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补贴新政出炉,特斯拉降价了,变化没那么简单
- 2、不出所料,国产特斯拉低价入市引消费者追捧,蔚来们压力大了
- 3、特斯拉销售回应“变相降价8000 元”:临时做活动,车主们是何反应?
- 4、7月新能源:比亚迪破5万,特斯拉跌69%,华为带不动极狐、赛力斯
- 5、特斯拉回应推出16万元车型,特斯拉的价格为何一降再降?
补贴新政出炉,特斯拉降价了,变化没那么简单
新能源补贴靴子落地,有调整,有变化,原则上还是扶优扶强,并首次设定“30万元”作为价格门槛,其中有何深意?《踢车帮》为您解读。
前不久,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行业内颇为关注的新能源补贴新政终于落地了。
简单提一下背景,3月底的时候,国家政策已有公布,为促进汽车消费,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
此次新政落地,敲定了更多的补贴细则。
那么,这次变化主要有哪几点呢?
1、新能源补贴延长到2022年底(原计划到2020年底),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所以说,目前最关心的,2020年补贴标准是在2019年的基础上退坡10%。
2、如果想拿到补贴,还需要满足一些技术指标。按道理,每年对技术指标都有调整,一般朝着更严格来调整。
2020年,新政保持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等技术指标不作调整,但适度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能耗、纯电动乘用车纯电续驶里程门槛。
比如,2020年,续航里程门槛从上一年的250km,提高到了300km;整车能耗的要求也是更严了。
3、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为鼓励“换电”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规定。
请注意,补贴前售价超过30万元,将不再享受补贴。这个价格一般是官方指导价,但品牌宣发的多数是补贴后价格,需要倒推一下。
具备“换电模式”的车辆可以不受价格限制,继续享受补贴。
3个主要的变化点讲完了,还需要注意几个时间节点。
新政从2020年4月23日起实施,至2020年7月22日为过渡期,合计3个月。
在过渡期期间内,符合2019年技术指标要求,但不符合2020年技术指标要求的销售上牌车辆,按照2019年补贴标准的0.5倍执行。这一条,容易被搞混。简而言之,我们一般关注的新势力车型,均符合2020年技术指标,可以姑且忽略这一条。
重要的是后面两条。在过渡期期间内,符合2020年技术指标要求的销售上牌车辆按2020年标准补贴。“30万元”限价规定在过渡期后开始执行。
更通俗一点讲,在7月22日之前,忘记价格那条线,按照2020年的技术指标,该怎么补贴,还怎么补贴。
在7月22日之后,那就要看价格了,补贴前售价超过30万元的,补贴直接降为零。
作为一名合格的吃瓜群众,那肯定要康康各家新能源车企的新政反应了。
感觉有无数人非常关心特斯拉,甚至认为这条“价格红线”就是为特斯拉量身划出来的。
其实,这有点思考过度了。
首先,新政一出,特斯拉Model 3的价格涨上去了。
但务必明确一点,国产Model 3在售两款车型的“官方指导价”并没有变化。之所以看上去涨价了,是因为2020年补贴退坡了,补贴后的价格当然就上涨了(大概涨了4000-5000元)。
在7月22日之前,特斯拉Model 3仍然可以享受到新政补贴,详见上表。
在一周时间内,特斯拉按兵未动,“官方指导价”保持不变,2020年补贴减少的部分(4000-5000元),由消费者承担了。
7月22日之后,如果特斯拉价格仍不调整,补贴退坡为零,消费者购买Model 3的预算,相比于现在还要增加2万元不等,竞争力有所下降。
但是,5月1日,特斯拉出手了。
Model 3后驱标准版的“官方指导价”调整为291800元,下探了32000元,享受新能源补贴20250元,消费者实际支付271550元,竞争力再次得到强化。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并没有将Autopilot刻意“软硬分离”。换言之,真降价,不简配,L2级驾驶辅助功能仍可以体验到。如果要升级到FSD(完全自动驾驶),还需要增加5.6万元进行选装,但硬件能力出厂自带,后期只需要OTA升级即可。
相比较之下,Model 3长续航版的“官方指导价”没有变,仍是366550元,当前享受补贴22500元,消费者实际支付344050元,与标准版的价差扩大到72500元。如果在7月22日之后,不再享受补贴,那么这一价差将达到95000元。
是不是忽然觉得NEDC续航里程达到445公里,其实也足够了?加72500元升级到668公里,明显没那么香了。当然,不排除Model 3长续航版继续降价的可能。
按照特斯拉官方的说法,他们的定价逻辑是“成本加一定的、合理的利润率”。当利润率确定之后,成本方面有任何调整,都会影响到终端售价,影响因素包括关税波动、补贴政策调整、生产成本优化。
如果以特斯拉国产化率推算,目前是30%,年中预计70%,年底会达到100%。据相关研报显示,假设Model 3毛利率固定为25%,在完成100%国产化之后,加上补贴,后驱标准版可能下探到23万元,后驱长续航版可能到27万元。
但如果价格当真这么低,那么豪华品牌和其他造车新势力的确要小心了。
必须习惯的一个事实是,特斯拉采取直营模式,提高了销售环节的效率,也缩短了销售环节的长价值链,但也没有4S店销售网络作为价格缓冲,价格上下浮动,可能会成为常态。
再看看其他新势力的应对措施。
因为“换电模式”高抬贵手,蔚来不受价格限制,仍然可以正常享受新政补贴。
要说“换电模式”是否赌赢了,目前其实很难说。这是一种解决方案,作为补充,对消费者而言,何乐而不为呢?
