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一则立讯精密成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股东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而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紧急发布声明,目前公司股东的持股比例并没有发生变化,立讯精密的持股排在第四,为7.87%。此番传闻并非空穴来风,它几乎展现了目前国内头部苹果生产链的焦虑。今年2月,立讯精密与奇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2月6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股东的消息传开。随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紧急声明,公司股东持股比例没有变化,奇瑞精密持股排名第四,占7.87%。
这一传闻并非空穴来风,它几乎显示了目前国内苹果生产链的焦虑。今年2月,立讯与奇瑞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与奇瑞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奇瑞新能源)共同成立合资企业(公司认购注册资本 奇瑞认缴70%,共计16.67% 1亿元),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ODM车辆研发制造,深入发展Tier1业务。
作为水果链兄弟,立讯有强烈的精密危机感。今年,歌尔的股票被苹果削减,利润暴跌,股价直接膝盖下跌。随后,《华尔街日报》透露,苹果要求其供应商逐步将产能从中国移出,而水果链可能成为过去。这迫使立讯精密加快了汽车布局的步伐。
01
苹果链公司的转型迫在眉睫
由于苹果逐渐扩大,利润稳定,现金流良好,为苹果OEM的OEM工厂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但归根结底,苹果与中国供应链公司的关系,即皇帝与后宫之间的关系。后宫里的秘密斗争非常精彩,但谁能得到宠物实际上是皇帝的话。
近年来,苹果一直在平衡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这使得果链公司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今天,面对苹果整体战略撤退,苹果一句话就砍掉了歌尔的股份,这是每个企业的明天。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苹果已经终止了与34家中国供应商的合作关系,苹果的供应链正在逐步退出中国市场,步伐正在加快。
据俄罗斯通讯社报道,苹果最近几周加快了部分产品的组装和生产,计划从中国大陆转移到印度和越南等亚洲其他国家,甚至致力于削弱其对包括重要合作伙伴富士康在内的台湾装配厂的依赖。
因此,未来大量依赖苹果的电子消费厂商将逐渐失去苹果最大的客户。在立讯精准的2021年年报中,苹果作为最大的客户,销量占74%以上。同期,蓝思科技和歌尔分别占苹果销量的66.49%和42.49%。
因此,如果苹果的妃嫔们能够一直与苹果一起进退,共同发展,那一定是一个无忧无虑的未来。但如果苹果完成退出,果链公司的崩溃只会在一瞬间发生。在混乱中,立讯的精确转型是与奇瑞合作,布局汽车行业。
02
为他人造好车ODM模式
作为汽车行业布局较早的立讯精密,立讯精密早在2007年就开始研发汽车连接器。目前,立讯精密的汽车产品线包括汽车线束、连接器、智能新能源、智能驾驶舱/控制等。2022年上半年,立讯精密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营业收入21.11亿元,同比增长19.04%,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58%。
从立讯精密汽车的布局来看,其实并不涉及整车的设计和销售。虽然立讯精密一直声称要和奇瑞一起完成智能汽车的研发,但立讯精密切入新能源汽车轨道,口号是为他人造车。
今年2月,立讯精准公告称,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公司与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签订了《股权转让框架协议》,约定立讯有限公司以100.54亿元购买青岛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汽车7.87%股权、奇瑞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新能源)6.24%股权。同时,与奇瑞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合资企业,专门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
合资公司成立后,立讯精密持股30%,奇瑞新能源持股70%。在业务方面,奇瑞擅长汽车业务。合资企业将由奇瑞主导,立讯精密将与业务和客户合作。
也就是说,未来立讯精密想象中汽车产业的发展是OEM,这也是立讯精密最好的核心业务。未来,大资本可以拥有一个PPT造车的想法,直接让立讯精准实现。因此,立讯精密不同于华为,它不想成为造车的领导者。
此外,果链公司转型的困难在于,他们以前做的工作都是OEM工作,不涉及智能或新能源核心技术的研发,所以向汽车转型的道路非常狭窄。ODM模式可能是目前果链公司在汽车转型中最稳定的打法。
不仅立讯精密,中国大多数水果链公司都存在转型问题。苹果以外的电子消费品根本无法支撑当前的业务和市场价值。水果链公司的转型将是未来中国制造业最大的命题。
原创文章,作者:汽扯扒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061722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