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的企业名单

电车汇消息:11月16日,工信部就拟公告的符合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四批)公开征求意见,前述名单即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俗称的“白名单”,被纳入其中的企业被视为行业正规军。本批次白名单企业共计41家,宁德时代、格林美、华友钴业、中伟股份、南都电源、旺能环境、骆驼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下

电车外汇新闻:11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求了符合废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标准条件的企业名单(第四批)。上述名单通常被称为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白名单,被纳入其中的企业被视为行业的正式军队。

宁德时代、格林美、华友钴业、中伟股份、南都电力、旺能环境、骆驼股份等上市公司共有41家白名单企业。

在第四批名单中,汽车企业、电池和材料企业布局了更多的梯队利用端,如广汽贸易再生、富奥子公司富奥智能能源、华友能源技术、宁德邦普汽车循环、中伟资源循环等。回收终端电池材料公司的布局较多,如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红星电子、旺能环境控股的立信新材料、南都华铂、腾源钴等。

根据《新能源汽车废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要求,只有具有一定软硬件实力的企业才能被允许从事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业务,并在达到标准后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白名单。企业可获得的资质主要包括综合利用、梯队利用和再生利用。

1、综合利用企业:是指新能源汽车废动力电池多层次、多用途的合理利用过程,包括梯队利用和再生利用。

2、梯级利用企业:是指对废动力电池进行必要的检测、分类、拆分、电池维修或重组,可应用于其他领域的过程。

3、回收企业:是指废动力电池拆卸、破碎、分选、材料修复或冶炼的过程。

叠加之前发布的三批名单,国内电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88家,其中梯队利用企业50家,回收企业31家,综合利用企业7家。

根据企业检查的数据,中国工业/现有企业有300多家注册资本在2000万元以上的电力电池回收企业,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白名单企业只有88家。由此可见,我国大部分电力锂电池回收企业都没有相应的资质。

根据之前央视记者的调查,大部分退役电池实际上都流入了非正规的小作坊,这种混乱还没有根本扭转。

虽然目前白名单企业数量不多,但增速明显,第四批合规企业数量基本赶上前三批。

白名单企业的持续增长也是电力电池回收行业逐步标准化发展的缩影。据报道,BYD、北汽、上汽、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技等代表性电池厂和汽车厂,以及深圳、扬州、合肥等公交集团,在退役电池和废物回收招标中明确要求投标人为白名单企业。

与此同时,近期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政策层面也不断释放。9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综合利用司司长黄立斌表示,将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管理办法,加强监管约束力,加强电池流向管理,压实各方主要责任;总结动力电池回收试点工作,选择和推广一批成熟的动力电池回收经验和典型项目,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引导各方高质量推进回收体系建设。

附件:前四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的企业名单

前四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的企业名单

-END 电车汇 2022/11/17

原创文章,作者:电车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18171468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