就在前几天,蔚来与合肥正式签约,成立了蔚来中国,之后也将迁往合肥。有国家队加入,蔚来还是被看好的。
如果说,“换电模式”就是给蔚来开了特殊通道,其实也不过分。虽然北汽也有“换电模式”,但其换电版车型并没有超过30万。所以,目前来看,蔚来是最得利的。起码,“换电模式”为蔚来带来了产品差异,那就有在竞争后胜出的可能。
理想one本就不是纯电车型,价格也超过了30万元,之后取消补贴,将由理想官方承担这部分价格成本。
小鹏P7刚刚上市,售价区间为22.99-34.99万元,刨除30万以上的四驱车型,后驱版价格进入30万以内。后驱版中最贵的车型是后驱超长续航智尊版,补贴后售价为27.69万元,其实算上2万多的补贴,补贴前售价刚好贴着30万这条线。
很显然,新政一出,小鹏P7好好研究了一下价格打法。只是,Model 3忽然下探到了27万元,心里慌不慌?
接下来,就看比亚迪汉、威马纯电轿车如何出牌了。
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六正式切换日期推迟到2021年1月1日,并完善新能源汽车购置相关财税支持政策。可见,国家对于促进汽车消费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的。
5月6日零时起,高速开始收费,这也说明正常的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了。
我们经历了一个难熬的冬天,但也迎来了和煦的春天。这份暖流,终将化作信心,注入到整个社会系统中,愿一切尽快好起来。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曹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不出所料,国产特斯拉低价入市引消费者追捧,蔚来们压力大了
从去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以来,国内新能源市场就开始了持续下滑的状态,而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车全年累计销量102.4万辆,同比增长3.9%,而同比增长率从下半年开始加速收窄。而随着工信部澄清:补贴“不会大幅退坡”,也让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变的更加不明朗。
不过虽然说很多新能源车企开始遭遇较大的市场压力,而对于刚刚在中国实现国产化的特斯拉来说,正在经历着“蜜月期”。
特斯拉Model 3销售火爆,产能严重不足
1月7日,国产特斯拉Model 3正式交付,这也意味着其国产化正式进入正轨。同时,对于国内的造车新势力来说,也将面临更加巨大的考验。不过对于特斯拉来说,马斯克在交付现场的一段尬舞,也再度凸显出特斯拉目前在国内的“春风得意”。
而现实情况也确实如此。从网友曝光的当前特斯拉体验中心的情况来看,可谓是“人满为患”,在太古汇体验中心,几乎所有车上都坐满了人,并且车辆的周围也围满了人,店内的销售顾问也忙得不亦乐乎。而据了解,大部分消费者都是来看Model 3的。
不过作为一款起步价在30万左右的车型来说,店内依然有如此高的客流量,这在处于“寒冬”的传统汽车市场是极为少见的。另外据店内销售人员表示,目前Model 3的订单量很大,全国的门店一天能卖1000辆,而特斯拉目前的单周产能才只有1000辆。而客户目前订车,最快也要一个季度内交车。
Model 3为何受追捧,其他车企如何应对?
