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汽车市场,合资汽车往往比国内汽车更受欢迎,总有一些合资汽车比其他合资汽车更受欢迎。例如,日本和德国汽车的市场份额远高于法国和韩国汽车。特别是日本汽车,销量一直很强劲,甚至比大众和其他德国品牌更具压力。然而,在2022年,随着独立品牌的不断崛起,日本汽车也开始无能为力?
数据显示,2021年丰田销量达到194.4万台,本田销量达到156.1万台,日产达到138.1万台……在疫情和芯片短缺的影响下,2021年日本三强累计销量仍超过488万台!然而,与比亚迪等自主品牌今年的销量表现相比,日本品牌的销量无一例外地下降了。
今年1月至11月,本田在华累计销量为123.46万台,较去年同期下降11.4%;日产销量为97.47万台,同比下降20.2%。丰田呈现出兄弟情谊的局面。11月前,广汽丰田累计销量达到87.1万台,年销量达到100万台,而一汽丰田销量达到69.68万台。
总的来说,如果没有12月的奇迹,日本品牌今年的年销售业绩很难达到2021年的水平。此外,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日本乘用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1月至11月降至18.2%。
从单月数据来看,丰田11月份在中国的销量为14.04万台,近6个月来首次同比下降18.4%;本田11月销量78126台,同比下降42.8%,创下疫情以来品牌销量最大跌幅;11月日产销量47983辆,同比下降52.5%。
更不用说马自达了,它的存在感越来越弱。11月销量仅为5959台,同比下降59.6%,这也是马自达连续20个月销量同比下降的原因。日本汽车的市场形势堪称一损俱损。
相比之下,自主品牌逆势上涨。今年1月至11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高达49.2%,创历史新高。其中,比亚迪作为领头羊,11月月月销量超过23万台,同比激增134.3%,1月至11月累计销量达到162.83万台,年销量提前达到150万台。
对于销量暴跌,本田、日产等品牌主要将问题归咎于疫情影响和持续芯片和零部件短缺。事实上,长期的缺芯问题和疫情一个接一个导致的停产和停产必然会对汽车销售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对于日本品牌来说,芯片短缺和疫情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正常的问题。今年为什么要集中精力展示短板?江哥认为,自主品牌和日本品牌的市场份额呈现份额呈现出一个接一个地上升的趋势。日本汽车销量的急剧下降确实与国内汽车的崛起有关,并继续深入分析,这与当前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和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有关。
一方面,在经济环境下行的背景下,结合疫情的影响,很多消费者的消费心态开始趋于保守。与品牌光环相比,消费者在购车时考虑的性价比越来越大。毕竟中国人已经过了看标买车的时代。随着国产车技术和设计的不断进步,合资品牌不一定是面子的象征。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提高,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轨道上的优势不容忽视。由于布局较早,新能源的渗透率普遍高于合资品牌,无论是汽车制造的新力量还是开始电气化转型的老汽车企业。
目前,在日本前三名的市场销售中,传统燃油汽车仍是主力军。马自达等品牌的转型略有缓慢,产品升级速度缓慢,不可避免地被竞争对手抛弃。
即使像丰田一样强大,最近出现的纯电动中型车bZ在动力方面,比亚迪的弗迪也使用电机和电池,结合国内汽车在价格、内饰、配置等方面的优势,为什么要追求牛头标准?品牌光环的作用正在减弱,这在新能源市场尤为明显。
简而言之,品牌销量下降的原因相当复杂。汽车市场上没有常青树。即使是高度认可的日本汽车也需要通过对市场的敏锐反应和不断的更新和迭代来保持竞争力。
当然,国产车还是需要不断沉淀技术,才能笑到最后,真正与合资车抗衡。2022年即将过去,让我们等着看日本车最终会交出什么样的年度答卷!
原创文章,作者:车域无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281631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