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都卖给了城市。渗透率和普及率越低,很少有人真正在乡镇和农村市场购买新能源汽车。
作者|Cindy
编辑|杨铭
停在农村小镇街道上的100辆汽车有多少是新能源汽车?
“极点商业”一辆车数后,答案是,不超过5辆。其中3辆是混合动力车,纯电车只有2辆——其中4辆是春节回老家的粤B牌。
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在南方农村城镇的渗透率仍然非常非常低。除了春节期间开的少数新能源汽车和留守农村用户外,很少有人喜欢新能源汽车。
这是2024年农历新年第三天湖南岳阳平江长寿镇的一幕。长寿镇位于汨罗江上游,原名“古江洲”,元代中期形成,走出张震、刘志坚等将军。
目前,长寿镇户籍人口80700人(2018年),工业企业140多家,酒店众多,电影院、咖啡馆、蜜雪冰城。可以说,它是南方农村城镇经济、文化、贸易中心的典型代表。
为什么这样的乡镇不喜欢购买近年来超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呢?
01
农村用户不喜欢买新能源车吗?
“这里基本没人买新能源车,尤其是电动车。”不仅是长寿镇,还有附近长寿镇的加义镇和安定镇。“极点商业”说。
可以证明的是,几乎所有的燃油汽车都停在城镇的街道和村民自己的院子里,基本上没有当地牌照的绿色新能源汽车。例如,加义镇陈叔叔家里有两辆车,一辆是宝骏730拉货,一辆是大众宝来日常出行,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要购买任何新能源。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949.5万辆,占乘用车销量的34.7%,基本实现“每卖三辆车,就有一辆新能源”。
然而,这些新能源汽车大多卖给了城市,渗透率和普及率越低,很少有人真正在乡镇和农村市场购买新能源汽车。
“农村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尚未得到有效释放。”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此前指出,2022年,我国农村新能源汽车销量仅占农村汽车总销量的4%,主要是10万元以下的产品,远低于行业总销量的25.6%。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在农村、乡镇等下沉市场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例如,有足够的场地安装充电桩,可以帮助村民节省大量的汽车成本;用户旅行距离一般较短,不多“里程焦虑”。
即使在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政策出台后,购车成本也比燃油汽车低很多。那么,为什么农村用户不喜欢购买新能源汽车呢?
“长寿镇没有经销商网络,但如果想买新能源车,一个半小时就能到长沙。”28岁的加义镇义口村居民余辉说,每个人都买车和售后服务。新能源汽车是否有当地经销商网络和售后系统,对选择没有影响。
根据“极点商业”据多方了解,农村和乡镇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并不多,原因相当复杂。
目前,农村所有新能源汽车的品牌认知都远低于BBA、像大众这样的传统燃油车。
“在我们农村,买车后,村里的亲戚朋友会去家门口放鞭炮庆祝。”余辉说,像自己这样的年轻人对理想、华为、威来、小鹏、特斯拉有一定的了解,但许多邻居、亲戚对汽车的认知,仍然停留在燃料汽车上,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杂项品牌,甚至与电瓶车、老滑板车,“因为都是用电的”。
“几十万蔚来回村被视为江淮数万”“比亚迪车主被戏称为网上叫车司机”“特斯拉回村几十万元被嘲笑”“M9被认为是东风小康社会”——最近网络爆炸的话题其实是5亿农村用户对新能源汽车最真实的写照。
新能源汽车企业品牌宣传不平衡,农村居民认知落后,对新事物的接受度不如城市居民。这是农村用户普遍认为难以选择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像许多城市人一样,今天的农村人也把汽车视为力量和地位的象征。
90后于辉目前在老家做门窗生意。去广州姐姐家玩的时候,经历了姐姐买的国产电动车,赞不绝口。但是去年年初去长沙买车的时候,花了近30万买了一辆奥迪A4L。“配置最低,小尺寸中央控制屏幕,大量物理按钮,塑料配件充满廉价感,内饰设计比妹妹的电动汽车落后十多年。”
尽管如此,喻辉还是选择了相同的预算。“土得掉渣”奥迪A4L,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带来业务增长。”要让村民们相信我有实力做生意,我必须开一辆大家都知道的品牌车。”
02
高大的噱头不如皮实耐用
众所周知,新能源因其各种智能化、高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噱头而迅速增长“日益内卷”吸引消费者。问题是,这些能否吸引5亿农村用户?
