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谣言起,行业波澜
近日,汽车圈一则消息引发轩然大波:网传丰田汽车正在考虑收购哪吒汽车。此消息一出,瞬间在网络上炸开了锅,哪吒车主们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纷纷幻想自家爱车能“飞升”,售后有保障、车机变智能、二手残值还能起飞。然而,现实却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品牌沟通部部长徐一鸣明确回应“真没听说哈!”,哪吒汽车方面也表示这是谣言。这看似简单的辟谣背后,实则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诸多现状与问题。
二、哪吒汽车:从辉煌到困境
曾经的新势力黑马
哪吒汽车作为和“蔚小理”同一批成长起来的造车新势力,也曾有过辉煌时刻。2018年6月,合众新能源正式发布汽车品牌——哪吒,一个月后首款车型哪吒N01亮相,凭借超高的性价比,在2019年销售1万辆左右,在当年的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四。2022年,哪吒汽车更是以15.2万辆的交付量登顶新势力销冠,在东南亚市场开疆拓土的速度也令同行侧目。
辉煌不再,困境重重
然而,“低价高配”的策略早已埋下了隐患。仅仅三年后,哪吒汽车的销量就断崖式下跌。2023年销量降至12.75万辆,2024年更是腰斩至6.45万辆,2025年1 – 2月,销量分别只有159辆和377辆,和以前高峰期月销1.8万辆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财务状况更是不容乐观。自2017年以来,其母公司合众汽车已完成10轮融资,融资总额达228.44亿元,但哪吒汽车却始终无法摆脱“烧钱”标签。2021年至2023年,哪吒汽车的净亏损分别为48.4亿元、66.66亿元和68.67亿元,累计净亏损高达183亿元以上。资金链的紧张,导致工厂停产、员工讨薪、供应商讨债等负面消息不断传出。
哪吒汽车的坠落,本质是一场造血悲剧。前CEO张勇豪掷20亿研发高端车型哪吒S/GT,定价18.98万直接撞上比亚迪汉、小鹏P7,结果月销不足千辆,被迫降价反被贴上“降价王”标签,烧钱速度远超造血能力。同时,造车新势力车企普遍陷入“规模扩张依赖症”,哪吒汽车也不例外,不惜代价扩大产能、铺设渠道,忽视了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研发投入占比不足营收的5%,甚至出现了解散研发团队的传闻(后被辟谣)。
三、丰田:电动化转型的焦虑
全球巨头的销量与利润困境
丰田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在销量规模上已连续五年超越德国大众汽车集团。2024年,丰田全球销量超过千万辆,同期大众汽车集团全球交付约903万辆汽车,比上年下降2.3%。然而,丰田也面临着诸多挑战。2024财年(即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丰田汽车营业额达48.04万亿日元,同比增长6.5%,但营业利润为4.77万亿日元,同比下滑3.6%;税前利润为6.41万亿日元,同比下滑7.9%;净利润为4.77万亿日元,同比下滑3.6%。受美国政府对汽车加征关税拖累,丰田预计2025财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净利润将同比下滑34.9%。
电动化转型的迫切需求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丰田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其bZ4X电动车在华月销仅个位数,虽然铂智3X凭借本土产业链实现6727辆突破,但整体来看,丰田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布局明显滞后。相比之下,大众汽车投资180亿元建设安徽新能源基地,宝马投入100亿元升级沈阳生产线,Stellantis集团更以15亿欧元收购零跑汽车20%股权。这些案例都表明,外资巨头若想快速补课,收购本土成熟团队比自主研发更高效。所以,此次丰田被传收购哪吒汽车,也并非毫无缘由。
四、收购为何难以成真
哪吒汽车的复杂现状
哪吒汽车虽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一定的技术底蕴和市场根基,是最早获得新能源乘用车“双资质”的企业之一,但目前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其股东包括国资背景股东、产业资本及战略投资方,其中南宁、宜春、桐乡等地国资持股近50%,收购需协调多方利益。而且,哪吒汽车目前负债累累,累计拖欠供应商超60亿货款,仅承诺分期偿还埃夫特4915万设备款,资产负债率超80%。即便与134家供应商达成20亿债转股协议,但E轮融资30亿救命钱仍未到账,业内人士指出,即便融资到位,百亿级资金缺口仍难支撑企业重生。
丰田的战略考量
从丰田自身的战略角度来看,它在中国市场已拥有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两家合资车企,同时豪华品牌雷克萨斯也即将在上海建造独资工厂。收购产能利用率不足的哪吒汽车,对于丰田来说意义有限。而且,丰田在华电动化初显成效,4月纯电车型销量也有6727辆,更依赖自有技术而非收购。此外,哪吒汽车的品牌价值严重缩水,其母公司股权复杂,这也让丰田在考虑收购时会更加谨慎。
五、哪吒汽车的自救之路
债转股与海外融资
面对经营困境,哪吒汽车也在积极地自救。今年3月,哪吒汽车宣布与泰国金融机构达成100亿泰铢(约合21.5亿元人民币)授信,计划7月在泰国启动本地化生产,以哪吒X等低价车型开拓东南亚市场。同月,哪吒汽车又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共识,共同签署超20亿元债转股协议。此次债转股计划获得了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电池供应商)、北斗智联(智能网联服务商)、绿野汽车照明(车灯供应商)等头部供应商积极响应。
内部改革与战略调整
按照现任CEO方运舟所说,哪吒汽车将实施六大改革措施:一、坚定以人为本,尊重人才、激发人才最大的创新动力和活力;二、推行全员持股计划,让每位员工共享哪吒汽车发展成果;三、通过优化重组实现组织更加扁平高效、精简中后台、削减行政成本,推动年轻化;四、变革组织机制,建设一个更加透明、高效、廉洁、有活力的新哪吒;五、重塑企业文化,打造一支有理想、有闯劲、有担当、有抱负的战斗铁军;六、聚焦海外业务,专注在更符合市场、毛利率为正的产品,国内适度竞争,放眼海外,努力打造全球热卖车型。
六、行业启示:新能源淘汰赛加速
新势力的生存危机
哪吒汽车的困境并非个例,高合、威马等新势力同样濒临出局。行业正从“烧钱扩张”转向“硬核生存”,技术门槛提升,续航虚标、车机卡顿等问题暴露研发短板;资本降温,投资人转向盈利确定性,哪吒E轮融资拖延两月未果;供应链反噬,欠款导致配件断供,车主维修需自费,口碑雪崩。这都表明,没有核心技术、持续亏损的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淘汰赛中很难生存下来。
传统车企的机遇与挑战
对于传统车企来说,如丰田等,在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收购本土新势力车企,可能是一条快速获取技术和市场渠道的途径,但同时也需要面对被收购企业的债务、品牌等问题。如何在转型中找到合适的方式,是传统车企需要思考的问题。
七、结语:理性看待,迎接挑战
丰田收购哪吒汽车的传闻虽然被辟谣,但却让我们看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残酷现实。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市场中,无论是新势力车企还是传统车企,都需要不断创新、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也需要理性看待各种信息,避免被谣言误导。让我们共同期待新能源汽车行业能够继续保持理性、健康的发展态势,为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CarMeta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505/1510155730.html
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712335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