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买比亚迪的故事」巴菲特于9月1日减持比亚迪价值4.5亿港元

如果股票市场也有热搜榜的话,那巴菲特减持比亚迪一定是最近的头条之一。 根据港交所的文件,巴菲特9月1日减持了171.6万股比亚迪的港股,总价值4.5亿港元,剩余持股数2.0714亿股。

本文以公开资料为基础,仅用于信息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作者:愚老头

「巴菲特买比亚迪的故事」巴菲特于9月1日减持比亚迪价值4.5亿港元

图:西安秦岭下的比亚迪汽车制造厂

如果股市也有热搜榜,巴菲特减持比亚迪一定是最近的头条之一。 根据香港证券交易所的文件,巴菲特于9月1日减持了比亚迪171.6万股香港股票,总价值4.5亿港元,其余持有2.0714亿股。8月24日,巴菲特减持133万股。鉴于香港证券交易所只要求在特定时间点公布其持股,信息披露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并不像A股从业者想象的那么高。

截至9月1日,巴菲特已减持1786万股。香港股市的流动性不好,至少需要100天才能清除比亚迪。 拿着比亚迪的朋友们,估计未来几个月晚上都睡不好。 每一个传说都有一个陈词滥调的开始,巴菲特和比亚迪的起源始于2008年。 而这,注定是一个从青萍开始,终于草莽的故事。

01风从青萍开始,巴菲特和比亚迪开始

比亚迪是巴菲特的例外。

2003年,巴菲特的搭档芒格遇到了一位名叫李录的中国投资者。5年后的2008年,李录向芒格推荐了比亚迪。据业内传说,芒格与巴菲特合作了50多年,总共给巴菲特打了三个推荐电话,其中第三个是投资比亚迪。

芒格这样描述比亚迪的王传福:他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他可以像爱迪生一样解决技术问题,像韦尔奇一样解决企业管理问题。 后面是听故事的流行环节。巴菲特委托子公司董事长David Sokol飞往中国考察比亚迪。

王传福带着David Sokol参观工厂,David Sokol王传福立即倒了一杯电解液,当着电池电解液的安全问题David Sokol一饮而尽,拍着嘴皱着脸说,味道不太好,但还是ok。David Sokol当场被镇住,回去向巴菲特推荐,说一定要见这个人(This guy's amazing. You want to meet him.) 巴菲特终于见到了王传福,并于2008年9月投资2.3亿美元购买了比亚迪10%的股权,共2.25亿股。

2008年对巴菲特来说还有一件大事。他以62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成为世界首富。历史上,巴菲特一直远离科技股。投资比亚迪是第一次。 巴菲特一直是巴菲特。但巴菲特也是个人。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2.3亿美元是一个我们一生都要仰望的数字。但对巴菲特来说,就像我们在街上和老朋友一起喝啤酒烤串一样。喝醉后,我们很高兴和老朋友打架。我们花10元买了几张福利彩票。当然,我们赚得很好,损失是无害的。

02巴菲特真正的投资理念

2019年,有一个名为局外人视野的微信官方账号发表了一篇文章《封神的巴菲特》,可能是近代最成功的骗子!》,关于巴菲特的争议一直很多,有的挺有道理的。但无论如何,巴菲特的投资理论与在办公室挂知行合一不同,巴菲特的投资理论致的妖娆投资者不同。作为价值投资的旗手,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的核心是自由现金流。

巴菲特在2007年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表示,伯克希尔致力于寻找在稳定行业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投资项目。如果这些公司增长迅速,当然会更好,但如果没有这种增长,就值得产生可观的自由现金流,因为伯克希尔可以将自由现金流重新投资于其他领域。

他还总结说,真正伟大的企业不仅可以从有形资产中获得回报,而且可以在任何持续期内保持其原有的回报率,而无需再投资。在他看来,糟糕的公司是那种不仅利息收入令人失望,而且不断支付以维持这种可怜的回报。最后,巴菲特认为,当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找不到高回报的投资项目时,利润应通过股息和回购回报股东。

