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新能源的“新造富”不仅仅是让股东高管富裕起来,普惠一线工作人员更为关键。
作者丨石劼
责编丨石劼
金鹏辉编辑
开场先讲个笑话。
当一群金融博客和科技媒体争夺我们汽车媒体的主题和业务时,新能源汽车公司非常有竞争力,让他们的销售部门或经销商从民航挖出大量美丽的空姐。
最近,许多腰部金融媒体博客接近头部流量,通常标题是“一波美丽的空姐,开始涌入……》等等,话题是什么?“空姐纷纷加入蔚来理想”、什么“与其在飞机上倒香槟,不如在地上倒新势力”,什么“月入10万平淡”。
快餐作品可以吸引眼球,但行业媒体仍然需要认真对待。威来理想小鹏等新势力,特斯拉代表的海外新能源,比亚迪代表的从传统转型而来的本土新能源,一线销售的月收入是多少?这并不意味着一两个不知道真假的销售冠军可以通过展示数字来代表。
汽车行业高级销售人员安阳先生在官方账户中统计了几个热门新能源品牌的月薪数据。在此基础上,我们了解到新力量的销售收入确实相当可观,但许多细节和深入的信息,如销售收入如何反映品牌经营状况,高收入代表什么样的社会价值,需要进一步探索。
从某种意义上说,汽车在新能源轨道上转型,新能源化身“新造富”已经进入2.0时代,宏观意义从最初让股东高管富裕起来,到普惠一线工作人员大步跨越。
威来领先,比亚迪不虚特斯拉
统计数据时,《车安人安》专门进行了详细的前提交代:
·每个品牌的样本调查数量约为100至400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调查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低线城市的同品牌销售将低于一二线城市,需要事先说明差异;
·为了形成全面的参考,不仅仅是月薪的单一数字,还尽可能列出平均数、中位数、底薪、佣金等。
到目前为止,公开的调查数据包括蔚来、理想、小鹏、阿维塔、比亚迪、特斯拉和极氪七个新能源品牌。既有蔚来理想小鹏的三大新力量,也有来自传统汽车公司的独立新能源品牌阿维塔和极氪,以及比亚迪从传统汽车公司整体转型而来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以及海外新能源领袖特斯拉。虽然品牌数量不多,但都是典型的。
《汽车公社》汇总统计了主要数据,亮点如下:
第一,整体收入水平较高,月收入一般超过1万元,蔚来最高平均值已达1.8万元。
只看平均值,蔚来、理想等品牌基本形成了1.8万元、1.4万元、1.2万元三个档次,极氪稍低也有1.15万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城市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城市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销售的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第二,有的品牌侧重底薪,有的品牌侧重佣金。
例如,特斯拉、理想和阿维塔的基本工资较高,极氪、蔚来、理想的佣金保证水平较高,蔚来、阿维塔和小鹏的佣金上限较高。
三是传统汽车企业新能源销售收入水平不低。
除了威莱理想的月薪在新力量中确实领先,只看特斯拉、小鹏等中外新力量。与传统汽车公司的新能源品牌阿维塔、极氪或比亚迪相比,月销售收入基本上没有优势。可以说,“比亚迪的销售收入水平不虚特斯拉”,已经超出了一些观点的预期。
第四,“月薪十万”毕竟,销冠是少数。
虽然会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曝光“理想销冠,月收入10万”等待诱人的数字,但从统计数据分布的角度来看,即使是蔚来理想,也不可能每月赚10万。
蔚来销售(fellow、在顾问和产品专家中,40.8%的月收入可以超过2万元,但约10%的月收入不到1万元。理想销售额仅为13.1%,月收入超过2万元,月收入不足13.4%。比亚迪、特斯拉、极氪三大品牌月收入不足1万元的销售额占30%以上。
可以通过总结统计数据来了解,“月薪十万”这几乎是一种神话宣传,销售冠军并不代表每个人,也不一定是正常的。然而,新能源销售的整体收入较好,这也符合当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趋势,代表了行业的发展方向。
双刃剑还是三节棍?
在研究和讨论过程中,有人认为许多新能源品牌采用直销模式,高销售工资意味着更大的成本负担,特别是对于没有积极利润的品牌,“卖一辆车损失一辆,还要用高薪促进卖车,对损失来说不是雪上加霜吗?”