而当前国产版Model 3的热销,跟其此前的售价调整有很大的关系。1月3日,特斯拉宣布对国产版Model 3降价,售价从35.58万元降至32.38万元,加上免征购置税和24750元的新能源补贴,最终国产版Model 3的补贴后售价为299050元,进入了30万元以内。
而这样的价格对于上海、广州等城市的消费者来说,算上牌照的价格以及购置税等,只能买到20万左右的传统品牌B级燃油车,而这显然跟特斯拉Model 3的品牌影响力以及诱惑力有相当大的差距。
而对比当前蔚来ES6最低配车型的价格来看,其补贴后的售价为33.80万元,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429km。而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的售价为29.905万元,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445km。显然,国产Model 3的续航里程更有优势,而价格还便宜了近4万元,这样一来,消费者选择国产Model 3的概率就大了很多。
不过针对当前特斯拉针对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巨大冲击,在日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对外表示,“特斯拉降价我们不会降,我们都是负毛利,没有降价空间。” 并且李斌还称,蔚来虽然不会降价,但会把服务做得更好。
而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我们产品和特斯拉产品定位不同,存在差异化竞争,所以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此外他还透露,比亚迪近期开发的“刀片电池”将首次量产,并应用在新车型比亚迪“汉”。而这款新型电池体积比能量密度能提升50%左右,成本估计能下降20%-30%。
显然,面对特斯拉国产带来的变化,有些车企已经开始通过技术升级来寻找更多的市场机会,而有些车企只能被动的接受,将自己的未来交给市场。
写在最后
随着国产版Model 3的到来,特斯拉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格局已经开始产生影响。而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特斯拉国产化的深入,Model 3以及后续国产的车型还将有继续降价的空间,而Model 3的价格下探至25万元左右也并非不可能。届时,那些“造车新势力”以及传统的新能源车企又该如何应对呢?
(本文由文武车道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武车道,本文作者:和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销售回应“变相降价8000 元”:临时做活动,车主们是何反应?
特斯拉汽车“变相降价8000 元”的话题热度在网络上是非常高的,特斯拉公司的工作人员回应了这件事情,他们声称只是临时做活动,然而消费者并不满意这个解释,他们依旧非常愤怒,总觉得自己做了亏本买卖,特斯拉汽车比较贵,虽然8000元并不是特别多,但是车主并不愿意当冤大头,不该自己付的钱,不想付。
车主们觉得特斯拉公司在欺骗消费者,而且是在辜负消费者的信任。很多人选择特斯拉汽车,就是因为特斯拉汽车的安全性能比较好,如果发生车祸的话,可以保护驾驶室的人,然而网络上却接二连三的出现与特斯拉车辆有关的交通事故,确实会导致人心惶惶。2022年9月30日提车的人都可以享受8000元的补贴费用,然而那些在9月29日购买车辆的人就会觉得很无辜。工作人员声称是为了冲刺交付量,刺激消费者付钱,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其他消费者的想法,这种策略存在严重的问题。
特斯拉汽车的工作人员最好要向公众道歉,而且要给之前的消费者一些补贴,例如赠送某些礼物,或者是直接退款,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权益,这样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公平的对待。否则的话,这件事情肯定会影响这家公司的名誉。
每当季度末或者是月末的时候,各大公司都会推出各种活动,消费者经历过几次之后就会了解公司的套路,他们可能会拖延自己购买物品的时间,原本能可以在月中购买,但是他们偏偏要多等十几天的时间等到月末购买,因为他们知道公司肯定会有一些优惠政策,这种情况会影响市场的发展。
7月新能源:比亚迪破5万,特斯拉跌69%,华为带不动极狐、赛力斯