根据科普兰教授(1990)给出的公式:FCF【自由现金流】= EBIT税前利润-Taxation【税款】+Depreciation & Amortization【折旧和摊销】- Changes in Working Capital【营运资本变动】- Capital expenditure【资本支出】

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发现税收是外生变量,通常由政策决定,可以排除。税前利润和营运资本的变化与具体行业和公司有关,具体分析。折旧摊销和资本支出两个指标确实有实际影响。要想做到较高的自由现金流,就需要折旧摊销尽可能的高,而资本支出尽可能的少。折旧摊销当然不是凭空出现的,高折旧摊销的前提是前期大量的资本支出。

高折旧摊销低资本支出,这意味着行业资本支出的高峰已经过去,目前正处于成熟期,甚至行业市场规模也在萎缩和衰退。所以巴菲特选择的公司从来都不是从0到1的初创公司,甚至从1到10。问题是,行业处于成熟期,往往意味着增长机会小,竞争模式容易恶化,企业利润可能会下降。

巴菲特提出了护城河的概念,寻找利息税前利润长期稳定的企业。这条护城河,你可以理解为垄断的高情商。这种垄断可能来自于自然资源的垄断、特许经营权或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假如我们总结一下巴菲特的自由现金流选股思路。本质上,它是一种几乎垄断的商业模式。当这种商业模式已经确定形成垄断时,资本支出的早期高峰已经过去,现金流最终可以预期稳定地形成。从资本保值增值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套完美、逻辑自洽的投资理论。

巴菲特出生于1930年,现年92岁,用自己的历史表现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有效性。这种自由现金流选股框架可以解释巴菲特投资决策的很大一部分。苹果是体现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的真正目标。2011年10月,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去世。当时真地认为,消费电子历史上伟大创新者的去世将带来苹果的衰落,公司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平庸,股价将达到顶峰。

事实证明,苹果确实一步步走向平庸,净利润总规模也没有上升到很高的水平,但苹果的股价自2011年以来已经翻了近20倍。这个涨幅,最优秀的成长股也不过如此了。果然,悲观主义者往往是正确的,但世界属于乐观主义者。巴菲特选择在2016年进入。从2016年到2018年,巴菲特总共投资360亿美元买入苹果。到目前为止,巴菲特在苹果上至少赚了1000亿美元,加上股息和实现。苹果2011年后发生了什么?

「巴菲特买比亚迪的故事」巴菲特于9月1日减持比亚迪价值4.5亿港元

最明显的迹象是苹果的资本支出下降了。2011年,苹果的资本支出是折旧摊销的四倍。进入库克时代后,这个值像断线的风筝一样崩溃,不到1,表明苹果现有的资本支出不足以维持正常的简单再生产水平。与资本支出的持续萎缩相对应,苹果对股东越来越慷慨。

在乔布斯时代,苹果既没有股息,也没有回购。库克时代的苹果既有股息又有回购。自2013年以来,苹果回购的资金几乎与净利润相同,部分年份甚至超过自由现金流。另一个代表巴菲特投资理念的案例是西方石油公司。

最近,巴菲特获得了美国监管机构的许可,最多可以收购西方石油公司50%的股权,从而向西方石油公司全面控股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市场一这一消息通常被解释为巴菲特押注于美国经济的长期通胀,认为原油价格长期处于高位。这种解释有他的理由,但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巴菲特想吞下西方石油公司。

如果我们从自由现金流的角度来解释,逻辑是顺利的。电动汽车取代燃料汽车已成为社会共识,汽车占下游石油需求的一半以上,这意味着中长期对石油的需求正在下降。

在这种预期下,传统化石能源公司最合理的选择是不增加资本支出,只维持现有产能。核心是电动汽车取代燃油汽车是大势所趋,但时间很长。以中国最激进的新能源推广为例,中国现有机动车数量为4亿辆。即使新能源渗透率超过60%,计算每年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需要20年左右才能完成所有更换,更不用说美国的渗透率仍然是个位数。

当石油企业不再进行资本支出竞争时,从长远来看,价格不会大幅下跌。现在西方石油公司相当于行走印钞机。

「巴菲特买比亚迪的故事」巴菲特于9月1日减持比亚迪价值4.5亿港元

从财务指标来看,近年来西方石油公司的资本支出已降至折旧摊销的30%左右,无法达到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水平,相应的自由现金流水平大幅提高。

