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小米和华为之后,另一家手机制造商宣布跨境制造汽车。
星纪魅族集团(以下简称“魅族”)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子瑜在最近举行的2023年魅族秋季无界生态发布会上宣布,魅族正式进入汽车市场,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启动“DreamCar共创计划”,为用户打造专属MEIZU DreamCar MX。
据介绍,MEIZU DreamCar MX是“世界上第一款由用户深入参与定制的量产车”,用户可以涂上车衣,内饰配色,Flyme Auto主题等细节共创。另外,购买魅族21手机的用户可以直接以原价扣除购车款,相当于买车送手机。
在吉利集团的支持下,前国内手机龙头制造商魅族高调登上汽车牌照桌,与众多跨境汽车制造商竞争。正如沈子瑜所说,汽车产业改革与整合的帷幕已经拉开,手机生态授权汽车将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可能成为该行业的另一个竞争点。
一、开局即巅峰,主流品牌兴衰
魅族作为中国最早布局智能手机行业的主流企业之一,在国内手机市场也有过“辉煌岁月”。2008年,魅族宣布了第一款自主研发的智能手机M8,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的广泛好评,甚至被称为“iPhone杀手”。
魅族在2015年获得阿里巴巴5.9亿美元(约36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后,推出了子品牌魅族蓝Metal。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魅族实现了2000万部手机的销量,成为国内一线手机品牌。
然而,魅族的突破也是其高开低走的转折点。据统计,魅族在2015年亏损超过10亿元,负债近89亿元。魅族的“机海战术”在智能手机市场饱和、头部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2016年,魅族发布了10多款车型,但以销售规模改变业绩增长的策略在中低端车型的利润方面碰壁,导致金融危机。自2017年以来,资金短缺的魅族选择关闭一些线下商店,削减子品牌,开始了一条漫长的生存之路。
魅族的转折点发生在2022年。吉利集团旗下手机公司星纪时代收购了魅族79.09%的股权,振兴了沉默多年的魅族。魅族之所以选择向魅族伸出橄榄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魅族在操作系统领域的积累与吉利对汽车生态升级的需求相结合。
据贝多财经报道,魅族早在2012年就推出了基于安卓定制的自主研发系统Flyme。凭借其简单的操作逻辑和流畅的UI设计,魅族已成为引领用户体验的国内操作系统之一,甚至被称为“魅族灵魂”,最终赢得了吉利集团的青睐。
二、涅盘再生,“手车相互融合”就在当时
2023年初,魅族与星纪时代正式合并为星纪魅族,创始人为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沈子瑜为董事长兼董事长 CEO。此后,魅族在加强科技生态建设的同时,继续推进智能手机业务的长期布局,为吉利集团的汽车制造业做出了贡献。
3月,魅族发布了新一代旗舰手机魅族20系列,生态系统Flyme 第10和第1代Flyme Auto智能驾驶舱操作系统。Flyme 首次搭载领克08的Auto。官方数据显示,该车型在国内中型插混SUV单周销量中排名第一。
在秋季无界生态发布会上,魅族宣布将Flyme系统升级为FlymeOS(中文称为“魅族无界OS”),并推出了手机领域的普及计划,发布了全新的“手车融合”解决方案 Flyme Link,吉利首款纯电动汽车银河E8将接入该系统。
据介绍,Flyme Link可以实现手机和汽车的生态共享和能力共享,而不改变原有的汽车和机器系统。手机连接车辆后,可为汽车提供硬件和计算支持,实现应用流通、应用接力、快速链接和数据交换,实现手机与汽车和机器的无缝协调。
此外,Flyme Link还将赋能领克06 EM-P、领克09 EM-P等车型。为了吸引更多的汽车公司合作,魅族推出了无界智能银行开放平台,让汽车制造商根据需要选择并连接Flyme Link中不同模块功能的能力可以快速提高车辆的智能化。
值得一提的是,魅族还与吉利和沃尔沃共同打造的豪华电动汽车品牌极星汽车成立了合资企业极星中国。据报道,极星中国将在Flyme 在Auto的基础上,我们开发了在中国销售的极星汽车操作系统,包括车载应用、流媒体服务和智能汽车软件。
从这个角度来看,魅族在被吉利收购后已经涉足汽车领域很长一段时间了。这一宣布是魅族走出软件系统开发和智能生态建设舒适区的标志,以明星魅族的名义向独立汽车品牌迈进。
三、十八般武艺,自研生态“内卷”忙
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下,星纪魅族率先提出了超越传统汽车“动力、底盘、车身、驾驶舱、自动驾驶”五个领域的第六个领域概念,即“手机领域”,强调手机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对汽车生产的重要性。
但事实证明,手机制造商跨境汽车制造在行业中很常见。贝多金融发现,以技术为基石,许多主要手机制造商开始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拓宽其智能终端生态链。
2021年3月,小米宣布将在汽车领域投资100亿美元,并将分两期建设年产30万辆的整车厂。今年10月,小米宣布了集团最新战略“人车全生态”
此外,小米汽车的第一款车型已完成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备案,申报型号为SU7和SU7 Max,由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生产。此外,据媒体报道,小米还将发布一款内部代码为“勒芒”的纯电动汽车,设计第三款新车项目“昆仑”。
虽然华为被称为“不造车”,但智能驾驶舱和自动驾驶的自主研究实力相当强。今年4月,华为发布了新一代HarmonyOS智能驾驶舱,两个月后申请注册“鸿蒙智能驾驶”商标,进一步为智能驾驶提供统一开放的操作系统平台。
据悉,华为在汽车业务上有标准化的零部件模式,HI(Huawei Inside)三种模式:智能选车(鸿蒙智行)。在智能选车模式下,赛力斯(问界)已经存在。、奇瑞(智界)、阿维塔是华为在HI模式下的重要合作伙伴,如江淮、北汽等合作主机厂;
自2023年9月以来,华为智能选车和HI模式在问界推出M7、问界M9、阿维塔12、智界S7共有4款新车,均取得了良好的市场表现。其中,问界M7上市两个月后预订量超过8.6万辆,智界S7近期开始预售。
魅族参与了汽车行业,但只负责产品设计和销售。由于与华为的汽车制造逻辑相似,将汽车制造交付给外国的模式被业界戏称为“触摸华为过河”。除了手机制造商,还有航空公司正式宣布跨境汽车制造。
然而,沈子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尽管华为在智能和软件能力方面“遥遥领先”,但魅族的一些优势是比朋友更了解汽车。对于魅族未来的发展,沈子瑜表示,该公司将巩固FlymeOS的人工智能底座,并进一步深入汽车定制领域。
四、结语
诚然,随着从单一产业创新到多元化产业融合,智能手机制造商赋予传统汽车企业权力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创新趋势。在可预见的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竞争将进入深水区,星纪魅族的“手车融合”无疑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魅族声称的“更了解汽车”将与以“魏小理”为代表的汽车制造新力量和智能转型成功的传统汽车公司短兵相连。在更宏观的跨境领域,石材科技和创维集团也在为汽车制造而战,并已交付给用户。
与行业发展充分共鸣是魅族在汽车制造领域迈出的第一步。魅族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汽车行业打造品牌稳定锚,不仅要“更了解汽车”,还要更了解市场和用户。
原创文章,作者:贝多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0714137975.html