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兴起,一批新动力汽车制造企业在中国汽车市场诞生。然而,随着近年来汽车市场“内卷”的日益激烈和传统汽车企业的转型,新力量汽车企业被迫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自2023年以来,许多新势力汽车公司已经陷入了穷途末路,其中威马是最著名的。12月4日,爱驰汽车有限公司因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和解协议,被上饶县人民法院列为不诚实被执行人,高消费受到限制。爱驰汽车和法定代表人张洋被限制消费,成为人们口中的“老赖”。
如果你仔细检查这个案子,你可以找到一个细节。这一次,爱驰汽车仅仅因为无法支付45779元的执行款而被称为“老赖”。曾经融资数亿元的新力量汽车公司现在不能拿出4万多元吗?
爱驰汽车早已衰落
回顾爱驰汽车的历史,2017年成立的爱驰汽车实际上是新势力造车的“前辈”之一。爱驰创始人傅强曾在一汽-大众、上汽-大众斯柯达、北京奔驰、沃尔沃等汽车公司担任重要职务。成立当年,爱驰总部位于上海长阳谷创意产业园。同时,爱驰宣布在江西上饶投资建厂,随后投资17.47亿元增资江铃控股,获得独立汽车制造资质。是最早获得汽车制造资质的新力量汽车企业之一,风景无限。
爱驰汽车实际上是一家起步较高的新力量汽车公司。自成立以来,已连续获得宁德时代、滴滴旅游等知名公司的投资,累计融资超过100亿元。爱驰汽车最初的发展也很好,是中国最早实现大规模生产和交付的新力量公司之一。
2019年12月,爱驰首款爱驰U5正式上市,售价 19.79-29.21 一万元。不幸的是,当时爱驰将其主营业务放在海外市场。数据显示,自2020年6月交付以来,爱驰在海外销售了1000多辆汽车。这也导致爱驰在国内市场的声誉不明显,爱驰U5也未能在销售方面取得成就。
2023年初,由于销量低迷,爱驰汽车终于呈现下滑趋势。首先,生产中断是由于资金链破裂造成的,然后因拖欠租金而搬出上海长阳谷创意产业园总部。后来,爱驰汽车陷得越来越深。由于长期拖欠货款,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将其告上法庭,甚至申请破产。
尽管爱驰也想抵制命运。今年7月21日,爱驰汽车发布了《关于任命公司的》 CEO 以及财务总监的通知。与此同时,爱驰汽车员工也收到了人力资源部关于设立股东治理临时工作组的通知。以上两条通知旨在促进爱驰汽车复工复产,恢复辉煌,但目前效果不大。相反,上海公司被申请破产清算,爱驰汽车成为不诚实的执行人。
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进入下半年
在今天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有很多进入者,也有很多退出者。有爱驰汽车、威马汽车等汽车制造新力量的“老大哥”,也有像自由家这样的“小弟弟”。甚至不排除一些取得相当成就的汽车公司也会重复同样的错误。
哪吒汽车创始人、合众新能源首席执行官张勇曾在微博上感慨道:“创业是一个九死一生的行业,更不用说世界级竞争的汽车了。只要你真诚正直,你就不会凭良心赚钱。如果你失败了,你也值得尊重。一个接一个的企业家,是保持社会活力和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后,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同时转发了张勇的微博回复:“同意。创业者要做不同事,不服输,不盲从。”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总数已超过487家,但到2023年,能够正常运营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只有40多家,短短5年就少了400多家。换句话说,90%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还没有熬过5年。
此外,根据乘联的数据,20%的顶级汽车品牌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市场竞争格局正从欧洲、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的“六分天下”向中国独立品牌的主导转变。这是中国自主品牌的希望和机遇,但也是挑战。从近几个月新势力汽车企业的销量来看,很多品牌都有严重的梯队划分。第一梯队以理想、零跑、蔚来、问界、小鹏为首,月销量稳定在1万多台。一些汽车公司已经实现了正利润,没有生存危机感。第二梯队主要是岚图、飞凡、智己、高和等品牌。月销量只有几千台,还处于相对危险的境地,随时可能有退出的风险。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经过几轮大浪,几乎被市场筛选,后续进入新车企业的机会不多,进入下半年竞争的独立品牌需要继续努力,深化技术创新,发布更具成本效益的产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中生存和收获,中国汽车工业才能迎来新的增长。
原创文章,作者:E车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1117138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