与其他石油公司相比,西方石油公司拥有美国成本最低的油田,与巴菲特合作多年。巴菲特选择并购西方石油公司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投资决策。

03从自由现金流的角度来看,世界经济格局

事实上,自由现金流的投资逻辑完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工具。不同的国家选择不同的自由现金流生态。20世纪80年代,当日本经济蓬勃发展时,有一种流行的雁行模式。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发展和雁阵一样有序国和日本是领头羊,亚洲四小龙是第二梯队,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是第三梯队。在日本经济逝去的30年里,没有人提到这种模式。今天的世界经济更像印度的种姓制度。印度有四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大种姓,还有大量连种姓都没有的贱民。

从分工的角度来看,美国是婆罗门。美国声称市场经济没有太多工业政策的历史。其经济状况本质上是由美国资本市场塑造的。 美国价值投资的结果是鼓励垄断性、低资本支出的企业,这部分企业现金流最好。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制造业越来越空心化,服务业和金融业也越来越发达。如果美国现在想再工业化,制造业还能回归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美国资本市场不支持。美国资本市场鼓励垄断,追求股价上涨,失去了为实体经济造血的能力。

而且不仅不造血,反而一直不停的在吸血。 美国资本占据全球垄断平台企业。苹果、谷歌、亚马逊和微软是代表美国资本市场价值观的顶级生态企业。 美国已经看不上那些辛辛苦苦生产设计的制造业了。

简言之,美国主动邀请制造业出去,不会再欢迎了。现在的再工业化是一个口号,告诉选民。过去,我们研究美国汽车工业,发现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由于工会的存在,美国汽车行业的自行车成本仍然很高,远远高于后来没有工会的日本和韩国品牌。曹德旺在美国建厂,坚决反对在工厂设立工会。

那么,美国工会的存在是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吗?我们的结论恰恰相反。如果没有这些工会,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步伐将会更快。如果没有这些工会,包括从汽车到零部件工厂的工会,你猜三家汽车公司的管理层将在哪里设立工厂来追求高股息?

他们将立即撤出美国,将工厂设置在成本最低的地方。至于欧洲、日本、墨西哥和中国,它们都是可能的。不管怎样,它们不会是美国。因此,曹德旺实际上面临着一个悖论。他之所以能在美国建厂,是因为美国汽车工业工会的存在,但他坚决反对在自己的玻璃厂建立工会。

在婆罗门的美国下,是第二阶级,主要是欧洲和日本。欧洲和日本承担了制造业,特别是相对高端的部分。虽然这部分行业是高端的,但不够垄断,有一定的竞争,需要全年保持一定的资本支出来维持现有的竞争力,如汽车行业。

最近关于汽车行业的说法很猖獗。也就是说,中国和美国希望抓住欧洲和日本在燃料汽车行业的主导地位,计划转变新能源,重新占据汽车行业的主导地位。 这种说法太阴谋论了,属于倒果因素。事实上,美国资本市场对汽车行业,无论是燃油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都不太乐观。

燃料汽车行业,无论丰田奔驰宝马在你眼中有多高端,虽然已经进入成熟期,但竞争强度并不低,全年保持大量的研发成本,丰田汽车的资本支出是折旧摊销的两倍。 制造业,即使是高端制造业,也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工作。在全球金融中心割韭菜并不容易。美国主动放弃的高端制造业落在了欧洲和日本手中。

那么,为什么美国资本市场也培育了一个特斯拉呢?事实上,特斯拉能够获得资本市场的长期资本,本质上或资本市场对特斯拉的软件生态更乐观,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方向的前景中,核心或垄断前景,软件估值,并不是真的认为纯电车能赚钱。 欧洲和日本的刹帝利是吠舍,现在只有两个地区,一个是韩国,一个是台湾。

