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汽车与华为联合设计问界系列车型爆火,这种新模式和新尝试能经得起时间检验吗?文丨HanBT财经原创文章如本届世界杯频频爆冷一样,新能源赛道突然杀进来一匹黑马。2022是中国新能源市场由更大量变所引发质变的一年,赛道中迅速涌现出了一位来势汹汹的资深玩家——赛力斯。其与华为联合设计的问界系列车型,已
赛力斯汽车与华为联合设计问界系列车型爆炸。这种新模式和新尝试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吗?
文丨Han
BT原创财经文章
就像本届世界杯频频爆冷一样,一匹黑马突然进入新能源赛道。
2022年是中国新能源市场由更大变化引发定性变化的一年。赛力斯,一位来势汹汹的资深玩家,迅速出现在赛道上。与华为联合设计的问界系列车型已成为不可低估的领导者。
根据此前公布的10月份生产销售数据,赛力斯汽车交付量达到12047辆,同比增长461.37%,这是继8月和9月之后连续三个月单月销量超过1万辆。根据乘客联盟的最新数据,赛力斯汽车在10月份的新能源制造商销售排名中排名前十,超过了理想的新力量,如威莱和小鹏,可以说已经正式进入了新能源汽车制造的阵营。
随着赛力斯问世界系列销量的大幅增长,许多投资者关注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模式和前景。最近,赛力斯在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会上做出了回应。
赛力斯表示,公司与华为共同打造智能选车合作模式,询问世界M5、问界M7和问界M5 EV随着爆款车型的快速推出和用户的欢迎,双方将共同努力推出更多用户需要的智能汽车产品。公司单季度毛利率迅速上升。随着销量的增加,收入大幅增长,亏损率收窄,净利率不断提高,盈利能力不断提高,充分验证了公司与华为智能选车合作模式的效率和成功。
然而,随着问界系列车型的热销,赛力斯的收入增加而不是利润增加,甚至何时盈利的问题仍然受到投资者的关注。赛力斯汽车和华为联合设计了问界系列车型。这种新模式和新尝试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吗?
01
AITO问界杀疯
交付量是市场投资者能看到的最直观的数据。这个名单曾经是小理竞争的主战场。2022年最漂亮的男孩绝对属于问世界。就网络上的热梗而言,问世界在新能源轨道上疯狂。
让我们来看看赛力斯旗下的赛力斯AITO从3月到10月,问界的销量稳步上升,重要时间点包括3月M5.用户交付启动仪式在上海启动,7月M7上市、9月M5 EV纯电版上市。
也可以从赛力斯的最新财务报告中得到证实。根据第三季度报告的数据,赛力斯在2022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7.07亿元,同比增长163.39%;1-9月营业收入231.23亿元,同比增长101.96%,超过去年年收入,环比呈现大幅增长趋势。
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达到11.97亿元。受高端新能源汽车毛利润水平高、成交量持续增长的推动,公司单季度毛利率明显提高,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6.68%提高到第三季度的12.72%,今年前三季度的综合毛利率接近10%。
赛力斯速度也在不断刷新纪录。问界系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续发布了三款车型。M5自今年3月交付以来,创下87天新品牌自行车销量超过1万辆的最快纪录;问界M7.今年7月4日上市后仅51天就开始交付,交付速度业界惊叹。
今年9月初,首款纯电版SUV问界M5 EV上市已于10月底在全国多个城市开放,这也标志着赛力斯正式形成了纯电+扩展范围的新能源产品矩阵,进一步增强了问界系列的整体竞争力。
看阅读了绝对增量之后,让我们来看看相对增长——我们都知道,2022年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有所上升,那么赛力斯的增长是否优秀呢?它是否超过了行业的平均水平?
数据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BT财经用AITO与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增速(中国汽车协会数据)相比,发现除了5月份市场增速(主要是因为后者在低基数上反弹)外,年内AITO问界的增长率几乎好于或至少与行业平均水平持平。
直白来说,AITO问世界的优秀交付量不仅与新能源汽车销量良好的环境有关,也与其自身的竞争力。
AITO问界是怎么做到的?答案是借华为的东风。
02
用新玩法弯道超车
BT财经发现,赛力斯的弯道超车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公司中最聪明的,其崛起离不开与华为的绑定。
赛力斯不是唯一一家在市场上与华为合作制造汽车的公司。例如,北汽新能源旗下的极狐也配备了华为鸿蒙OS为什么赛力斯目前比较成功?
这就是赛力斯的聪明,BT综上所述,它从技术、渠道、品牌三个方面三位一体借东风。
先说技术,赛力斯总能率先尝试华为的新技术。AITO问界M第一款华为鸿蒙系统和华为DriveONE动力域解决方案的量产SUV,也是市场上第一个牺牲华为智能驾驶舱的新能源品牌之一。
随着华为鸿蒙的不断迭代升级,AITO最潮最先进的软件服务总能用到问界。例如,在最近11月初开幕的华为开发者大会2022主题演讲中,华为余承东表示,从2023年第一季度开始,AITO问界所有车型将分批推送升级华为鸿蒙OS 3.0系统表示原子化服务,差异化体验,AI进入驾驶舱,让汽车成为数字世界的新入口——这种独特的优越待遇,怎么能不让同行羡慕呢?
