅2个月,其余10个月均为负增长。
(来源:公司公告)
2、未来两大难题有待解决:“缺芯、贵电” 现金水平下降
由于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汽车级芯片上下游供需失衡。汽车公司遭受了原厂价格上涨、产能不足、交货时间不确定等问题。
目前,供应链稳定风险已成为困扰长安汽车的主要问题之一。“缺芯、贵电”和部分零部件供应不稳定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发展。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2022年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由于芯片、电池等问题,长安汽车前三季度减产60%.6 一万辆。据了解,长安汽车的一些产品已经安装了很多车辆,因为缺少芯片或其他关键部件,但“零件”仍在路上。
长安糯玉米,长安UNI-V等热销车型,提车周期一度达到3个月。阿维塔 11、深蓝 SL03 其他车型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长安汽车表示,这种现象仍可能分阶段持续,生产和供应仍面临压力。
此外,长安汽车现金流问题也逐渐出现。
财务报告显示,公司2021年投资现金流净额-14.89亿元同比下降141.31%;净融资现金流-25.96亿元同比下降136亿元.84%。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净增加188.62亿元同比下降11亿元.43%。
2022年现金流依然严峻。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7。.83亿元同比下降83亿元.32%;融资活动净现金流-8.56亿元同比上涨55亿元.62%;投资活动净现金流-21.同比下降950亿元.67%;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净增加8.同比下降953亿元.67%。
不理想的现金流将限制公司的创新和成长能力,同时极大地考验长安的成本控制能力。
(来源:公司财务报告)
销售成本转化率低也是长安目前存在的问题。自2020年以来,长安汽车销售成本增速明显超过收入。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占收入的4%.68%,长城汽车的数据为3.92%。
考虑到销售费用,长安调整后的“毛利率”为20.4%降为15.69%,长城汽车的“毛利率”是19.92%变为15.98%。由此可见,长安的销售成本转化率较低,需要优化和探索销售模式。
3、市场缺陷:产品不强大,依靠UNI系列难以实现高梦想
吉利和长城都成功地在高端市场“拓展领土”。他们的高端品牌凌克和WEY在高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长安汽车还推出了UNI系列产品,以提升品牌形象。然而,经过近三年的努力,长安UNI系列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
2020年,“承载”了长安冲高车型UNI-T正式上市,起价刚过10万,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端产品。
凭借性价比优势,销量迅速超过1万辆,但这种势头只持续了几个月。2021年月均销量仅8000多辆;2022年,更惨淡,月均销量只有4000多辆。据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前提是营销过度,产品实际性能不足,让消费者失望,口碑下降,销量持续下降。
长安汽车后来推出了UNI系列旗舰SUVUNI车型-K的意图是恢复衰退。UNI-K的价格超过15万,接近吉利的灵科01,前者在尺寸和空间上更有优势。
遗憾的是,UNI-K的销量从未上升。月销量达到6000辆后,踏上UNI-到目前为止,T老路的月销量一直保持在2000辆左右的水平。这款车的产品问题在于没有真正说服消费者,在麋鹿测试之初,UNI-K同一侧两轮离地,制动两个后轮同时抬起,长安汽车的解释未能消除车主的担忧。
后来,UNI系列的第一辆车UNI-V于去年3月上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7月份销量超过1万辆。目前的市场表现还算不错。在传祺影豹、吉利星瑞等同类汽车产品的竞争下,这样的成绩能持续多久还存在不确定性。
2月11日,长安UNI-V智能电iDD、UNI-K智电iDD开始预售,长安汽车的混合动力车型能否赢得车主的青睐,未来还需要观察。
目前看来,长安汽车如何实现冲高的梦想并不难。
近日,天眼调查显示,长安汽车“水陆两栖混合动力汽车能源控制装置、汽车、船舶”专利获得授权。据报道,该专利具有功率调节范围大、能源利用率高的特点,可以保证两栖混合动力汽车的高效能源利用和充足的动力。
(来源:天眼查)
该专利的授权有利于技术的改进,可以增强车辆的越野性能。但未来能否为长安汽车带来销售增长仍需观察。
其实,早在2019 在CES展上,长安汽车展示了长安UNI的两栖版-T。长安UNI-T的整体销量呈“高开低走”的趋势。此外,一些国内制造商推出了具有“水陆两栖”能力的品牌,如比亚迪品牌仰望SUV U8、重庆嘉陵“山猫I代”8X8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北汽BJ5022XZHE水陆两栖车。
2023年,长安汽车设定了销售280万辆的目标,在去年销量的基础上增长了19辆.65%。但根据最新公布的产销数据,1月份公司汽车销量为171805辆,同比下降38辆.03%;与去年12月的数据相比,环比下降32.83%。
随着传统燃油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退出,汽车行业的“缺芯、贵电”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汽车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长安汽车仍面临着实现2023年目标的巨大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牛刀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2/152047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