在印度教中,吠叫屋是由上帝的大腿创造的。努力工作,必须由腿来做。那些高资本支出和摩尔定律的工作是由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完成的。虽然韩国三星和台湾的台积电在当前媒体眼中有着无限的风景,但从投资或业务的角度来看,这对夫妇绝对不是一个好项目。

三星在半导体行业建立了反周期投资战略,利用反周期定律,选择面板、内存、价格下跌、生产过剩、其他企业必须减少投资、反向疯狂生产,通过大规模生产进一步杀死产品价格,使竞争对手挤出市场甚至直接破产。在三星的背后,是韩国全国的大力支持。

为了工业化,韩国也是一种地狱模式。卷王之王刷新了世界最低生育率记录。至于台积电,无论你如何神话张忠谋,半导体制造业皇冠上的珍珠都无法改变行业的两端。每年定期投资1000多亿元的资本支出。如果你一年不投资技术,你就会落后。

台积电的地位被人为高估了。如果中芯国际拿不到光刻机,就会伤筋动骨。没有美资设备,台积电可以直接写讣告。当然,台积电毕竟市值超过4000亿美元,主要是美国投资者,估计不愿意直接送进去。 吠舍卷到爆肝,但上面的刹帝利和婆罗门要么通过销售设备和核心材料,要么通过金融手段直接获得最大份额,留给卷王的是一点利润和少量就业。

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三星和台积电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但绝对不是一家好生意。巴菲特一眼就输了。 根据理论想象,以下第四种姓首陀罗,主体应该是中国,做缝裤子手机组装OEM工作,但中国是最大的系统Bug。无论是金融服务业还是高端、中端、低端制造业,中国的反应都是:我想要一切!

04最后,鲁莽-巴菲特为什么要减持比亚迪?

比亚迪从未列入巴菲特的投资清单。 当然,现在减持并不意外。从比亚迪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基本面显然不是减持的原因。

「巴菲特买比亚迪的故事」巴菲特于9月1日减持比亚迪价值4.5亿港元

自2008年巴菲特持有比亚迪以来,比亚迪也起起落落。2010年比亚迪年销量首次突破50万辆,随后的10年,就一直在50万辆这个台阶上踟蹰不前,“比三万”的外号也就是那个时候来的。比亚迪直到2021年才借助新能源汽车的放量,一举将销量提升到70万辆。目前在手订单70万辆,产能即销量,预计年底将达到每月25万辆的最高水平。

「巴菲特买比亚迪的故事」巴菲特于9月1日减持比亚迪价值4.5亿港元

而且2022Q2.比亚迪超过特斯拉,登上世界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销量的增加也将带来利润状况的改善。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市场份额稳定时,比亚迪可能不符合巴菲特自由现金流的投资理念。 虽然比亚迪目前的估值并不低,但也不算太多。

根据每年300万辆、5000亿元的稳定盈利能力和10%的销售净利率,目前的市盈率只有15倍。此外,比亚迪还高估了海外收入预期和未来智能突破的潜在期权。

巴菲特错了吗?如果我是一个绿色的新韭菜,也许我就是这么想的。不幸的是,我不是。巴菲特一直在自己的能力圈投资,很少投资科技股。比亚迪本质上属于科技股。既然不在巴菲特考虑的范围内,错过也不能算是问题。就像我们从不后悔错过了和女明星的婚姻,因为这根本不在我们能考虑的范围内。

「巴菲特买比亚迪的故事」巴菲特于9月1日减持比亚迪价值4.5亿港元

任泽平最近对巴菲特减持的比亚迪的评论遭到了嘲笑。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当然是一种鼓励的勇气,但一个从未投资过的人本质上很难敬畏市场。 但是老韭菜不是。我们真的知道股市很难赚钱。

「巴菲特买比亚迪的故事」巴菲特于9月1日减持比亚迪价值4.5亿港元

上面这个观点,对其他公司的判断我们不做评价。但是对比亚迪的判断确实代表了老韭菜们的看法。如果有这么一个人,他在赌场十赌九赢,一直赢到自己成为世界首富。现在他想跟你做对手盘,你会大喊一声我命由我不由天,迎难而上直面挑战么?傻子才去呢?我才不管他是九十还是一百岁,也不管他是不是晚节不保。