其次是渠道。新能源汽车品牌渠道哪个更强?不是具有先发优势的威小理,也不是特斯拉,而是赛力斯的ATIO问界。
数据显示,自进入华为门店以来,依托后者在全国密集的销售网络,AITO今年第三季度末,问界网点数已经超过1000家,是唯一一个销售网点超过1000家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特斯拉和魏小理只有200-500家网点。
对于资产属性高的消费品,线下网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这个角度来看,AITO问界甚至已经是行业领袖了。
最后,除了技术和渠道的硬实力外,赛力斯还借用了华为的东风软实力,即品牌。众所周知,华为多次表示不制造汽车,只会作为汽车技术提供商,但从市场初级消费者到经验丰富的汽车老炮,随便逛各大汽车论坛就能看到:AITO问界是华为的车吗?可见两者品牌关联度之深。
网上甚至有AITO问界车主晒扣除汽车原有标志,新增HUAWEI(华为)字母,AITO消费者眼中的问界形象不言而喻。
华为给AITO问界的推广力度,几乎不遗余力。AITO问界不止一次出现在华为的新闻发布会上。在9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上,两位主角之一是华为多年来的新系列手机Mate 另一个重磅新品是50AITO问界M5 EV余承东亲自介绍了版本。
BT华为广告也在北京最热闹的地铁站看到,AITO问界M5 EV的广告和Mate并肩展示系列手机。
新能源行业的研究人员没有超分析指出,使用AITO华为技术、渠道、品牌东风三位一体,该模式投资少,效果快,输出时间可大大压缩,表明赛力斯在新能源行业相对聪明,也验证了这种汽车制造模式的可行性,不可避免地实现弯道超车。
03
高歌猛进下仍有隐忧
赛力斯在新能源赛道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有很多隐忧。
赛力斯的前身是国内老牌汽车公司小康股份。7月31日,重庆小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赛力斯集团有限公司
尽管AITO问世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赛力斯仍然遇到了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公司都会遇到的问题——损失。
10月28日,赛力斯发布最新季度报告,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31.23亿元同比增长101.96%,超过去年年收入,但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26.75亿元,同期亏损19.22亿元。
收入增长自然是AITO问世界的强力驱动,损失来自多种因素,一是AITO问界等新产品正处于研发推广期,产品研发和营销投资导致成本上升;二是原材料因素、芯片、锂等原材料随着新能源行业的普及,价格上涨,挤压赛力斯等汽车公司的利润率。
然而,赛利斯亏损的背后是汽车企业面临的行业问题。最典型的是汽车产业链上游吃肉,下游喝汤——以动力电池为例,锂盐吨价上涨每吨60万元的历史最高价,使上游矿业企业赚了很多钱;中游电解质、正负材料和动力电池企业也成功完成了价格上涨;下游汽车制造商,面对成本压力,只能小心提价,怕失去市场份额或者消费者不愿意买单。赛力斯想扭亏为盈,看企业本身的实力,看产业链上下游的博弈会何去何从,看生产消费的顺利价格能否如愿完成。
自2020年以来,赛力斯的净利润为负,扣除非净利润自2018年以来一直在亏损。该公司很有可能在2022年仍记录亏损,一些投资者在论坛上担心赛力斯会戴帽子ST对它来说,这自然不是一件好事。
04
全行业扑向华为
要想继续向上突破,赛力斯需要继续向华为借势,但这条路越来越陡。
首先是AITO问界本身的智能水平,尤其是在智能驾驶方面,仍有向上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AITO问界实现了行业领先的车机交互和舒适驾驶体验,但一些汽车博主发现AITO问界M5 EV没有阿维塔11和极狐阿尔法 S HI 配备华为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辅助驾驶功能在新闻发布会上简单带来,只能实现更基本的自适应范围等功能。
正如有汽车垂类账号新能车所说,AITO问界是一辆跑量非常领先的车,有很多妥协,但局部领先。
虽然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的硬件成本和华为辅助驾驶软件的成本无疑会提高汽车的价格,但在整个行业爬向高端、争取更高利润率的背景下,AITO问界要趁势完成产品和品牌的高端化。
其次,支持华为是一把双刃剑。尽管赛力斯创始人张兴海兴奋地说,即使宝马现在来了,他也不会感到兴奋,并表示他将坚定不移地与华为跨境合作,但赛力斯并不是华为的唯一。
今年,另一家汽车公司阿维塔车型也将落户华为位于北京和深圳的旗舰店,成为另一个通过华为渠道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从公共信息中可以发现,阿维塔的宣传也使用了大量的华为、宁德时代、长安联合建设,并没有掩盖利用华为的意图。
在华为方面,一向具有内部竞争文化的华为也有两支汽车制造团队。据《未来汽车日报》报道,2021年,余承东在华为内部用一句话指出,两支球队的竞争关系是小徐向东BCG,老余向西奔小康,BCG指北汽、长安(阿维塔)、广汽(埃安)为简称,小康为赛力斯,小徐为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
华为仍在与更多的汽车公司合作。据36氪报道,华为智能选择汽车已在汽车行业广泛推出。除了上述赛力斯、北汽、长安、广汽外,还与奇瑞、江淮合作。其中,与奇瑞至少有两款车型,与江淮至少有一款车型。
阿维塔会从华为那里得到更多的支持吗?还有哪些汽车公司将与华为合作?这种担忧已经蔓延到投资者和市场之间。一些证券公司直截了当地指出了这一风险。海通国际11月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对赛力斯进行了优于市场评级,但也指出,包括华为在内的深度合作风险低于预期。
AITO这并不是赛力斯和华为第一次合作。早在2019年,赛力斯车型就开始投产,公司与华为的合作还处于初始阶段,代号为SF5车型没有成功。直到2021年12月,双方才从整车开始深入合作,共同开发了第二款车并启用AITO全新品牌的问界。这也表明,赛力斯仍然需要与华为深入合作才能成功。
当国内汽车企业品牌几乎全行业扑向华为时,赛力斯必须更紧,AITO问世界仍然需要增加足够的马力,巩固其优势。毕竟,新能源汽车的汹涌产业不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是三十天河东、三十天河西。
(文章是作者的个人观点。如有疑问和反馈,可直接在评论区留言)
原创文章,作者:BT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251818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