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威来汽车(又称威来)公布了2022年12月及全年的汽车交付情况。到目前为止,威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又称威小理)三大品牌的新车制造力量全年都揭开了面纱。
根据2022年初的计划,蔚来汽车的销售目标是15万辆,而小鹏汽车则是保25万辆,冲击30万辆
七财经注意到蔚小理三个品牌的销量Flag都没有实现。其中,小鹏去年只交付了12.08万辆,比25万辆的最低目标低50%以上。除了交付量问题,魏小理还陷入了资本寒冷、亏损加剧的漩涡。
01
理想交付量最高,同比增长近50%
近日,造车新势力蔚小理陆续公布2022年12月及全年交付量。
其中,理想汽车去年全年交付13.32万辆,较2021年同期增长47.2%,在交付量和同比增速方面居三家汽车企业之首。
与2022年交付12.08万辆汽车相比,小鹏汽车同比增长23%,三家汽车公司交付量最低,增速最低。同期,汽车共交付12.25万辆汽车,同比增长34%。
必须提到的是,2021年小鹏汽车累计交付9.82万辆,同比增长2.6倍,当时其交付量和增速均居蔚小理首位。
此外,去年12月,小鹏汽车交付1.13万辆,比2021年同期交付的1.6万辆减少29.38%,而蔚来汽车同比增长50.8%至1.58万辆,理想汽车同比增长50.7%至2.12万辆。
02
股价下跌,第三季度车辆毛利润下降
尽管2022年蔚小理汽车整体交付量不断增加,但这些造车新势力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截至1月4日收盘,蔚来收盘77.55港元/股,下跌3.3%,较2022年199港元/股最高点下跌近60%。目前蔚来港股总市值达到1197亿港元,较上市首日蒸发超过1200亿港元。
相比之下,理想汽车股价下跌较少。1月4日,收盘84.25港元/股,下跌0.71%,较2022年最高点下跌48%以上。同日,小鹏汽车收盘41.3港元/股,较去年199.5港元/股最高点下跌近80%。
资本冷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魏小理自上市以来仍处于亏损状态。根据魏来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实际收入为130.02亿元(未标识,均为人民币),同比增长32.6%,相应净亏损同比增长3.9倍至41.11亿元。
在小鹏汽车方面,去年第三季度收入68.23亿元,同比增长19.3%,而相应的净亏损同比增长49.69%至23.8亿元。同期,理想汽车收入93.42亿元,同比增长20.2%,净亏损16.5亿元,同比增长1.57倍。
换句话说,在蔚小理中,蔚来去年第三季度的收入和增长率表现最好,但净亏损和亏损同比增长率居三家之首。同期,小鹏汽车净亏损最低,但亏损同比增长率也超过100%。
卖得多,损失得多小理业绩的写照。绩的写照。根据去年第三季度魏来交付的3.16万辆新车和41亿元的损失,每辆车将损失近13万元。同样,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分别损失8.04万元和6.23万元。
此外,据乘客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整车毛利率是衡量汽车企业盈利能力的更重要、更客观的指标。
2022年第三季度,蔚来汽车毛利率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至16.4%,去年第二季度,蔚来汽车毛利率为16.7%。至于毛利降,蔚来财务报告称,由于自行车电池成本的增加,部分被用户汽车金融计划补贴的减少所抵消。
在理想汽车方面,由于理想汽车ONE去年第三季度车辆毛利率为12%,同比下降43.13%,2022年第二季度车辆毛利率为21.2%。
相比之下,小鹏汽车去年第三季度毛利率最低,为11.6%,较2021年同期13.6%下降2个百分点,较去年第二季度下降2.1个百分点。
03
强敌环伺,何时扭亏?
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发布后,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表示,目前,由于大规模研发投资和规模效应带来的毛利率较高,国内新力量汽车企业仍处于亏损阶段。
李斌还表示,威来有望在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初,威来汽车设定了15万辆汽车的销售目标,但最终共交付了12.25万辆。
去年第三季度,威来仍保持着较高的运营成本和销售成本。具体来说,威来总销售成本达到112.67亿元,同比增长44.23%,占总收入的86.66%。
同期,包括R&D费用、销售在内的蔚来总营业费用为56.05亿元,同比增长87.77%,占总营收的43.11%。
此外,威来的高投资导致了盈利困难。目前,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二级市场大幅降温。如果威来的盈利目标没有确立,也会对其股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样,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去年第三季度的总销售成本也在上升,分别为59亿元和81.6亿元,占总收入的86.47%和87.35%。
此外,根据《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也就是说,未来新能源汽车将不再享受政策补贴。除了老牌上市汽车公司魏小理,零跑、哪吒、威马等造车新势力也来势汹汹。其中,2022年,主要低端市场的哪吒汽车共交付新能源汽车15.2万辆,同比增长118%,数量碾压魏小理。
与此同时,比亚迪、奥迪、沃尔沃、吉利、东风等传统油耗汽车公司也在努力推动新能源领域。以比亚迪为例,它于去年4月宣布全面停产燃油车。2022年,比亚迪销售新能源汽车186.35万辆,同比增长208.64%。
围绕着市场强敌,以中高端场景为主的魏小理也感到压力。同时,如何实现盈亏平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柒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1/060734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