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通过天眼获取信息。原珠海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股东黄章已退出股份,并与他一起退出。珠海宏华新动能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天音通信控股有限公司、海通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司等股东,吉利武汉星纪魅族科技有限公司成为珠海魅族唯一的股东。
与此同时,公司的主要类型也改为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企业,即有限责任公司,这也标志着魅族进入了吉利领导的新时代。
早在去年7月,吉利旗下的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就以79.09%的股份控制了珠海魅族,但名义上双方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仅仅五个月后,吉利就完成了对珠海魅族股权的完全控制。
归根结底,吉利之所以如此积极地收购魅族,是因为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虽然吉利在传统燃油汽车市场的地位非常稳定,但他们在新能源转型方面并不顺利。
2015年,吉利启动蓝色吉利行动,确定五年后新能源车型年产销180万辆,电气化率90%。不幸的是,他们在2020年只销售了6万多辆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油改电车型。
为扭转局面,2021年吉利基于SEA浩瀚平台发布了高端纯电品牌极氪。从目前品牌整体销量来看,表现还是不错的。同时,吉利还发布了新的智能吉利20259龙湾行动计划。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和新能源补贴的下降,吉利今年的工作重点必然是加快电气化转型。
然而,如果你想建造一辆好的电车,除了汽车的基本硬件技术,软件造诣也非常重要。毕竟,智能是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最大的区别之一。
尽管基于吉利的发展GKUI吉克智能系统创建的智能驾驶舱在体验和完成方面并不理想。因此,拥有丰富软硬件适应经验的手机制造商自然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华为鸿蒙智能驾驶舱的成功足以证明这一点。
收购魅族可以让吉利吸收相关技术人才开发自己的智能汽车。同时,吉利也可以效仿比亚迪,从事销售手机的副业。要知道,2021年,比亚迪864.5亿元的收入近38.3%来自手机零部件和装配业务,可见副业也是增加汽车公司收入、提高集团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手段。若吉利能盘活魅族,也许真的能从它的手机业务中尝到甜头。
尽管手机业务的发展陷入瓶颈,但魅族在去年10月发布了基于魅族的手机业务Flyme系统打造的FlymeAuto根据魅族自己的说法,汽车系统希望公司在未来能够转变为具有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集成体验的智能生态品牌FlymeAuto该系统将专注于智能驾驶舱、智能旅游等领域,并帮助汽车品牌从电气化向智能化转型。
即使在新年即将到来的日子里,魅族珠海总部大楼也专门挂着未来Flyme要ALL in AUTO宣传横幅。吉利渴望合作的暗示太明显了。
原创文章,作者:买车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1/122137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