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市场今日收盘,上证指数全月上涨5.39%,创2010年以来最强开局。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数月线涨幅分别为8.94%和9.97%。
从今天的盘面来看,北交所个股全线走强,北证50指数涨幅超过5%,4只个股涨停,20多只个股涨幅超过10%。北交所个股走强也带动了风险投资概念股尾盘变动,创业黑马涨幅超过10%,中迪投资和京投发展涨停。
光伏等轨道股反弹,钙钛矿电池方向领涨,奥联电子涨10%以上,京山轻机涨停。人工智能概念股继续活跃,ChatGPT方向领涨,赛为智能,汉王科技均连续两板。板块方面,北交所概念、钙钛矿电池、教育、ChatGPT概念等板块涨幅居前。
在下跌方面,芯片、数字经济概念股进行了调整,成迈科技、兰起科技等大幅下跌。此外,许多业绩预亏损股大幅下跌,金一文化、京兰科技等跌停。旅游,CRO、国有资产云、半导体等板块跌幅居前。总体而言,个股涨跌较少,两市近2800只个股涨跌。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下跌0.42%,深成指下跌0.8%,创业板指数下跌1.26%。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9002亿元,较上交易日下跌1619亿元。北行基金全天净买入101.4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60.77亿元,深股通净买入40.67亿元。
01
多只股票业绩爆雷
昨日高开低走后,今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不少股票因业绩爆雷而跌停。
周一晚间,A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的业绩预测,公布的预亏损金额超过2000亿元。航空、房地产、钢铁、电力等行业已成为亏损大户。
在预亏损方面,航空公司仍然是目前的“预亏损之王”。1月30日晚,三大航空公司披露了2022年的业绩预测。2022年,中国国航、中国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总亏损超过100亿元,预亏损1033亿元至117亿元。2022年,海航控股、春秋航空、吉祥航空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此外,前龙头猪企正邦科技。2022年,正邦科技净亏损预计亏损110亿元至130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8.2亿元。
总的来说,业绩雷大多在预期之内,比如几大航空公司,市场早就预计会亏损,所以今天股价没有大幅下跌,属于“坏消息”。
然而,由于“业绩爆炸”,一些股票确实大幅下跌。例如,佳沃食品收盘价下跌19%以上,预亏损10亿元~16亿元;左江科技下跌17%以上;金一文化、京兰科技、华软科技、步长制药等多只股票昨日披露业绩爆炸或低于预期,今日均以跌停收盘。
在预期方面,以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链和以煤炭和石油为代表的传统能源产业尤为突出。
然而,市场上总有“意外”,业绩突出的白酒板块今天也集体跳水。贵州茅台的业绩下降了2%以上,扭亏为盈ST皇台跌停,泸州老窖、五粮液、古井贡酒等。市场观点认为,春节前白酒股的大幅上涨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节后躁动的空间。
此外,香港股市今天的走势也很糟糕。三大指数在小幅上涨后继续下跌。恒生指数一度下跌近2%,恒科指数一度下跌超过2%。虽然尾盘有所上涨,但截至收盘时,两大指数未能转红。京东、网易、比利、腾讯、阿里等大型科技股均全线下跌。
02
超级央行周“压制”股市
除A股港股外,美股隔夜走势也不尽如人意。
截至当日收盘,三大股指集体下跌,标普500指数下跌1.30%;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96%;道琼斯指数下跌0.77%。
大型科技股集体回调,苹果下跌2.01%,微软下跌2.20%,谷歌-A亚马逊下降了2.45%,亚马逊下降了1.65%,特斯拉下降了6.32%,Meta下跌3.08%。芯片股集体下跌,英伟达下跌近6%。AMD、应用材料、安森美半导体、美光科技跌3%以上,格芯跌3%以上,阿斯麦跌2%以上。
在新闻方面,今年第一个超级央行周压制了风险资产的上涨。
本周是今年第一个“超级央行周”,市场非常关注美联储、欧洲央行和其他世界主要央行的行动。目前,美联储预计将再次加息25个基点,并将利率提高到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将继续加息50个基点。
尽管欧洲和美国的通货膨胀已经下降,但实现最终目标仍然很遥远,主要央行前面的道路并不容易,需要在抗通货膨胀和稳定经济之间保持平衡。
事实上,海外经济体抵御通货膨胀的关键任务尚未完成。随着通货膨胀的下降,市场过早押注主要央行将在今年晚些时候降息,但21财经认为,过早放松财务状况不是好消息,这可能会使央行抵御通货膨胀的努力失败。短期加息风险仍然给风险资产带来压力。
除了通货膨胀,美股科技股的财务报告也有爆雷风险。
本周,苹果、谷歌、亚马逊、Meta四大科技巨头都将公布业绩。在英特尔财务报告“爆炸”之前,市场对2022年科技股的业绩并不乐观。同时,由于疫情限制、供应链挑战、美元走强等因素,各公司第一财务季收入也可能受到影响。
摩根士丹利最近也提示了迈克尔的风险·威尔逊(Michael Wilson)领先的战略家团队在研究报告中写道:“(美国股市)投资者似乎忘记了‘不要反对美联储’的基本原则,这可能会在本周发挥提醒作用。如果投资者仍然选择直接鄙视美联储,那么本月才加入股市上涨的投资者将会非常失望。”
03
关注哪些热点题材?
最后回到a股走势,可以发现近两天市场出现了新的热点,ChatGPT概念及其驱动AIGC(AI资金对生产内容的关注度显著提高。此外,光伏、智能制造等轨道方向再次活跃。
总的来说,市场风格进一步倾向于成长型股票的主导地位。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成长型股票内部也呈现出轮换趋势,早期强劲的数字经济和半导体方向遇到了不同的回调。因此,目前的市场仍应以冲击上升的结构来看待,相关热点仍在继续良性的轮换趋势。
一方面,春节过后,价值风格进入炒作现实阶段,即从以往的贝塔市场逐渐向阿尔法市场倾斜,成长型股票的方向仍处于炒作预期阶段。
另一方面,随着海外通胀压力减弱的窗口期和国内增长预期的逐步稳定,一些预计将受益于产业政策支持的细分增长领域预计将继续表现良好。金融协会评论指出,后续关注的焦点是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科技增长方向。
对于后续投资,中信建设投资陈果建议优先考虑第一季度的机会,重点关注价值板块。2023年,环境将显著改善,估值端可能略有扩张,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价值股可能在第一季度开始表现。房地产股有机会,但很难成为一条强大的新主线,或者找到股票,房地产链关注销售端,与家电、装饰有关。
从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仍在快速增长。现阶段,如果估值调整,仍可把握;半导体行业的核心问题是替代率。最后,整个行业将逐步改善,这是一个整体机遇。
原创文章,作者:证券之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2/011842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