首先,对于发展初期的新能源品牌来说,如果整车业务的毛利还没有成为正式品牌,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但现在,即使净利润没有止损,头部新力量也实现了正毛利润。例如,威来的毛利率约为11~13%,这意味着销售规模和利润往往呈正相关。
其次,制造业的本质追求是规模经济。由于汽车制造业,新能源业务难以盈利。本质上,总所有权和供应链规模远低于经过百年发展的燃料汽车。高研发成本和新供应链成本在短短十多年内稀释不足。因此,通过增加销售收入,鼓励销售规模快速增长,虽然短期内会增加压力,但从长远来看会满足发展需求。
“销售收入高”,在目前已知的健康条件下,双刃剑的效果并不明显,反而更像“三节棍”,具备直接 间接联动贡献。
不用说,直接影响销售增长,类似于在社交平台上提高品牌销售和影响力,也是直接收入。间接贡献相对隐藏,但不容忽视,这涉及到对统计数据的深入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三个品牌的平均数大于中位数:理想、特斯拉、极氪。
平均值大于中位数,为正偏态分布——也就是说,在不对称或偏差分布中,分布高峰偏左,长尾逐渐从左延伸到右端。这意味着大部分销售收入低于平均收入,销售冠等少数领先销售人员为品牌的收入和业绩做出了巨大贡献。
<p style="text-indent: 2em; font-weight: 400; padding: 0px; width: 100%;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因此,销售收入的分布,甚至可以反映销售店的健康状况,以及头部销售的贡献比例,有利于企业经营者判断公司和渠道的情况。
“保障销售收入”,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企业文化和理念的反映。
如果你用同理心代替自己进入新能源品牌销售岗位,哪些品牌提供更强的收入保障?不限于基本工资水平,还要观察平均和中位数。
从统计数据来看,小鹏、蔚来、阿维塔、比亚迪的月平均收入超过一半,这也意味着“大多数人都比较有保障”。另一方面,特斯拉、极氪和理想“高于平均值”比例较小,反映出销售内部竞争激烈。以前,当行业讨论品牌概念时,它经常指出蔚来“较为人性化”,理想和特斯拉“无所不用其极”。
新能源,新财富
除了车安人安提供的数据外,我们还对传统豪华品牌的销售收入进行了初步调查。
例如,利兴梅赛德斯-奔驰的销售收入有一个月薪1.15万元的求职平台。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职位,但它可能不同于上述一线销售收入,但无论如何,新能源的一线销售收入已经进入豪华品牌的销售收入范围,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
如果说在新能源汽车致富的1.0时代,很多投资者股东和创业者都是通过时代风口致富的,那么“新造富运动”2.0时代,更应该是面向普通大众的普惠,即一线生产工人和一线销售人员,能够实现更好的收入。
此前,汽车公社记者对特斯拉和比亚迪一线生产工人的收入进行了调查。
特斯拉不使用冲压、车身、电池等车间。普通工人的基本工资从5080元到600元不等。考虑到36小时通常加班的上限,收入可以达到7241元,扣税后可以达到5800元左右。再加上可观的奖金,税前年收入可以接近10万。
比亚迪工人的收入早就不是了“血汗工厂”例如,比亚迪扶风厂普通工人的工资超过5万,而技术工人超过6万,结合当地消费水平,计入奖金和加班收入,可以保证工人的生活水平。
所以,不管是“打螺丝”工人收入增长,或者现在白领收入人群出现在销售中,新能源汽车在销售中“新造富运动”2.0阶段功不可没,这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这种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尽管边际效应会收缩。
据乘联数据显示,11月份新能源乘用车产量达到98.9万辆,同比增长37.3%,环比增长7.2%。今年累计生产783.5万辆,同比增长32.4%。11月96.2万批发销量(含出口),同比增长31.5%,环比增长8.2%;累计77.7万辆,同比增长35.2%。11月84.1万辆零售销量同比增长39.8%,环比增长8.9%;累计680.9万辆,同比增长35.2%。
在渗透性方面,11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渗透率达到37.7%,比同期增长1.7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为52.6%。零售渗透率创下40.4%新高,比同期增长4个百分点;其中,自主渗透率高达62.1%。
中国汽车协会等机构和长安汽车首席专家李伟预测,到2030年,纯电动、插电式混合/扩展、燃油/普通混合市场份额的比例可能为40%:40%:20%,届时新能源渗透率将达到80%。
假如新能源渗透率达到80%,再加上新能源销售收入水平居高不下,这种情况“新造富”2.0,恐怕意义胜过大洋彼岸“电动汽车创造了世界首富”。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公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1822140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