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当各大车企都一门心思冲销量的时候,长安汽车的资本动作却突然频繁了起来。12月2日夜晚,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收购长安新能源部分股权的议案》,将以13.32亿元的价格收购长安新能源10.34%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长安汽车的持股比例将由40.66%增加至51.00%,长安新
随着年底的临近,长安汽车的资本行动突然频繁时,长安汽车的资本行动突然频繁起来。
12月2日晚,长安汽车宣布,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收购长安新能源部分股权的议案》,将以13.32亿元的价格收购长安新能源10.34%的股权;交易完成后,长安汽车的持股比例将从40.66%增加到51.00%,长安新能源将重新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据侃见财经报道,长安新能源成立于2018年,是长安汽车的全资子公司。随着战略投资者的引入,长安汽车对长安新能源成立的持股比例下降到40.66%,失去了控制权。
现在,长安汽车再次收回了长安新能源的股权。在一放一收之间只有两年的时间。在如此频繁的资本运营背后,也可能揭示了长安汽车在转型新能源时的不确定性。
除了恢复长安新能源股权外,几天前11月30日,长安汽车发布了长安汽车未来电气化转型解决方案——长安原力技术,包括原力智能扩展和原力超级电动驱动等,正式宣布加入扩展模式团队,CEO邓承浩对增程技术赞不绝口,声称未来十年大有可为。
首先加入扩展团队,然后恢复长安新能源的股权。长安汽车频繁的资本运营背后有什么意义?现在是长安汽车转型新能源的关键节点。这些操作能帮助他们吗?
百年老人艰难转型
长安汽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清朝的上海洋炮局,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长安汽车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罕见的百年老店,经过多次艰难转型,逐渐从军工企业转变为汽车企业。长安汽车成为汽车企业后,经历了微型车和乘用车两大转型。现在长安汽车正面临着从乘用车到新能源汽车的第三次转型。
事实上,长安汽车进入新能源已经很早了。早在21年前,长安汽车就开始研究新能源技术。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当时只是一家电池公司,两年后西安秦川汽车正式进入汽车制造业;从时间上看,长安汽车可以被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祖先。
2009年,长安首辆纯电车长安奔跑MINI 这是中国第一辆纯电动汽车。虽然由于技术原因没有大规模生产,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深远意义。
进入2010年后,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推进,长安汽车陆续推出E30纯电车,逸动纯电动,欧诺纯电动,长安奔跑MINI纯电版等多款油改电车型,但由于技术落后,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没有取得好成绩,可谓起得早,赶得晚,颇为遗憾。
2017年,面对乘用车业务逐渐下滑,长安汽车转型新能源迫在眉睫。
因此,2017年10月,长安汽车宣布启动香格里拉计划——宣布到2020年将建成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到2025年,传统燃油车将全面停产,全谱产品将电气化。计划未来在整个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1000亿元。
但由于乘用车业务的拖累,长安汽车的香格里拉计划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据媒体统计,2021年长安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0.64万辆,其中奔跑E-Star销量7.65万辆。换句话说,长安70%以上的新能源车来自这款油改电微型车。
显然,尽管长安汽车早在21年前就开始研究新能源技术,并于2017年宣布启动香格里拉计划,但在转型新能源方面仍存在困难。
股权放弃收回,长安汽车不确定
面对新能源转型遇到的困难,长安汽车再次关注长安新能源。
12月2日晚,长安汽车宣布,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收购长安新能源部分股权的议案》,将以13.32亿元的价格收购长安新能源10.34%的股权;交易完成后,长安汽车的持股比例将从40.66%增加到51.00%,长安新能源将重新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长安汽车此前还解释说,长安新能源是香格里拉计划的核心载体,承载着公司向新能源转型的战略使命,加强公司与长安新能源在研究、生产、供应、销售、资汽车向智能新能源转型的战略目标。
据侃见财经报道,长安新能源最早成立于2018年5月,前身为2017年12月成立的长安汽车新能源事业部。根据媒体收集的数据,长安新能源成立后,为了加强新能源业务的独立性,长安汽车于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引进了12名投资者,其对长安新能源的持股比例逐渐下降到40.66%,最终失去了长安新能源的股权。
现在,距离长安汽车放弃长安新能源股权仅两年,长安汽车再次收回长安新能源股权。在一收一放的背后,也揭示了长安汽车对新能源业务的不确定性。
事实上,虽然长安新能源已经成立多年,但其成就并不突出。例如,长安深蓝是长安新能源的主要品牌,是第一款产品SL虽然03已于7月25日发售,但8、9、103个月的交付量仅为879、5825、6384,远低于市场预期。
此外,目前长安新能源仍深陷亏损泥潭。根据长安汽车历年财务报告数据,2018-2021年长安新能源净利润持续亏损,分别亏损2.44亿元、4.81亿元、11.62亿元、27.72亿元,累计亏损46.59亿元。
目前,长安汽车看,长安汽车——放弃长安新能源股权,新能源转型困难,长安新能源本身发展不顺利;长安汽车收回长安新能源股权,必须承担未来长安新能源的持续损失,未来业绩下降可能难以避免。
加入增程队官宣
当然,长安汽车除了收回长安新能源股权外,还做了一件大事——正式宣布加入增程队。
11月30日,长安汽车发布了长安汽车未来电气化转型解决方案——长安原力技术,包括原力智能增程和原力超级电动驱动,正式宣布加入增程车型团队。
据报道,原力智能增程系统是长安汽车量产的自主汽车增程系统,配备高效全能增程器,无感应NVH发电机最高效率可达96%,如技术、智能能量管理策略等。CLTC在工况下,纯电里程为200km,综合续航里程达到1200km。
事实上,长安深蓝是长安新能源的首款产品SLO3.增程技术已经使用。如今,长安汽车发布长安原力技术,可能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的车型配备增程技术。
从长安深蓝SLO3.价格方面,1200公里增程版指导价16.89万元,515公里纯电版指导价18.39万元,705公里纯电版指导价21.59万元。不难看出,增程车型的价格低于纯电版,更容易推广。
但长安汽车能否借助增程技术实现弯道超车,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近年来,发力增程车型的汽车企业并不多,最著名的是理想汽车的理想ONE,然而,事实上,许多汽车公司在增程式汽车方面失败了。例如,小康汽车在与华为合作之前销量惨淡,东风的蓝图品牌推出的增程式汽车产品销量也很差/p>
此外,由于增程技术门槛低、成本低的优势,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也宣布将发展增程技术,如不久前上市的零跑车和今年强劲的哪吒汽车宣布将开发增程车型,可以看出,未来在增程领域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更重要的是,未来增程车型面临的政策不确定性也在增加。
根据上海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最新实施措施,自2023年1月1日起,消费者购买或转让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包括扩展),不再发放特殊许可证限额,虽然现在只在上海实施,但如果其他城市选择跟进,扩展汽车将受到巨大影响。
从各种分析来看,长安汽车选择增程车型更像是无奈之举,也可以看出当年启动了香格里拉计划。对于百年老店长安汽车来说,成功从乘用车转型为新能源汽车并不是简单的拿回长安新能源的股权或增程车型那么简单。
原创文章,作者:侃见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142126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