从“极点商业”从各种调查来看,上述噱头对许多农村用户没有吸引力。
一方面,大多数农村用户受教育程度有限,对各种农村用户的教育程度有限“高大上”不能使用或不敢使用的智能功能,例如,有些人甚至认为新能源汽车存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容易着火”等待致命缺陷。
另一方面,农村用户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完全不同。他们对汽车的要求更坚固耐用,预算往往有限,不愿意为智能驾驶舱、智能辅助等功能支付额外费用。“农村买车不像城市几年换车,很多都是十几年换车。”
从以往新能源农村车型的角度来看,农村车型的列表基本上是10万元以下的中低端纯电动车型。虽然适合农村生活场景,但智能配置不高,部分车型质量令人担忧。
这也给了一些农村用户“电动汽车不过尔尔”的印象。“一些亲戚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标有300多公里的电池寿命。在保修期内,实际里程可能只有150多公里。一年后,电池开始鼓包。此外,还存在方向机故障、充电功率异常等问题。”重庆黔江白石乡的罗先生说,这成功地说服了他和许多邻居。
在某种程度上,上述刻板印象和消极印象不能完全归咎于农村用户的认知差距。例如“新能源汽车电池容易着火”根据最新消息,许多开车到海南岛的新能源车主在离岛时遇到了返程轮渡票“一票难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等很多时间。
据多家媒体报道,海南海峡航运有限公司回应,原因是考虑到新能源汽车在高温暴露或充电不当时容易引起自燃等事故,一旦发生火灾,灭火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当地有关部门出台了最新规定,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登机数量和停车位置。
因此,如果新能源汽车公司不能完全消除电池安全风险,那么它将永远成为农村用户拒绝购买的因素——毕竟,许多农村用户选择在自己的建筑中安装私人充电桩。一旦发生事故,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当地气候也是农村用户考虑的因素之一。例如,在北方农村漫长而寒冷的冬季环境中,冰雪路面、复杂的路况和低温环境对纯有轨电车的耐久性、发动机启动和电气控制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电动爹”戏称成功劝退了很多用户。
“根河没有人开纯电。”“东北冬季续航能力太差,我不想半途而废。”以内蒙古根河、黑龙江大庆市为例,《财经》在走访中表示,东北地区的电动汽车“水土不服”,估计当年开电车只能开半年,剩下的半年放在车库里。
这意味着,尽管许多新能源汽车公司已经宣布其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但改变乡镇和农村的观念仍需要时间。
03
充电桩是潜力释放的关键
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因素是充电桩。从观察的角度来看,农村地区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像预期的那么美丽,甚至远远落后于城市,这限制了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步伐。
私桩缓慢充电通常是农村用户的首选。从一户一桩的私桩安装来看,需要申请独立的电表,并连接国家电网线路——在许多地方,即使是农村地区的自建房屋也需要村委会的盖章和同意。公共充电桩更多地用于外国车辆和村民的紧急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公共充电桩的低利用率和覆盖率。
“我们这里公共充电桩的数量很少。”于辉打开地图搜索附近的充电桩。距离他家最近的充电桩也在10公里外的长寿镇。相比之下,周围一公里内有五个加油站。
另一位在线叫车司机邱先生印象深刻。作为一名新能源汽车车主,他曾收到农村名单,几十公里没有找到充电桩。最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但都不能使用它。“最后,我在窝里找到了一辆拖车。”
观察者认为,农村具体情况、居民和车辆分散、城市经验成熟不适合农村,农村充电设施建设仍滞后,单站小布局分散,后期充电设备安装困难、利用率低、运维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等问题。
例如,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在山东省昌乐县营丘镇政府院安装了四个充电桩,分别是快充桩和慢充桩,但日常利用率不超过5%。最后,这被认为是一个低效的桩,结果要么被拆除,要么被无人维护和废弃。
在农村地区建造充电桩是一项非常不划算的业务。例如,营丘镇充电站每天投资约10万元,平均充电量约120度,收回成本需要6年时间。高投资成本与低收入不匹配,直接导致社会投资意愿低。
尽管如此,农村市场仍然是一片不可忽视的巨大蓝海。根据中国100人电动汽车协会发布的《中国农村电动汽车旅游研究》,预计到2030年,中国农村汽车数千人将达到近160辆,总数将超过7000万辆。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农村用户会选择新能源汽车。余辉的妻子和哥哥在平江县工作。2024年春节前夕,余辉带他去长沙买车,选择了比亚迪混合动力车。“开车很省钱,电车平均1公里1毛钱,油车1公里6毛钱。”
“农村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潜力大于一线城市。”全国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表示,中国农村有5.1亿人口,这将为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崔东树建议,汽车企业应根据农村市场的需求,推出性价比较高的电动汽车,加强充电桩建设,提高农村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
目前,从政府到企业,都在加快乡镇充电桩的渗透。去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明确提出加快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后,各省市也出台了加快充电桩推广的配套政策。
在企业方面,BYD在布局未来充电网络时将村镇纳入布局范围。广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中石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预计到2025年,农村地区将建成100多万个充电终端。
上述措施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而且在农村市场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事实上,新能源汽车非常香。如果今年生意不错,年底换一辆新能源混合动力车。”喻辉就说。
END
原创文章,作者:极点商业评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2/2023147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