我们在股市赚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手是不是菜。我做不了那些不赚钱的热钱。为什么要杀股神?我可以选择不玩。排除一切不可能的情况,剩下的,不管多难以置信,都是事实。比亚迪的基本面没有问题,巴菲特也不太可能出错。比亚迪和巴菲特有可能没有问题吗? 如果比亚迪是下一个华为呢? 巴菲特说,没有人靠做空祖国发财。

「巴菲特买比亚迪的故事」巴菲特于9月1日减持比亚迪价值4.5亿港元

巴菲特买了比亚迪,一开始的出发点可能真的打不过老朋友的脸。然而,巴菲特总是充分尊重比亚迪和王传福的企业家。2008年以后,巴菲特一直是比亚迪的平台。

2020年4月,由于加州疫情,巴菲特晒出了自己的比亚迪口罩:我的目标是长寿,手写的比亚迪口罩是祝我一臂之力。真的掩饰不住对比亚迪的欣赏。 如果没有其他问题,我相信巴菲特会把比亚迪列入他的遗产清单。

承平日久,大家都忘了汽车行业曾经是一个贸易保护主义泛滥的领域。对欧洲和日本来说,汽车制造业是维持其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基础。汽车工业占这些国家制造业的三分之一,GDP的10%。不仅如此,汽车制造业不仅仅是一辆简单的汽车,它推动了从上游钢铁有色冶炼、基础化工、石化到中游机床、机械设备,以及下游贸易零售、售后服务等行业。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汽车工业就像一个生态链系统。如果它保留了汽车,它就保留了制造业。例如,中国机床工业受到批评。核心原因是中国汽车工业在燃油汽车时代落后,未能从根本上带来自己的产业链。我们应该知道,汽车工业占机床工业下游需求的40%,而中国机床在这个行业很少。

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和技术创新积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像光伏一样卷出了自己的整个产业链,并将以绝对优势击败世界。我们都看到了这一趋势,欧洲和日本当然也看到了这一趋势。所以,如果欧洲和日本错过了新能源汽车,我们对欧洲和日本的印象将是三亚等旅游目的地。

「巴菲特买比亚迪的故事」巴菲特于9月1日减持比亚迪价值4.5亿港元

当日本汽车在美国攻城略地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上图是1982年底特律美国汽车工会组织抵制日本汽车的集会现场。两个美国人砸了一辆日本车。

05后面写的话

在一部名为《秦丽》的架空历史小说中,有一个关于战国四公子信陵君的片段。我的历史水平仅限于中学历史书籍和电视剧,所以我不知道这是真实的历史故事还是作者编造的桥梁。关于信陵君,高中语文有一篇课文《信陵君偷符救赵》,讲的是他的故事。因为被这篇文言文虐待,毕业后就再也没有兴趣去了解这个角色了。

信陵君是战国四君子中几乎没有生活污点的完美人物。后来,他有了一个超级粉丝,汉高祖刘邦。我们现在的电视剧倾向于把刘邦塑造成流氓形象,失去国家的项羽成为希腊悲剧英雄。刘邦成为皇帝后,每次经过大梁(魏国首都,现在开封),他都会向偶像信陵君致敬。

一个能以信陵君为偶像的人,在人生格局上不会落后。《秦吏》的情节是,战国四大名将起剑颇牧王坚的儿子王贲,在突破魏国都城大梁后,下令保护信陵君的陵墓。

有一天,王本去信陵君墓祭拜。在信陵君墓前,一位老妇人守卫着它。可能是信陵君的妾室。她每天献一壶酒扫墓。王本问老妇人为什么每天喝酒。

老妇人回答说:公子说,喝醉了,听不见……”“听不到什么?”王贲顿时有些好奇。这位老妇人指着远处的大梁城:“听不到大梁崩塌的声音啊!”。

百年未有的巨大变化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正在发生的真实事实。一方面是安静的武术游戏,生死事件被视为儿童游戏,另一方面是努力工作断。巴菲特可能和新陵君面临着同样的情况。当然,也有超长待机的老太太。

原创文章,作者:锦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09/1419543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