近日,乘联会公布了国内7月份的 汽车 销量数据,乘用车整体卖了150万辆,同比下跌6.2%,环比下跌4.9%,下滑主要受上游芯片供应短缺影响。不过在新能源这边,风景依然是独好:7月销量达到22.2万辆,环比下降3.2%,同比增长169.4%;7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14.8%,1-7月渗透率10.9%,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
同时7月30,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提出支持新能源 汽车 加快发展,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政策鼓励方向。8月5日,美国总统拜登将签署一项行政命令,美国在2030年销售的所有新车中将有一半“电动车”。同时在很多行业都有一个规律,一旦某个新物种的渗透率开始突破10%,其后便会开始加速发展,国家制定的2025年实现新能源车20%的渗透率大概率会超额完成。
7月比亚迪乘用车全系销售共计56975辆,同比增长89.4%,环比增长14.5%;其中新能源占比创新高达到88%,7月新能源销售共计50057辆,同比大涨262.7%。同时其中DM插电混动和EV纯电基本上是平分秋色,都卖出了2万多台。
具体来看,比亚迪有三款纯电车型进入了TOP15,分别是汉EV的5592辆、秦PLUS EV的5342辆和元EV的3785辆,下半年还有元PLUS EV、海豚、改款唐EV等新车上市,比亚迪纯电增长的势头还很足;其中汉EV+汉DM的7月销量达到8522辆,上市一年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0万辆,非常了不起的一个成绩。
最关键的就在于DM-i车型了,最近比亚迪接到投诉,很多等了4个月的客户(实际上还有更久的)至今仍没提到车,目前DM-i车型主要有秦PLUS、宋PLUS和唐,部分准车主等不下去了,想要4S店退回定金,但由于已经签订购车协议定金无法退还,且协议中没有规定交付时间,因此这些准车主非常尴尬。再加上前段时间曝出的“昆仑战役”,很多人质疑比亚迪搞地域歧视,提车不公平,中间还有去广西提车广东上牌的案例。
对于DM-i的产能,据比亚迪的介绍,新的厂房刚刚建好,还需要招聘培训工人,并且刀片电池和部分零部件也在提产能中,因此预计到9月份开始DM-i的交付量才会开始明显大幅提升。
相比纯电动车,DM-i超级混动是一个能完全颠覆燃油车的技术,无论是纯电的驾驶感受、比“两田”更低的亏电油耗以及与燃油车同级的价格,都是很多人等DM-i车型的原因。同时比亚迪还即将发布一款F5 DM-i车型,动力系统和秦PLUS DM-i一样,但配置和价格有望拉低到8.5万元左右起售,如果产能没有问题,年底比亚迪仅DM-i系列车型就可能完成月销8万甚至10万的神话。
7月特斯拉的国内销量仅为8621辆,相比之下6月特斯拉在国内的销量达到了28138辆,环比暴跌69%。其中Model 3卖了6477台,Model Y仅为2144台。
不过特斯拉中国7月仍生产了3万多台新车,批发量达到32968辆,除了内销的8千多台,其余的24347辆新车全部出口到欧洲为主的地区,环比增长385%。
对此特斯拉一位内部人员解释道:特斯拉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的出口量会明显增多,1、4、7月的出口占比都比较高;另外特斯拉已经将上海工厂定义为其主要的 汽车 出口中心,需要同时向欧洲地区等市场供货。
当然出口只是一个挡箭牌,关键还是7月特斯拉国内的订单不够了,因此特斯拉在7月8日推出27.6万元的单电机磷酸铁锂电池的Model Y,比在售的长续航全驱Model Y一下便宜了7万多,但续航至少了69km,同时加速也只慢了0.6秒,磷酸铁锂电池还更安全,一下又“收割”了至少两三月的Model Y订单;Y的订单够了,3的怎么办?7月30日,标准续航版的Model 3突然降价1.5万元,因此可以推断接下来的8、9月特斯拉在国内的销量会迎来一波暴涨。
7月,理想凭借ONE一台车实现了8589辆的成绩位列新势力第一,可见其改款后的产品力提升明显,定位也十分准确,同时理想也在8月12日在港股上市,募集更多的资金为后续车型和自动驾驶研发等项目准备。
小鹏也突破了8000辆位列第二,其中P7的销量超过7成达到6054台,何小鹏说的小鹏P7销量过段时间会超奥迪A4看来并不是痴人说梦。同时其第三款车型P5和G3改款车型即将上市,有望进一步拉升销量。
蔚来则交付了7931台位列第三,不过其平均成交价大约在42万左右,销量的含金量最高,并且8月12日发布的财报显示其第二季度“仅”净亏损了5.87亿元,现金储备高达483.2亿元,并且NT2.0平台的ET7将于明年一季度如期交付,并且明年还将发布两款基于NT2.0平台的新车,蔚来布局和发展在提速。
