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进入电池行业,一方面不想为上游材料供应商工作

虽说新能源渗透率不断升高,但高企的电池价格还是让许多新能源车企叫苦不迭,此前广汽集团董事长就诉苦称“我们给宁德时代打工”,不少电池厂商也在呐喊自己“给上游材料商打工”。锂价“疯涨”的连锁反应,正带来产业生态的整体变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已有超过30家车企宣布以自建、合建或入股的方式加入电池产业链

虽然新能源渗透率不断上升,但许多新能源汽车公司仍在抱怨高电池价格。此前,广汽集团董事长抱怨我们为宁德时代工作,许多电池制造商也在喊为上游材料制造商工作。锂价飙升的连锁反应带来了工业生态的整体变化。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30家汽车公司宣布通过自建、联合建设或股份加入电池产业链,现在小鹏汽车也在制造电池。

小鹏汽车进入电池行业,一方面不想为上游材料供应商工作

日前,天眼查显示,广州鹏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夏恒,注册资本 50 1亿元。业务范围包括:工程技术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电池制造、电池零部件生产、电机制造等项目。鹏博汽车小鹏汽车全资子公司鹏毅汽车技术 100% 新公司的成立代表小鹏正式进入电池制造。

不想为上游材料商工作

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今年上游原材料价格飙升,导致电池价格飙升。下游汽车公司可能无法在承受高成本的同时获得稳定的供应。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汽车公司意识到,电池和芯片一样,也会面临被卡住的问题,自制电池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业内人士表示,从燃料汽车时代到新能源汽车时代,三电系统取代了以往发动机和变速器的地位,传统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转移给零部件供应商。因此,电池布局可以增强汽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控制。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成本控制、电池供应保障等因素,汽车制造商建立电池生产能力已成为一种趋势。作为第一家汽车制造商,威莱最近投资20亿元成立了一家新的电池公司,李斌担任董事长。

此外,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红曾在2022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动力电池占车辆成本的40%-60%,并且仍在上升。目前,除特斯拉和比亚迪外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正在亏损,并笑称该公司正在为宁德时代工作。

今年年初,小鹏汽车因宁德时代电池而发生绯闻。当时,小鹏汽车表示,宁德时代的价格涨幅太大。为了应对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将逐渐被中航锂电池所取代。小鹏汽车总裁顾宏迪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宁德时代不再是小鹏汽车最大的供应商。

与蔚来、理想不同的是,小鹏汽车在宁德时代投资了专属生产线,其电池在宁德时代一直与其他汽车公司生产。

小鹏汽车进入电池行业,一方面不想为上游材料供应商工作

为了保证电池产量,小鹏汽车过去的电池策略采用了多供应商策略。目前,中国创新航空、宁德时代、亿威锂能源和蜂巢新能源。据报道,新旺达也已进入小鹏汽车供应链。其中,宁德时代一直是小鹏的主要供应商。据报道,小鹏的新车G9本来打算用宁德时代的电池,但是因为合作问题,双方的合作就脱节了,只能紧急更换。

小鹏车的难言之隐

今年以来,小鹏汽车的月交付量多次占据榜首,但近几个月交付量不到1万辆。今年10月,小鹏汽车月交付量为5101辆,同比下降 49.7%,直接腰斩。同期其他几家头部新势力车企的交付量均超过1万辆。

在性能方面,小鹏汽车尚未发布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根据2022年上半年财务报告,小鹏汽车1-6月总收入148.91亿元,同比增长121.85%;净亏损44.02亿元,同比增长122.21%。10月份交货量不尽如人意,也意味着小鹏汽车亏损仍在进一步扩大。为了提高盈利能力,小鹏汽车成本最高的电池行业也是合理的。

在电动汽车行业,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如果管理好电池,利润基础就会得到保障。蔚来和理想汽车都获得了20%的整车毛利率。

然而,小鹏汽车经常受到业界的批评。产品种类繁多,耐久性、电池种类和各种可选配置让用户眼花缭乱。甚至许多小鹏销售人员也表示,他们不记得小鹏的所有车型配置。例如,早期的小鹏G3、P7.一辆车有6-7种电池组,最多达到十几种。

小鹏汽车工程师说:为了适应不同的电池供应商,小鹏的一辆车计划了2-3个电池组,一个包装了两三个供应商,这几乎是6个规格。" 电池还有三元锂、磷酸铁锂、圆柱形、刀片等系统。如果一个供应商根据不同的系统开发,电池控制系统也会找到两个供应商,毫不夸张地说,一辆车有十几个电池组。在这个过程中, 生产线建设、工程开发、样品采购、验证试验等,需要大量甚至重复投资 "。

因此,小鹏的毛利率常年徘徊 10% 附近小鹏的低毛利不能简单归咎于它的低价,特斯拉也是低价走量,但依靠强大的供应链,毛利高达27%。

小鹏汽车进入电池行业,一方面不想为上游材料供应商工作

电池产业链的一位资深人士表示,电池和芯片的迭代节奏与汽车不同。电动汽车公司应该考虑如何根据电池和芯片的节奏来规划汽车,而不仅仅是让电池适应汽车。

因此,小鹏汽车进入电池行业,一方面不想为上游材料供应商工作,另一方面,它自己的电池适应太复杂,导致许多资源浪费问题,这些是小鹏汽车盈利能力的关键,幸运的是现在它可以改变想法,花很多钱进入电池行业,相信未来随着电池供应问题的改善和成本的降低,小鹏汽车也可以尽快摆脱损失。

原创文章,作者:汽扯扒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24191790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