7月广汽埃安的销量达到10604辆再次破万,并且官方称订单达到16000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此外还公布了一项关键数据,上半年个人用户占比达到了77%,可以说基本摆脱了对出行市场的依赖。
这里对比一下同样在起步阶段依赖B端市场的北汽新能源,曾经一度连续7年获得国内新能源车的销冠,现在销量连续暴跌,上半年累计销量只有6959辆。
潮水退去,终于看出是谁在裸泳了。
最后还有一些声量不错但销量却并不如意的车,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华为相关的极狐和赛力斯了,前者搭载了华为的操作系统并且HI版本搭载了华为ADS自动驾驶系统,4月的一段自动驾驶路试视频引发了全网的轰动;后者则和华为结合的更为深入,除了华为的车机系统,车上的音响系统,一套三合一电驱都由华为供应,最关键的是其在华为的渠道的售卖,可以说流量是肯定不缺的。
可是二者的销量足以令华为的光环黯然失色,根据网友整理的中汽协终端销量,极狐的销量仅为324台,而就在不久前极狐阿尔法S还和比亚迪EV撞过一次并且撞赢了,其车身结构安全性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但尽管如此,大家仍不买账,总结原因还是产品力比较一般,外观内饰设计没有太多高级感,但价格却来到了25.19-34.49万元的区间,华为HI版更是来到了40万左右,在特斯拉不断的背景下,极狐的定位十分尴尬。
另一个则是赛力斯SF5了,7月终端销量仅为507台,在华为如此大力的宣传以及超强的渠道下,这个成绩显然是十分令人失望的,并且赛力斯产能爬坡已经几个月了,据了解7月份小康可能生产了2000多台赛力斯,但只卖出了500台左右,可见消费者并不认可赛力斯的产品,大咖认为主要问题出在设计方面,外观缺乏新势力的未来感,同时内饰缺乏豪华感,网友调侃中控黑边都能“停航母”了。
总体来说,虽然大家都支持华为,但毕竟是动辄20多万的大额消费,没有人会因为几个部件或渠道而选择一台车,而对华为来说其“不造车”想做博世这样的Tire 1供应商的道路无疑变得十分艰辛,哪天实在没办法亲自下场造车也在情理之中。
特斯拉回应推出16万元车型,特斯拉的价格为何一降再降?
特斯拉自与上海合作,在中国的超级工厂落成之后,其旗下车型MODEL3在中国快卖疯了,但最近特斯拉的市值迅速缩水,被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全部清仓,特斯拉总裁马斯克也由全球首富变为了全球第2首富。这跟特斯拉汽车故障频发有很大的关系,特斯拉电池起火、触摸屏故障失灵、异常加速等问题频发,不断遭到消费者的投诉,德国、美国都相继召回了数万辆的Model X车型,中国也有4000多辆特斯拉汽车被召回。这可以说特斯拉遭遇的一次巨大挫折。
据IT之家报道称,特斯拉中国区的总裁朱晓彤透露特斯拉将于今年在中国设计制造一款售价约为2.5美元的特斯拉新能源汽车,折合人民币16万元,该车设计要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但它是一款全球车型,将在全球发行,目前特斯拉中国区已经在中国超级工厂设立了20多个实验室,从车辆设计、车辆工程、车辆测试、车辆开发等各个领域完成这款原创车型。
据澎湃新闻称,2月14日,特斯拉总部回应此事说造16万元的新能源汽车纯属空穴来风,没有的事。该消息报道不实。虽然特斯拉不承认他们的这一造车举动,其进军中国中低端轿车市场的野心是早已有了的。据去年9月份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在一个访谈节目中称,他们将在未来三年内研制出售价为2.5美元配备新电池的新能源汽车。特斯拉汽车在中国的售价一降再降,中国消费者都成为了韭菜,寒了不少中国消费者的心。
特斯拉能够做到迅速的降价,主要原因在于特斯拉公也可以将汽车的硬件成本降到最低,其硬件材料在其旗下的各款车型乃至火箭上都是通用的。特斯拉汽车卖给消费者之后,通过日后的软件升级向消费者收取更多的服务费用,这样来达到盈利的目的。这种玩法就是智能汽车的新玩法,传统汽车根本弄不了这个,这也是特斯拉汽车的售价一跌再跌的原因所在。如果特斯拉汽车真在中国推出售价是16万左右的新能源汽车,将对中国本土的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特斯拉凭借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垄断地位,也是可以做到说降价就降价的。
原创文章,作者:电动小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0/26108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